APP下载

解开心结,抚平疙瘩

2021-08-10陈静颜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1期
关键词:矛盾冲突心理发展案例

[摘要]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让班主任感到棘手的是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诉求,了解每一个学生是班主任的长期工作,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更应该以了解学生为基础。本文通过研究班主任工作中的两则案例,探寻冲突背后的原因,给予学生引导教育,让矛盾冲突最终迎刃而解,以期能为新任班主任提供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 矛盾冲突;案例;心理发展

【案例一情景回放】

2016年我接手了一个同年级老师们都纷纷称赞的“乖乖班”,然而随着这个班级的孩子逐渐成长,到六年级时,我开始发现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心思敏感,自尊心强,学生之间相处也容易亮起“红灯”。

2018年赴外地研讨听课的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陈老师,小琴有什么了不起的,竟然命令我女儿,还不讓她回来吃饭……”这个电话来自小丽的爸爸,而小丽的妈妈是班级的优秀家委,平日里常常积极地分担了很多的班级事务。小丽爸爸口中的小琴是我极为信任的班长,而从电话的那头我能隐约听到小丽的抽泣声。

我耐心听完小丽爸爸的表述后,安抚了他和小丽的情绪,随后我又从小琴以及其他同学口中了解到当时的情况:原来小琴为了学校的演出,组织参赛的同学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排练。到了中午吃饭时间,小丽想回家吃饭,可小琴却要求大家练熟一些,于是情急之下便说了“不练好就不要回家吃饭”这句让人感觉到有威胁性、命令性的话语,使小丽觉得委屈难受。看到自己的女儿回家后又累又饿的样子,父母便生气恼火。

【案例一应对策略】

1.先发制人,化解尴尬

在了解完事情的基本情况后,我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了小琴妈妈,原因有二:一是小琴是此次矛盾冲突的主要人物,要解开心结,必定先从她入手,小琴妈妈需知情此事。二是这件事情与其等对方家长气冲冲地告知小琴妈妈,还不如我先与小琴妈妈沟通,了解家长的想法,以免家长之间起不必要的冲突,将矛盾范围扩大。

电话里,我平心静气地与小琴妈妈客观地陈述了此事的经过,不加评判性地做到让小琴妈妈了解情况,也理解对方家长目前的心情,我也建议小琴妈妈不必责怪小琴,并表示我会单独与小琴做好沟通。小琴妈妈听到这件事,第一反应便是对小琴的做法表示抱歉,也表示她会打电话向对方家长道歉。有了小琴妈妈的配合,就可以有效避免双方家长起冲突。

2.信任孩子,学会放手

在解决这件事情上,我并没有在学生身上花很大功夫,只是给她们提出解决矛盾的几点建议,只不过学生的矛盾往往会因家长的过分担忧和介入变得复杂。因此安抚家长的情绪,避免家长起冲突显得更为重要。对于高年级孩子之间发生的口角矛盾,班主任无需过多介入,而是应引导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孩子有自我调解矛盾的能力。

我并没有强制性让谁提出道歉,也不生硬地让两人立马和解。果然不到一天,我便又看到她们俩如往常一样为班级的演出共同努力,一起排练。至于她们怎么和解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在矛盾中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学会主动去跟对方和好,在这样的基础上,她们的相处会更加融洽。

【案例二情景回放】

2019年9月,我接手了一年级,一年级的孩子与高年级的孩子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理解方式,刚刚成为小学生的他们,虽说没有什么大的矛盾冲突,但相处间的小打小闹每天都有可能上演。

某周周五放学组织排队时,站在排头的小昆痛苦的表情引起我的注意,我猜想应该是他的牙痛又犯了,因为这是小昆本周第三次像这样哭泣了,虽然我已经反复告知家长带他去看牙医,但家长迟迟没有带去医院治疗。于是我安抚小昆后,再次拨通他家长的电话告知此事不宜拖延,应该赶紧带小昆去医院治疗。

当天晚上将近12点,我收到了小昆妈妈发来的信息:“陈老师,小昆直喊头疼,说是因为班上小志打了他,所以才会头痛,而且小志还威胁他不许将打他的事告诉老师。”收到信息后我便告诉家长,让她先带孩子看牙医,我明天会和小志妈妈联系,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

第二天,我再次收到小昆妈妈发来信息:“陈老师好,医生说孩子的牙齿没有问题,但可能因太阳穴受到撞击,导致头痛。”小昆妈妈还说孩子因为受到惊吓,导致难以入睡,交代我要找对方家长沟通,并给个说法。事情发展至此,我知道这件事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简单。

【案例二应对策略】

1.初步判断明事态

我冷静回顾了平日里小昆的种种表现,不难发现小昆在班上是一个不那么合群的孩子,常会做小恶作剧戏弄同学,惹得大家都不喜欢跟他一起玩。

在我看来,也许小志真的打了小昆,但小昆身上并没有受伤的痕迹,所以我判断小志出手的力度应该不大,而那天小昆不敢找我哭诉,也许小志阻拦过他,但是否真如小昆妈妈说的有恐吓威胁还应斟酌。当然我不能凭着主观的猜想去判断事情,这些初步判断只能让我思考哪些地方存疑,哪些地方需进一步求证。

于是我一边密切关注小昆的状态,多次表示关心,一边与小志和他妈妈了解情况。待到周一返校后,我又找来了目击整件事情的一些孩子,多方了解之下,对情况有了较全面的掌握。果不其然,第二天当我问及小志时,他已经忘记事情的经过。小昆的头也不疼了,我再细究是否打中的是太阳穴,他也说不清楚。至于小志威胁他的话语更是被夸大了。

2.理解宽容是良方

孩子在不断的出错中成长,一次次与同伴之间的矛盾正是他们通往友好人际关系的阶梯。因此,在面对孩子之间的发生矛盾与冲突时,一味的指责或惩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是否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孩子错误背后蕴藏的成长契机,教给他们与人相处之道。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首先应该教会他们相处的规则,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其次在平日里应该多渗透与人相处的方法;最后在家长层面,更是要利用家长会说明白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应该分级处理,家长不应过分紧张,或过分消极,同时要相信老师在校了解的情况。切莫将孩子之间的矛盾升级为家长之间的不和。

【教育思考】

1.尊重儿童心理发展,依时定施。无论是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还是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班主任在面对不同阶段的儿童矛盾冲突时,都应该遵循其发展规律,依据具体的年龄特征和身心规律确定相应的措施。

2.打好日常教育“预防针”,防患未然。有些矛盾冲突我们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思考,尝试自己处理,主动化解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3.家校协同共当矛盾化解引路人。每位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有时候情绪因素会让矛盾激化,班主任应该做到及时告知、及时安抚、及时跟进,并从孩子的长远发展出发,告知孩子解决矛盾的方法,尽量让孩子自行解决,老师和家长都应避免先入为主,主观判断事情发展。

陈静颜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南华小学教师,深圳市杨玉秋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猜你喜欢

矛盾冲突心理发展案例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哈代悲剧小说
网络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策略研究
解决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矛盾冲突的有效策略
着眼细节,促进学生“四能”发展
童话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试论传统戏剧与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异同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