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压载水引入外来生物对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影响及案例分析
2021-08-10李鲁宁兰儒
李鲁宁 兰儒
摘 要:近海生态环境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是全球海洋生态体系中最为敏感的区域。随着全球化和远洋航运的快速发展,船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大,溢油事故、油污水、压载水恣意排放等船舶活动均给原本脆弱的近海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危及近海生态安全。海洋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一大难题,随着压载水国际公约的实施,船舶压载水所携带的外来物种入侵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梳理船舶压载水携带外来生物种类、外来生物入侵灾害案例等,以期找出压载水与近海生态安全的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船舶压载水;外来生物入侵;近海生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U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6-0137-03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生物种类种群多样且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沿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近海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近年来,近海生态灾害时有发生,暨需梳理影响近海生态灾害发生的相关因素,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
1近海生态安全
近海生态安全是指近海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情况。近海生态系统有着多样性的生物种群和多样化的生境,在不同生物种群间和生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生源要素的物质循环、有机质合成和能量传递等。健康的近海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和可持续的,在时间上能够维持它的组织结构和自我循环,以及保持对外来胁迫的恢复力。反之,不健康的近海生态系统,在功能上是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态系统,其安全状况则处于受威胁之中。
自有人类活动以来,全球近海生态系统就面临各种影响,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近海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陆源污染、过度捕捞、无序养殖、物种入侵等等,均造成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失衡与功能退化,典型生態系统受损严重,生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物种减少,海湾、河口及滨海湿地等典型生境丧失或改变问题越发突出,赤潮等生态灾害事件爆发的频次增加等问题,生态系统健康严重受损,服务功能急剧衰退。
2 船舶压载水及外来物种入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船舶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运输载体,大型化趋势明显。船舶压载水已成为海洋外来生物入侵的一个重要媒介。每年全球船舶携带的压载水超过120亿吨,船舶在不同海域航行时,将来自不同海区压载的海水四处转运,使得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跨越地理性隔离来到另一个生态环境中。一旦这些生物种群在另一个生态环境中存活、形成优势物种,将引发外来物种入侵危害。2019年我国沿海现有生产性泊位5562个,外贸货物吞吐量38.55亿吨。以上海洋山港为例,仅2021年1月份,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就进出704艘次。对外经济贸易往来的频密,加大了我国遭受外来海洋生物入侵的风险。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生物入侵呈现出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危害加剧和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对于我国近海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2004年2月9日~13日,在英国伦敦召开的IMO外交大会正式通过《国际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管理与控制公约》(以下简称“压载水公约”),为压载水及其沉积物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该公约已于2017年9月8日对我国生效。全球压载水管理项目(IMO Globallast)列举了由压载水携带的十种典型入侵生物:
从十大入侵物种在全球范围的主要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沿海入侵物种主要以有毒藻类为主。有毒藻类中,引发赤潮的生物以甲藻类为主,其中包括夜光藻、锥形斯氏藻、原甲藻、米氏凯伦藻等。在1990年以前中国沿海海域发生有毒赤潮的记录较少,近几年则频繁发生有毒赤潮,其中引发赤潮的一些有毒生物如米氏凯伦藻等已被证实为外来生物。米氏凯伦藻属裸甲藻目,首次于1935年在日本被发现,通过船舶压载水的方式传播到澳大利亚、美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域。我国关于米氏凯伦藻最早的记录是1980年在香港海域发生由其引发的赤潮。该藻在适宜的环境背景下(温度、盐度、富营养化)会引发大量赤潮,使近海生态环境受到损害。目前,米氏凯伦藻在我国沿海海域已自南向北不断扩散,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几乎每年都有因米氏凯伦藻引发的赤潮灾害发生。
3 赤潮灾害相关统计
