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质量监管措施研讨

2021-08-10邓日澈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机构监管人员

邓日澈

安顺市西秀区环境监测站 贵州 安顺 561000

引言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激化的背景下,全社会对环境质量检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的关注力度空前,加强社会环境检测,严格监管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在《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指引下,政府部门着力于环境质量的检测任务,环境检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检测主体的组织构架逐步完善,并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社会环境检测运行体系。但即便如此,环境检测力量不足,质量监管不到位,仍然带来了检测数据问题。

1 环境检测机构面临的数据问题

保证检测数据的实时性与有效性,是检测任务监管的重要目标。目前,受到检测机构综合实力、主管部门监管不力、机构间存在恶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环境检测的数据质量仍然不能得到稳定保障。从检测机构的发展来看,社会环境检测需求的增加,促进了检测机构数量、规模的快速增加,而机构内部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检测团队的综合实力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与精良的检测设备,现有检测机构中有部分机构并不具备完成环境检测任务的能力。具体到检测过程的实际表现,检测人员不能规范操作环境检测仪器,监管部门未全面落实检测任务的过程监管,直接影响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1]。不仅如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检测机构会采取一些违规、违法行为,如与客户达成不正当的协定,盲目接受不在自身能力范围内的检测任务等,这类现象的发生,不仅会导致数据质量锐减,还会在行业内形成恶性竞争,阻碍检测机构的健康发展。除上述问题,质监部门未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检测过程缺乏有效监管,也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因素。基于上述数据问题,检测机构自身以及政府部门都应当对数据质量的管控引起高度重视,从常见风险的诱因入手,制定可靠的监管措施,有效规避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主客观因素。

2 完善社会环境检测机构质量监管的策略

2.1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环境质量检测需求的快速增加,为检测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盲目追求社会检测机构的数量,忽略了机构质量的管控,可能给行业治理带来严峻挑战,导致检测市场出现乱象。基于此,政府部门应做好市场准入的控制,根据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等信息确定实际检测任务,再正确分析检测任务对人员、设备性能的要求,制定与环境检测任务相匹配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控制参与环境检测的社会机构的能力[2]。具体到能力监管的指标,主管部门应当重视实验室环境、技术人员组成、检测能力辐射要素、设备设施的配置情况、注册资金等关键信息的审核,并在机构运行过程中逐步完善现有的准入、退出程序,及时了解机构实施环境检测任务的进度、结构,做好其能力与信用状况的评估。

2.2 加强检测人员的考核 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影响机构综合实力的关键要素,业务能力不足,可能直接增加数据质量风险,阻碍机构的健康发展。以建立高素质团队为目标,社会机构应当重视检测队伍的建立,并定期对在岗检测人员的能力、工作绩效进行评估、考核。而对于主管部门,需要致力于上岗考核制度的程序化建设,明确检测人员上岗前的培训、考核制度,制度建设宜围绕检测技术及理论、常用检测设备的规范操作、检测过程的质量意识等展开,并安排专业管理人员对考核过程进行监管,根据个体的操作情况,决定其是否具备上岗资格。在制定考核内容时,环境检测常用技术手段以及检测设备设施的规范操作应当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而操作演示过程中个体的行为表现,以及个体对数据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应当作为评估个体是否有持证资格的要素。

2.3 细化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管措施 从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的角度分析,监管人员要有序落实管理措施,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主管部门必须明确制定监管范围,对各个岗位、各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工作细则进行规定,纳入部门管理制度。检测过程中,为获取良好的监管效果,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参与质量监管的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加强与检测人员的沟通。对检测工作量较大、质量监管内容复杂的项目,监管部门应当考虑组建专项监管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的质量监管格局,切实发挥质量管理在数据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为激发监管人员的积极性,促使监管人员严格按照质量监管方案对环境检测任务执行过程进行督导,主管部门还应当强化质量监管的责任追溯体系的构建,对于检测项目中不能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的管理人员,应当依法、依归追究其责任,并根据监管职能缺失带来的不良后果,制定惩罚方案。除追究责任,形成科学、高效运行的质量监管体系,依托环境检测相关法规、检测技术规范、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等配套体系,在实践中根据环境检测的需要调整质量监管方案,对机构竞争力的增强也有积极作用。

3 结语

目前,环保理念逐步深入各个行业,全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增强,全社会对环境检测的需求呈现日趋增长的态势。面临良好的发展契机,社会检测机构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检测队伍的建设,致力于检测设备的改良以及检测能力的提升,在相对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优势。而政府部门应当认清社会机构的发展乱象,通过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推进持证上岗考核工作的程序化以及细化质量监管等措施,提高社会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质量的重视程度,有效落实检测过程的质量监管工作。

猜你喜欢

机构监管人员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跟踪导练(四)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