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眉清目秀”
2021-08-10贾蓓雷
贾蓓雷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后天的教育而学习获得的。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阅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技能,即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等能力,有效地理解学习策略则包括唤起学习者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阅读过程。本文以阅读教学活动为媒介,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核心素养;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7-0044-02
【Abstract】Core literacy is acquired by students through acquired education. For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as well as a skill, that is, the ability to guess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based on context, and effective understand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volves arousing learners to consciously monitor their reading process. This article uses reading teaching activities as a medium to study how to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Reading teaching; Core literacy; Teaching activities
一、阅读的意义与意涵
阅读是将阅读者所见的文字转译为阅读者熟悉的语言形式,再藉由此语言形式而獲得意义。阅读被视为是一种文章与读者间交互作用而建构文章意义的过程,涉及语言与思考的活动,并与阅读者的所拥有的先备知识和基模有密切关系。因此,阅读是一种解码过程,是将文字转换为口头语言,即一般所谓的“认字”过程。阅读也是一种获得资讯的过程,所以,日常生活中藉由语言、符号或图像所表达的意义均可称之为“阅读”。由此可知,阅读就是先从文章中的认字开始,再通过对文章的理解中与阅读教材交互作用而获得文义理解的复杂过程。所以,不同的阅读者会建构出不尽相同的想法和意涵,而且,任何一个阅读者所建构的意义也不会与写作者的完全一致。阅读理解是建立从已知到未知间的桥梁,也是高度主动的思考历程,同时也是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理解全文是阅读最终的目标,通常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点。因此,阅读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阅读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现状
以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大象的耳朵》的课堂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会写课文要求的生字;第二课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笔者根据课堂观察以及对学校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当今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导入设计不合理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按照常理讲这是一篇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文章,但是教师的导入部分没有任何新意,在学生读完之后课题之后,教师直接问学生大象的耳朵怎么了,当学生回答完之后也没有带着学生阅读课文,直接带着学生读生字词,强调字的结构,因此这堂童话故事课就变得不那么生动了,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刚被激发,教师就立即让学生一整节课沉浸在反复的学习字词的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涣散,学习热情立即降低,同时也会间接地影响语文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在第一课时开头部分如果这样导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跟大象有关的——《大象的耳朵》(板书),看看课文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更喜欢把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故事告诉其别人。借助学生的这个心理,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将自己实际生活中对大象的印象和课文中的大象的形象联系起来,将自己的小故事带入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习活动设计很琐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写道:小学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里明确提到识字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态度,让学生在情感方面真心喜欢汉字,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只要会写、会读就可以了。如今,在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时,主要采用朗读法和讲授法这两种教学方法,且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在通过朗读法和讲授法进行识字组词。笔者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教学方法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记住大量的字词,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让学生在校期间、在学习期间一直采用这种方法学习汉字,学生势必会产生厌倦情绪,而且这种无意义教学不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学生的遗忘速度会很快。但是如果运用卡片、故事,或者多媒体来学习语言文字,则会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识字。
(三)缺乏课堂练习环节
还是以《大象的耳朵》为例,在课堂实录中我们发现,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教师都在通过讲授法进行讲课,没有练习环节,比如在讲到“自言自语”这个词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回答完毕“自言自语”这个词的意思后应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把大象自言自语说话的小故事情节表演出来。这样既可以增加表演故事情节的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力,同时也能集中其他同学课堂上的注意力,加深对“自言自语”这个词的理解。故事的全篇有很多小动物,他们是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这课堂结束后如果让学生分角色将课文这个小故事表演出来,能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还能起到调动全班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也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运用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之策略
(一)统整活动教学策略方面
1.在识字活动方面,运用各种教学活动统整识字的识记、巩固与书写,着重加强语言的积累教学。2.在朗读活动方面,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编排各种不同题材、体裁的诵读。3.在延伸活动方面,以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强化课程的熟练度,以各种动态活动来呈现学习成果。
(二)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的特点
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小学初级阶段的学习,他们在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方面还处在偏低下的状态,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他们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教学中阅读课本时,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添加一些提升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思维水平的一些东西,使他们可以更好地接受知识,千万不能选择理解困难的问题。否则,就算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拥有更敏捷的思维能力,但也很难看到教学中的理想效果。
(三)着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各方面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语言累计基础并没有多少,他们正处于语言文字的积累阶段。所以教师要把积累和运用放在首要位置,不能轻重倒置。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首先就要提升学生的积累与运用能力,在这些能力上再逐渐培育学生的审美以及鉴赏能力、运用思维的能力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这个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的成长阶段进行比较规律的教学,教学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育和需要。
五、结语
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能吸取知识,促进学习与成长,培养兴趣,丰富生活。教师应善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来协助学生学习,设计有效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教师教得“眉清目秀”,让学生学得“清清爽爽”。
参考文献:
[1]王欢青.小学语文低段语文素养与阅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
[2]张来凤.阅读教学更应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20(35).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