我国赤潮发生次数较多的海域有浙江、辽宁、广东、河北、福建近岸、近海海域。浙江中部近海、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珠江口、厦门近岸、黄海北部近岸等海域均是赤潮多发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影响范围一般不超过几百平方公里,从90年代末开始,灾害范围动辄达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持续时间可达一个月以上。从赤潮的发生规模、范围、频次来看,与国际船舶活动轨迹密不可分。
2017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68次,累计面积3679km2。赤潮高发期为6月份,共发生赤潮灾害23次。全年东海海域发生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单次持续时间最长的赤潮灾害发生在浙江宁波象山港内双山港至黄墩港海域、以及铁港海域。持续时长达31天。单次影响面积最大的赤潮灾害发生在广东茂名水东湾附近海域,影响范围达495km2。2018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36次,累计面积1406km2。赤潮高发期为5-8月份,共发生赤潮灾害17次。全年东海海域发生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单次持续时间最长的赤潮过程发生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附近海域,持续时间达25天。单次面积最大的赤潮过程发生在浙江渔山列岛至檀头山之间海域,最大面积210km2。2019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38次,累计面积1991km2。赤潮高发期为5月份,共发生赤潮灾害11次。全年东海海域发生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单次赤潮发生面积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为同一次过程,发生在温州南麂列岛至北麂列岛到洞头列岛以东海域,面积达800km2,时间持续34天。
2017年我国海域引发赤潮的优势种共34中,其中米氏凯伦藻作为第一优势种引发赤潮的次数达12次,影响面积达1247km2。2018年我国海域引发赤潮的优势种共18种。其中,米氏凯伦藻为有毒赤潮的主要优势种,引发有毒赤潮7次,累计面积214km2。2019年没有由米氏凯伦藻作为第一优势种引发大面积赤潮灾害的情况。
米氏凯伦藻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受海水温度、盐度、不同氮磷比、本地种群等的影响,在不同海域造成的灾害影响不一,仅从我国沿海发生区域来看对东海海域影响较大,时间也集中在夏季。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態环境,尤其是保护近海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共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中 ,第七条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提到“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第十四条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提到“……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谈判和履约工作……”,为我国应对由船舶活动引发外来生物入侵提出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
目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船舶压载水中外来生物入侵的统一立法或规定,也没有相应的保护和惩罚措施。因此需借鉴学习其他海运发达国家的相关做法和经验,结合压载水公约的要求,尽快建立国内立法及相应的装备和检测检验技术标准体系,防止外来生物通过船舶压载水对我国环境造成危害。同时需要定期在全国范围内对沿岸海域、河口和入海河流的本地生物物种开展调查登记,在主要对外港口周边建立完善的本地海洋物种资源数据库,建立数据储备,有效识别和防范外来生物入侵我国近海海域,影响近海海域生态环境安全。
参考文献:
[1]唐议,苏舒.防控船舶压载水造成的生物入侵的管理问题[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24(01):130-137.
[2]孙晓霞,于仁成,胡仔园.近海生态安全与未来海洋生态系统管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293-1301.
[3] 2017-201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EB/OL].中国海洋信息网,http://www.nmdis.org.cn/hygb/zghyzhgb.
[4]斯丹. 米氏凯伦藻生态适应性研究及入侵风险评估[D].上海海洋大学,20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海事局.压载水管理及实施[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6]http://archive.iwlearn.net/globallast.imo.org/wp-content/uploads/2015/01/TenMostWanted_English.pdf
[7]刘冬.船舶压载水引发大连港赤潮风险的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
[8]尤晓光,肖峰,季雪元.《压载水公约》履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海洋生物入侵的技术框架[J].水运管理,2021,43(01):1-5.
[9]庄长友,陈安文.浅析船舶压载水带来的微生物危害防控及机遇[J].船舶物资与市场,2020(05):47-4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典型外来生物入侵灾害发生机理、生态环境安全影响和演变趋势研究(2017YFC1404601);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2019年度引领性应急项目:港口近岸生态环境损害评价方法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6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