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特种稻君红丝苗的选育

2021-08-10马妙明张振斌彭吕清石良文吴建文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8期
关键词:米质红丝中稻

马妙明 张振斌 彭吕清 石良文 吴建文

(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南平 354200)

君红丝苗系福建君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武夷山科力兴种业有限公司用浦城当地农家红米品种美人红与NY28(茉莉占/美香占//台粳11号)杂交育成的常规特种稻新品种,经福建科企特种稻联合体中稻组2年区试,表现群体整齐、株高矮、亩有效穗多、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2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闽审稻20200026)。

1.选育经过

2012 年秋季福建建阳用浦城农家优质红米红美人作母本与稳定的中间材料NY28(茉莉占/美香占//台粳11号)杂交;同年冬季海南三亚进行加代,F1代表现植株清秀、株型适中、穗着粒密度大、后期转色好,成熟后混收;2013年夏福建建阳稻瘟病自然诱发点种植1360个单株,从F2中选择抗稻瘟病强、种皮呈红色、综合性状优良的单株11个;2013年冬至2015年夏,在海南三亚、福建建阳、稻瘟病自然诱发点等地,采用系谱法选育、稻瘟病自然鉴定和米质外观筛选等相结合,进行产量优势、农艺性状、抗性、米质选择并逐代稳定;至2015年冬季,在海南三亚种植F7代株系中选择到1个农艺性状稳定、产量较高、米质优的红米株系,并定名为君红丝苗。君红丝苗的选育过程见表1。

时间、地点 世代 说明2012年秋季福建 红美人(♀)×NY28(♂) 2012年冬季海南 F1 种植11株,成熟时混收 2013年夏季福建 F2 在建阳石宇稻瘟病抗性筛选基地种植1360株,群体分离较大,共筛选红米单株11个

表1 君红丝苗选育经过

2.产量表现

君红丝苗2018年参加福建科企特种稻联合体中稻组区试平均产量7719.60kg/hm2,比Ⅱ优3301(CK)减产4.71%,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33.3%;2019年续试平均产量7484.1kg/hm2,比Ⅱ优3301(CK)减产6.9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33.3%。两年平均产量7601.85kg/hm2,比Ⅱ优3301(CK)减产5.80%。

3.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君红丝苗2018年参加福建科企特种稻联合体中稻组区试全生育期平均127.6d,比Ⅱ优3301(CK)早熟6.2d。群体整齐、生育期短、株高矮、亩有效穗多、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47.5万/hm2,株高109.4cm,穗长22.8cm,每穗总粒数177.0粒,结实率83.42%,千粒重21.4g。

3.2 米质。君红丝苗糙米种皮棕红色,精米米质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79.5%,精米率70.2%,整精米率63.7%,粒长6.2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11.0%,垩白度1.9%,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4.6%,符合部颁二等食用籼米品种品质规定要求。

3.3 稻瘟病抗性。2018年福建省水稻区试品种抗稻瘟病联合鉴定结果,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发病率13.13%,病情指数5.60,最高级5级,表现中抗(MR);田间穗颈瘟发病率24.63%,病情指数14.34,最高级9级,表现中感(MS)稻瘟病;室内人工接菌鉴定抗菌株率为81.30%,表现抗(R);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感(MS)。2019年福建省水稻区试品种抗稻瘟病联合鉴定结果,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发病率20.88%,病情指数14.63,最高级9级,表现中抗(MR);田间穗颈瘟发病率34.25%,病情指数14.08,最高级9级,表现中抗(MR);室内人工接菌鉴定抗菌株率为94.12%,表现抗(R);抗性综合评价为中抗(MR)。两年综合评价为中感(MS)稻瘟病。

4.栽培技术

4.1 种子处理。浸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晾晒种子,用清水去除瘪谷,以提高种子净度及发芽率;大量浸种宜用活水,浸种18小时;催芽应观察种堆内部温度,及时翻堆,控制好催芽温度,保持在30-35℃,利用自动催芽设备催芽,种堆应摊薄摊匀。

4.2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君红丝苗作中稻栽培最佳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作双晚种植播种应在6月中旬前播种。秧田播种量为450kg/hm2,大田用种量为45kg/hm2,稀播匀播。秧田旋耕时施足基肥,秧苗在一叶一心期早施断奶肥,三叶期增施促蘖肥,移栽前3-4d巧施送嫁肥,以培育多蘖适龄壮秧;水管一叶一心期前湿润灌溉,一叶一心期后浅水,注意秧田病虫鸟害。

4.3 合理密植,适时移栽。君红丝苗作中稻种植,秧龄控制在25-30d左右,插植规格19.8-23.1cm×19.8cm,丛插3-4粒谷,插足基本苗90万-120万/hm2;作晚稻种植,秧龄控制在25d左右,插植规格16.5-19.8cm×19.8cm,丛插4-5谷,插足基本苗100-130万/hm2,浅水促蘖。

4.4 肥水管理。依据君红丝苗生长特性,本田施肥,注重氮、磷、钾合理配比,适当加大钾肥用量,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酌情补肥的措施。中等肥力田块施纯氮225kg/hm2,N、P2O5、K2O配比为1∶0.6∶0.9。氮肥在基肥、分蘖肥中的比例为6∶4,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在分蘖肥、穗粒肥中的比例为2∶1,保证前期早生快发,后期秆粗坚韧,不早衰。水分管理应做到返青期前以薄水灌溉为主;返青至分蘖期采取多次轻搁湿润灌溉为宜,促进根系深扎;分蘖期应保持薄水层,后期够苗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扬花期宜采取浅水灌溉;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由于该品种灌浆期较长,应在收割前5~7d断水为宜,促进籽粒充实,提高稻米品质。

4.5 病虫防治。君红丝苗中感稻瘟病,在稻瘟病重发地区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的防治。病虫防治措施上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充分利用水肥管理等栽培措施综合防治,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及时关注植保部门病虫测报,采用生物农药提前防治,少用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4.6 适时收割、晾晒。适时收割,收割的时间对产量和米质影响较大,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产量较低,而且碾米时米粒易碎,整精米率降低;收获过迟,易掉粒,米糠层加厚,影响口感,裂纹米也会增多,所以最佳收获期是谷粒完熟期,腊熟期收割过早,影响产量,枯熟期收割过迟。

君红丝苗不宜曝晒,晾晒时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勤翻动,在大晴天或稻谷太湿时可适当加厚谷层,过薄谷粒失水快,易形成裂纹,影响大米外观和品质。当谷粒含水量达到12.5%至13.5%时,即可入库。

猜你喜欢

米质红丝中稻
扬州市深化“红丝带”经验做法推进有奖举报工作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宜都市气候变化对中稻产量的影响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飘着红丝带的路
中稻广两优676“3414”肥效试验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中华红丝带基金5年间用于健康包资金达4078.17万元
武夷山市中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