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微袋形术与舌下囊肿摘除术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疗效对比
2021-08-10陈圣峰
杨 斌 张 哲 陈圣峰 林 辉
舌下腺囊肿(sublingual land cyst,SGC)是发生于舌下腺的唾液腺囊肿,其中外渗性囊肿最常见,约占临床病例80%以上[1]。舌下腺囊肿诊断标准较为明确,位于口腔底部一侧的黏膜下,囊壁较薄,可见质地柔软的淡蓝色肿物,分为口外型、单纯型、哑铃型[2]。目前临床治疗SGC主要以外科手术根治性舌下腺切除为主,但术后并发症如舌神经损伤、出血、下颌下腺导管损伤较多。袋形术曾被认为是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一线方案,但传统袋形术术后复发率较高。国外学者提出了于囊肿顶端用丝线缝合的方法,并命名为缝线微袋形术,逐渐在临床广泛使用[3]。但其疗效和术后复发情况目前存在一定争议。故本研究回顾我院收治的SGC床资料,比较分析缝线微袋形术与舌下囊肿摘除术治疗SGC床疗效,为临床治疗SGC提供参考。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75例舌下腺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舌下囊肿摘除术组40例、缝线微袋形术组35例。诊断标准:参照《口腔疾病诊疗指南》[4]。纳入标准:①经视诊、触诊、穿刺或影像学确诊为舌下腺囊肿;②口内型舌下腺囊肿且仅累及单侧舌下腺。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随访失联;③合并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者;④合并脏器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者。舌下囊肿摘除术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6~36岁,平均年龄(26.33±3.19)岁;囊肿直径0.6~2.9cm,平均囊肿直径(2.25±0.36)cm;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05±0.69)个月。缝线微袋形术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0~34岁,平均年龄(26.14±3.05)岁;囊肿直径0.7~3.0cm,平均囊肿直径(2.30±0.38)cm;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2.03±0.7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2.方法:舌下囊肿摘除术组:取患者水平仰卧位,给予气管插管全麻,然后沿舌下皱襞外侧做弧形切口,口内入路沿囊肿表面切开黏膜组织,轻柔黏膜剥开,再剥离囊壁和周围腺体,注意保护颌下腺导管,完整将囊肿和舌下腺摘除,剪断舌下腺主导管,止血,生理盐水清洗后缝合。
缝线微袋形术组:取患者半卧位,给与1%盐酸丁卡因表面麻醉,采用2-0圆针丝线,水平贯穿囊肿囊腔并间断缝合,进针和出针距离囊肿边缘2mm,针距约4mm,注意缝合应对囊壁无张力。缝合后真空与缝线形成医源性窦道,持续引流囊液。术后待缝线自行脱落。
3.评价指标:临床疗效: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愈:舌下腺囊肿消失,舌体活动自如,口腔黏膜正常,无不适症状;有效:舌下腺囊肿缩小≥60%,舌体活动明显改善;无效:舌下腺囊肿缩小<60%,舌体活动无改善,须再次干预治疗。临床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疼痛程度评分。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从无痛到剧烈疼痛为0~10分,评分越高则疼痛越强烈。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复发情况: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情况,复发率=复发例数/总例数×100%。复发标准:6个月后囊肿未完全消失或消失后再次出现。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序列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临床疗效:舌下囊肿摘除术组临床总有效率97.50%高于缝线微袋形术组88.57%,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n(%)]
2.手术相关指标:缝线微袋形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舌下囊肿摘除术组(P<0.05)。见表2。
表2 手术相关指标(±s)
表2 手术相关指标(±s)
?
3.并发症情况:舌下囊肿摘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明显高于缝线微袋形术组5.71%(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情况[n(%)]
4.复发情况:缝线微袋形术组复发5例(14.29%)高于舌下囊肿摘除术组1例(2.5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4,P>0.05)。
三、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舌下腺囊肿以囊肿摘除术联合舌下腺切除术为主,根治率高,但由于口腔底部组织疏松,血供丰富,解剖结构复杂,狭窄的手术视野导致术中操作空间受限,易导致颌下腺导管损伤等并发症[6,7]。袋形术是以切除部分囊壁,再将保留的囊壁和黏膜进行缝合,将囊液直接分泌至口腔的一种治疗舌下腺囊肿的方案,但其视野暴露小、缝合难度较大且易撕裂,复发及变异风险高[8]。鉴于以上不足,缝线微袋形术被提出,其治疗原理是通过缝线贯穿囊肿后,在缝线周围形成窦道,囊肿内黏性囊液顺着窦道排除,囊壁逐渐形成肉芽组织,呈渐进式愈合[9]。另一方面,舌下腺分泌的唾液经窦道引流排出,堵塞导管重新建立。本研究结果中,舌下囊肿摘除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缝线微袋形术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缝线微袋形术治疗舌下腺囊肿在疗效方面比舌下囊肿摘除术略有不足,但于缝线微袋形术组临床总有效率仍可达88.57%,仍具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缝线微袋形术仅在较薄的囊壁及膨隆上操作,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并且只需表面麻醉[10]。研究结果显示,缝线微袋形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舌下囊肿摘除术组,可见采用缝线微袋形术治疗舌下腺囊肿患者术后疼痛感轻微,舒适感更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显示缝线微袋形术组复发5例,复发率14.29%,其中4例经二次缝线微袋形术后治愈,1例经评估需行舌下囊肿摘除术治疗。分析缝线微袋形术组复发病例,认为可能是这几例患者囊壁过厚,缝线微袋形术后产生的窦道路径过长易闭合,另外也可能与缝线脱落过早,窦道形成不完全有关[11,12]。舌下腺囊肿摘除术因囊肿壁较薄,难以与周围组织分离,加上术野较小,钳夹或者缝扎易引起下颌下腺导管狭窄,或误切损伤下颌下腺导管[13]。另外,口腔底部解剖结构复杂,若术中未能清楚识别舌下血管或神经,易导致围术期血肿或出血,甚至损伤舌下神经,出现术后舌体麻木感[14]。本研究结果中,舌下囊肿摘除术组并发症发生率22.50%明显高于缝线微袋形术组5.71%,由此可见缝线微袋形术组围术期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