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徜徉山水间,妙笔著美文

2021-08-10廖鹏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移步换景游记

廖鹏

游记,顾名思义,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分很多种,说理型游记偏重阐发道理,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景型游记以描绘景物为主,如郦道元的《三峡》;抒情型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

同学们在写游记类作文时,如何“徜徉山水间,妙笔著美文”?下面以梁衡的《冬季到云南去看海》为例作具体阐述。

一、悬念开篇,吸引兴趣

游记类作文开篇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人们都有好奇心,写作时可以利用人们的这种好奇心理,以某种事物或现象、情景等,在引起读者关注后,却有意不立即告诉结果,以引起读者的急切期待,吸引其去寻求谜底,这样巧妙设置悬念,能有效增强作文的吸引力。如《冬季到云南去看海》的第一段这样写道:“年末深冬季节,到云南腾冲考察林业,主人却说,先领你去看热海。我心里一惊,这大山深处怎么会有海,而海又怎么会是热的?”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且交代了游览的地方就是“热海”。

二、移步换景,精彩纷呈

游记类作文经常会用到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作者的视点(立足点及观察点)不固定,所以要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变化,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描绘出来。在《冬季到云南去看海》中,作者起初写车扎进山肚子,看到了绿色的山脊;然后到达热海,详细描绘了“大滚锅”和温泉;最后写下山时看到的植被。随着作者行踪的变化,所看到的景物也在发生变化。

三、巧用修辞,表现力强

同学们在写景状物时,可综合运用比拟、引用、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使作文形象突出,引人联想。如《冬季到云南去看海》中:

但最奇的是地下的熱海。大约火山熄灭后还是不死心,便试探着要找一个出口,地下的岩浆就悄悄地摸到这里,一直窜到离地表还有七八公里处,用炽热的火舌不停地向上喷舔着地面。

以上文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火山以生命力,表现出火山的活泼,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热海形成的浪漫想象。又如:

热海虽名海,但我们并不能像苏东坡那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也不能如曹操那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因为这海是藏在地下的,我们只能去找几个海眼“管中窥豹”……我们看惯了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河,可谁又见过这无年无月翻滚不止的开水大锅呢?我抬头看一眼天上的白云和锅后山崖的绿树,忽然想起张若虚的那首名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山上何时现“滚锅”,“滚锅”何时初见人呢?天地间悄悄地隐藏有多少秘密!

由热海联想到与海相关的古诗文名句,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了作者的哲理性思考。

四、感官大开,身临其境

写作时,同学们可调动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综合描写,多维度、立体地展现事物的形象,让无形的事物有形,既丰富了感受,又使作文更有画面感。如以下文段:

我们拾级而上,还未见锅就已听到滚滚的沸水之声,头上热气逼人。上到锅台一看,这口石砌的大锅,直径三米,深一米五,沸腾的热浪竟有尺许之高。由于长年累月地滚煮,锅沿上已结了一层厚厚的水碱,真是一口老锅。大锅前又开出一条数米长二尺来宽的石槽,亦是水沸有声,热气腾腾,槽上架着一排竹篮,里面蒸着土豆、鸡蛋、花生等物。

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五、整散结合,音韵美妙

游记类作文在写作时要整散结合,使其具有音韵美。如《冬季到云南去看海》中,“有的潺潺而流,兀自成潭;有的点点而滴,挂垂成线;还有的间歇而喷,如城市广场上的音乐喷泉。”前两句句式结构一致,第三句稍显变化,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文中叠词较多,如“起起伏伏”“轻轻”“淡淡”“热腾腾”“潺潺而流”“点点而滴”“淋淋潺潺”,既能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描摹景物的特点,又具有音韵美。

六、结尾简洁,卒章显志

结尾可以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或阐述自己的感悟,或抒发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如《冬季到云南去看海》结尾为:“这块神奇的土地,我已说不清到底该叫它热海还是绿海,抑或岁月之海。其实它就是一个为地热所蒸腾,绿树所覆盖,岁月所打造的令人陶醉的生态之海。”结尾简洁有力,点出热海形成的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由衷赞叹。

猜你喜欢

移步换景游记
菩萨蛮·玄英梦
移步换景法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会移步的骷髅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