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不和,你会公之于众吗?
2021-08-10周公子
周公子
感情不和,究竟要不要公之于众,关键在于“自己想要的”和“环境能给的”
这两者之间的匹配度。两相对比,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最近,大S单方面把离婚的消息捅给了媒体,让汪小菲有些尴尬,也引发了公众议论。
有人说,看两人各自的表态,离婚应该还不算板上钉钉。既然如此,大S就不该擅自公开感情不和的事,以免舆论介入会让事态更难收拾。
也有人认为,感情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和就和,离就离,坦坦荡荡告诉大家也没什么,总好过天天藏着掖着。
我们作为普通人虽然不像明星那么万众瞩目,但感情上遇到矛盾时也有人喜欢找人倾诉,或者在朋友圏公之于众。那么感情不和这件事,到底应该自己消化,还是要告诉亲戚朋友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公开与不公开,各自又有怎样的好处和坏处呢?
为了解大家的想法,《婚姻与家庭》杂志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展开调查—感情不和,你会公之于众吗?在回收的3770份有效问卷中,66%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公之于众,另外34%的人则表示“会”。双方比例虽然悬殊,但都充分阐述了各自的理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意见吧。
为什么要把感情不和公之于众?60%的受访者给出了答案A(找别人说说话,纾解情绪)。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人选择公开的目的只是完成“情绪再平衡”。
“情绪再平衡”的意思就是说,在面对伴侣吵架、分居、离婚这些烦心事时,这些人的作风是非常独立的,他们可以自己处理“事务性问题”,比如自己去找新居所、预约离婚、起草协议、商量财产分配……但是,他们难以独自处理“情绪问题”,当伤心、愤怒、沮丧、惊恐、自卑等感觉一股脑儿袭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承受不住压力,以致情绪瞬间失衡,很难自己一个人走出来。
这时,他们需要对某些信任的亲友公开心事,以换取他们的理解、陪伴与安慰。然后,他们就可以在温情的包围之下慢慢复原了。
C选项(省心,不必再假装恩爱了)占比25%,是排第二的选项。C的优点在于,它有时能够为情绪“减负”,让调查对象在对抗感情苦恼的同时,不必再戴着面具做人。在亲友面前,他们可以真实地做自己,坦然呈现感情的矛盾以及自身的困难。这份真实本身就能让他们活得轻松一点。
不过,“真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就如有些调查对象所说:“秀恩爱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是为了避开三姑六婆的口舌。”这份无奈也足以证明,“真实地公开”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至少你得先看看身边人是什么样子的。
D选项(生活圈朋友圈事业圈需要慢慢划清界线)占比10%。这部分受访者的考虑更偏重社交层面。例如过去两人出双入对,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酒圈、饭圈、体育圈、生意圈、聊天圈……现在感情不和了,圈子也要慢慢重新划分。过去有些需要应酬的人,比如对方的姐妹淘、兄弟团,乃至同事老板,现在也未必会继续来往了。而要重新构建这些社交秩序,前提就是“先公开”。
无论当事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是委婉地发微博说“未来各自安好”,还是直接亮明离婚证,总之,他们得先让周围的人知情。这样,他们的社交生活才会平稳过渡,慢慢划分开来。
B选项(大家可以帮我们调停)占比是最少的。这部分人之所以公开感情状态,目的是想找个帮手。也就是说,他们对于处理感情问题已经有点儿束手无策了,所以就把困难宣扬出去,希望别人可以帮忙想想办法,甚至出手调停。
然而,选择这一项的人并不多,只有5%,这也反映出绝大部分人相信“清官难断家务事”。如果伴侣合力都解决不了一段关系的问题,那么外人就更难以厘清个中复杂恩怨了。所以,要指望外人帮忙调停,在95%的人眼中是不大现实的。
我们可以看到,66%的人表示“不会”公之于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A选项(没必要交代,不想沦为别人谈资,亲友也不行),占比达78%。
这项的占比之所以这么集中,原因在于一个社会学的普遍现象,即:族群能支持个体,也能吞噬个体。当一个人出现感情问题,向周围的人吐露心声时,他可能会获得安慰与帮助,也可能会丧失自尊与独立,沦为一个话题,被知情者寄予同情、歧视、排斥、怜悯等各种情感。
这些情感有时能让当事人获益,但同时也会让他成为一个供大家释放情绪、甚至茶余饭后指指点点的“工具人”。显然,当“工具人”的感觉是不好受的。尤其在面临感情危机时,这种沦落更是雪上加霜。所以,也难怪许多人有事宁愿自己扛着,也不愿意向周围的人透露一丝半点了。
B选项(担心感情因为外人介入变得更加复杂)排第二,占比15%,和第一相差比较大。选择这一项的人不多,是因为B描述的是特定情况。
首先,B选项的感情往往处于扑朔迷离的阶段—虽然不和,但不一定会分开,抢救一下说不定还能活过来。或者两人已经决定分开,怕外人介入增加麻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不肯公开是出于一种稳妥的考虑,避免“外人盲目介入”会坏事儿。
其次,B选项的当事人往往控制欲比较强,希望自己把控方向,生怕外人介入,所以他们不会公开,也不想让别人帮忙。
C選项(怕别人对我产生误解,例如以为我很渣、很失败)占比5%。如果放在50年前,这个比例也许会高一点。因为那是个传统保守的年代,感情不和作为“家务事”的一种,向来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如果被大家知道了,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也很容易被扣上“道德败坏”“懦弱无能”“人生失败”等帽子。所以,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很多人对于感情问题都是遮遮掩掩的,哪怕离婚了,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其背后是“耻感文化”在作祟。
不过,随着风气逐渐开放,这些年持类似观念的人也变少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D选项(我无所谓,怕影响到对方)占比2%。这样的人之所以选择“不公开”,是考虑到“对伴侣的影响”。“以对方为主要考虑对象”的角度虽然比较小众,但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却可能给双方带来益处。毕竟,处事能够考虑对方感受的人,往往也更容易找出对大家都好的解决方案,从而将局面推向一个更好的结果。
以上就是“感情不和,你会公之于众吗?”的调查结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亲密关系出现不和谐时,一个人决定“是否公开”的依据,主要来自他对环境的判断。如果他认为,公开之后,环境给他带来的支持多,伤害少,他就会选择公之于众;反之,则会极力隐瞒。
因为每个人面临的环境不一样,自身个性也不尽相同,所以,“公不公开”就没有所谓的“统一答案”了,我们也没必要追求统一答案。相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更具个性化的选择。
在决定前,我们不妨仔细梳理自己的愿望以及环境的特点。
比如说,如果我们的愿望是“公开之后获得安慰”,那么,环境中是否有善于安慰的人?如果我们的愿望是“找人调解关系”,那么,环境中是否存在这方面的专家?如果我们的愿望是“在公开之后继续有尊严地生活”,那么,环境的氛围是否存在足够尊重和滋养……
仔细梳理自己的愿望,找到“我想要的”,然后再去看“环境能不能给”。这样,我们就不难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