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10程子英申美霞郭艳玲
许 珊,程子英,申美霞,郭艳玲
产褥期是产妇生理和心理恢复的关键时期,是指胎盘分娩出后产妇全身器官恢复至未孕状态所需时间,一般为6~8周[1]。有研究表明,产褥期产妇生理机能的恢复情况,对婴儿健康生长和家庭关系具有重要影响[2]。但目前大部分初产妇都是初为人母,缺乏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认知,部分产妇深受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其出现较为盲目和焦虑,影响产后身心健康和母婴结局[3]。有研究调查发现,产妇对新生儿护理、产褥期卫生保健知识、对婴儿异常情况的识别、产后康复及自我心理调适等知识掌握水平较低,表现为对护理需求的渴望[4]。延续性护理概念至今未完全统一,国外指护理对象接受从院前、院内转移至社区的医疗护理服务,国内通常指护理对象院外继续享受持续性社区护理服务[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追求有所变化,延续护理已成为家庭衔接医院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产妇产褥期的院外社区延续性护理需求随之改变。因此,了解产褥期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需求内容及形式,对改善产褥期妇女及新生儿结局具有重要意义[6]。本研究采用产褥期妇女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对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655例孕产妇进行调查,分析和探讨其影响社区延续性护理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策略,为改善产褥期母婴结局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655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18~45 (30.43±6.2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1例,高中220例,专科及以上214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足月分娩;临床资料完整;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填写相关调查问卷者;意识清醒能够独立完成各项问卷调查者;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有严重产后并发症;合并心、肝、肺等脏器功能损伤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或心理障碍者;具有认知障碍者;临床资料不齐者且无法随访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通过查阅文献及咨询专家建议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由2名研究人员于初产妇产后1个月进行收集,收集地点为产妇家里,主要内容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文化程度、职业性质、体质指数(BMI)、身高、血压、居住地、医保情况、分娩方式、产妇类型、新生儿胎次、是否参与产妇学校培训、产妇学校学习次数、产后心理状态等。Cronbach′s α系数为 0.91,各项目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53~0.87,本次调查问卷具有比较好的效度。②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7]:初产妇心理需求包括新生儿喂养知识、婴儿异常活动识别、家属陪伴和情感支持、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和护理、乳房护理知识、产褥期注意事项、膳食营养干预、婴儿抚触知识、产褥期用药指导、个人卫生保健及调查员定期随访11个条目,采取1~5分5级评分,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分别计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初产妇对该项需求程度越高。
1.2.2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 开展调查前需对调查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需保持统一指导语,并向入选病人阐明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数据录入采取双人核查制度,确保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67份,剔除无效问卷,共计有效回收655份,有效回收率98.20%,符合本次研究样本量。
1.2.3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对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多重性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现状 通过对655例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现状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总需求评分为(46.65±6.34)分,总体需求程度较高。详见表1。
表1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现状(n=655)
2.2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对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年均收入、分娩方式、产妇类型、新生儿胎次、是否参加孕妇学校、孕妇学校学习次数均为影响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P<0.05)。详见表2。
表2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2.3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影响 将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COX回归分析,赋值情况详见表3。
表3 自变量赋值
2.4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产妇类型、产妇学校培训次数均为影响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独立因素(P<0.05)。详见表4。
表4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现状 延续性护理是确保护理对象在不同层次护理机构及场所间转移所接受的协调性及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活动,产褥期社区延续性护理内容需求主要包括产妇康复及新生儿护理知识[8]。本研究通过对655例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现状的随访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总需求评分为(46.65±6.34)分,总体需求程度较高,护理内容需求维度中需求率超过90%以上的有新生儿喂养知识(98.17%)、婴儿异常活动识别(98.47%)、家属陪伴和情感支持(94.81%)、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和护理(93.89%)、乳房护理知识(92.06%),此结果与既往文献[9]相符。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大部分产妇缺乏对新生儿的照顾经验,面临产褥期新生儿众多护理问题,产妇认知新生儿成长的重要性,增加其对新生儿的护理需求;新时代女性对传统“坐月子”的了解及观念的转变,剖宫产手术影响产妇机体功能恢复进程,更突显产后护理的重要性,大多数产妇认识到产后体形恢复及子宫复旧的意义[10]。因此产妇对以上护理内容需求较高。而内容需求率较低的维度有婴儿抚触知识(79.69%)及个人卫生保健(79.08%),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产妇对性生活知识和个人卫生保健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导致其重视度不高,此外产妇羞于对私密生活的护理知识咨询;同时产妇认为新生儿身体较小,对其进行体格锻炼不适合,缺乏专业的婴儿护理人员,因此对此两项内容需求率不高[11]。有研究调查发现,在产褥期护理保健过程中延续性护理服务可为产妇提供更为全面的心理健康和生理护理技能培训和指导,满足产妇对育婴知识的需求,确保母婴结局的良好发展态势。基于以上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现状,需将多学科专业护理人员纳入社区延续护理服务团队,以满足产妇及新生儿更多维度需求,帮助产妇解决产褥期出院后产后康复及新生儿护理问题[12]。
3.2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大量研究证明,产妇产褥期延续性护理需求受产妇自身因素、环境因素、护理服务内容、护理服务形式等多重因素影响[13]。本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产妇类型、产妇学校培训次数均为影响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为影响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较高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率越高,此研究结果与林晓晓等[14]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为文化程度不高的产妇局限与传统保守思想,对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与接受能力偏低,促使其对新生儿健康护理及产后康复护理意识淡薄,对护理需求内容及护理形式漠不关心[15],因此对出院后专业的医疗服务追求欲望不强烈。在产妇类型影响因素方面,初产妇对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程度更高[16]。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产妇对初次妊娠重视程度较高,同时初产妇对产褥期的自我管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知识空白,更希望产褥期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虽然产妇在住院期间获得相关知识宣教,而初产妇未亲身经历与体验产褥期过程,面对产后康复及婴儿喂养、脐部护理、日常护理等一系列问题通常处于不知所措的处境[17],因此初产妇更迫切需求产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本研究结果中产妇参加孕妇学校学习次数为影响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参加孕妇学校学习次数越多其护理需求程度越高,此研究结果与郭艾华[18]研究结果相符。究其原因可能为自愿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产妇表明其对新生儿及自身身体健康较为重视,此外其通过学校培训学习对产褥期保健护理的认知度有所提高,意识到产褥期的产后康复及新生儿护理技能的重要性[19],因此对社区延续性护理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
3.3 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措施 针对产妇对产褥期社区延续性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发现,不同的研究对象对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程度、内容及形式均有所不同,产妇的文化程度、产妇类型及学习次数均对护理需求有所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对产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褥期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改善产妇的产后康复效果,对新生儿的成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0]。因此,建议医疗机构设立多科学专业的社区延续性护理团队,提供完善出院后社区-家庭的持续性护理服务,依据产妇内容需求、形式需求及需求程度因人制定延续性照护内容、服务频率、服务方式,为产妇需求提供个性化宣教资料,通过QQ/微信群、互联网联合应用程序(APP)为产妇定期进行资料推送、在线答疑、护患交流等一系列护理活动[21];利用上门随访为产妇指导会阴护理、盆底肌及腹直肌康复训练、坐立提肛肌训练等;指导产妇正确喂养、婴儿沐浴更衣、婴儿抚触等新生儿康复指导,通过优化护理策略实施,促进产褥期产妇康复效果提升及新生儿的健康成长[22]。
综上所述,文化程度、产妇类型、产妇学校培训次数均为影响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临床应加强产妇产褥期社区延续护理管理,针对护理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提升社区延续性护理质量,改善产褥期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