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

2021-08-10柳州市图书馆曾琪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服务

文/柳州市图书馆 曾琪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可见,文化自信是国家及民族的底气,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价值。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极为重要,而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也前所未有。在新媒体背景下,为适应社会文化服务的需求,公共图书馆必须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管理理念与服务方式,通过与时代发展的契合,构建完整的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快速稳健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用户阅读方式已然从纸质阅读向电子阅读过渡,因而,公共阅读服务场所与方式应向移动阅读及网络平台服务转变,以满足基于多元化需求下的阅读服务。由此,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内容的数据化及环境的开放化,成为开启公共图书馆“泛阅读”的重要标志,对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创新提出更高要求。纵观当前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主要由馆内阅读推广、馆外阅读推广及网络阅读推广所构成。馆内阅读推广即传统阅读推广模式,依赖于馆内资源吸引读者,馆外阅读推广主要是通过阅读推广活动,强化社会影响力,如图书馆与书店、社区及学校等的合作。而网络阅读推广则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依托QQ群、微信公众号及图书馆APP等移动平台,对相关的阅读资源进行传播,提升影响的范围和资源覆盖面。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阅读推广服务缺乏长效机制。目前,伴随文化自信战略的深入推进,公共图书馆所承担的责任愈发重要,阅读推广服务是其义不容辞的使命。但受制于以往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影响,面对快速变化的服务格局,仍然缺乏一定的应对准备,部分公共图书馆缺乏对长期目标的预判,使阅读推广服务始终处于缓慢发展状态,无法适应新媒体的变革与要求,严重影响了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时代期许。即便是在服务方式上有所创新,但一旦热潮退去将仍然回到停滞状态。

(二)阅读推广服务缺少与读者沟通。基于新的发展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创新意识不足,在实施阅读推广活动中缺少创新举措,创新思维和途径相对狭窄,无法真正适应当前的趋势与特点,拉横幅、摆展板、贴海报、发传单等仍然是其主要的推广方式。此类阅读服务推广不仅趋于传统,且缺乏针对性与覆盖面,特别是在以网络信息技术为背景的新时代,这种单向传导的方式无法与双向互动方式相媲美,自然难以激起读者的兴趣,其所能够产生的收效必然微乎其微。

(三)阅读推广服务细化程度不足。对于公共图书馆的自身价值而言,其阅读推广服务群体是定位为所有人,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满足具有充足的资源,能够应对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人群,进而改变以往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单一的局面。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崛起,公共图书馆也着手了对自身的转型,但现阶段尚处于探索与尝试阶段,对逐层细化的环节上依然存在不足。尤其是“全民阅读”模式下,即使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转型,但服务对象仍然相对局限,无法应用大数据进行自适应式的资源布局。

(四)阅读推广缺乏品牌整合意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公共图书馆是全民民阅读开展的重要场所,阅读资源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所在。纵观当前,虽然绝大多数图书馆树立了阅读推广品牌,但是在具体的运用品牌推广运行过程中,还缺乏一个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产业化思维,达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另外,在品牌维护方面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整合归类品牌,借助规模效应,促进品牌辨识度的提升。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要积极将营销理念融入品牌宣传中,从而更好使品牌成为阅读推广的形象主打。

三、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优化路径

(一)建立健全阅读推广服务长效机制。伴随国家加强对文化工作的引领,公共图书馆作为基础型文化服务机构,必须要结合国家的实际需求,保持自身发展的优化及发展,既适应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也要满足于国家对文化工作拓展的需要。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为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公共图书馆应当优先建立以制度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切实从根本上推动阅读推广服务的优化,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首先,公共图书馆应注重上级资源分配,寻求上级在人力、物力及财力方面的支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后顾之忧。并积极响应上级的各项发展决策,利用社会整体所创造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自身的服务能力。其次,应优化组织及制度建设工作,针对阅读推广服务工作,设置推广小组及阅读推广委员会,对年度计划进行筹划、优化和总结。实施推广人员综合能力考虑,形成必要的激励与服务机制。最后,针对新媒体阅读推广服务的特点,应重视对服务体系的构建,整合媒体、对象及主体等要素,形成三维化的推广服务模式(图1),从而完成本质上的服务转变。

图1 公共图书馆三维阅读推广服务体系

(二)丰富阅读推广服务形式与内容。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创新,必须依赖于有效的路径来实现,而最为基础的便是阅读推广服务形式与内容,如何才能够真正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将成为阅读推广服务的真正引领。首先,结合当前社会对于阅读环境的变化,公共图书馆要注重对馆内环境的布局,营造出远离城市喧嚣的阅读环境,既要安静又要干净,既要朴素又不乏设计,通过简约而不简单的环境营造,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行阅读,从心灵深处享受阅读服务的变化。其次,利用对读者动态的掌握与分析,并结合自身资源实际,将馆藏资源加以建设和完善,利用多元化的渠道收集高质量、丰富的图书及电子资料,建立实体与数字相结合的资源库,使图书馆既能线下服务,又能线上拓展,形成立体化的特色化服务模式,提升阅读推广服务的效能。具体而言,即线下阅读推广要突出宣传,利用读书会、知识竞赛及征文等形式,提升认知度和参与度。而线上阅读推广则要丰富内容,并结合大数据实施精准信息推送,形成主动服务的新模式。如果从整体的服务内容上看,可以将其归纳为传统推广、社会化推广及移动推广等,其涵盖的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公共图书馆多元阅读推广服务内容

(三)建立互动机制加强与读者的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构建与读者的互动机制对于强化阅读推广效果是大有裨益的,图书馆借助各种媒介,可加强与读者的互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效维持用户的黏性,真正意义上在读者心中树立一个人性化、有活力的图书馆形象。对此,公共图书馆可以依托各种新媒介,如,微博、微信等,开通参考咨询服务,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还可以在本馆的微信公众号上提供关键词回复功能,借助这种途径,深化与读者的交流沟通,让读者的问题得以解决,唤醒读者对读书的热情,达到图书推广的目的。另外,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构建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利用移动客户端设备精准地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移动图书馆既可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书籍储藏,还能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比如,我们常见的微信服务程序的构建、手机APP的推广,都可以让广大读者注册登记,快速的查询、搜索、借书、阅读。同时这个移动图书馆,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反复阅读的平台,读者还可以在平台上提出自己的困惑或是服务建议。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让纸藏书籍年限久远泛黄的问题得以打破,另一方面完成的智能阅读、实时阅读,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及时、便利的阅读,强化与读者交流互动,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阅读的推广。

(四)夯实资源基础及树立品牌意识。阅读资源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所在,对于新时期的阅读推广服务来说,更应依赖于对阅读推广资源的积累。一方面,通过对馆藏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建立图书馆服务联盟,使纸质阅读资源和电子读物资源得到丰富,最大程度地丰富读者的选择范围,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同时,结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际,切实针对性做好技术融合,设计全新的信息化服务系统,满足网络信息背景下的阅读需求,拓展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应用渠道,优化服务效率。另一方面,应注重对品牌意识的培养,在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中,强化对特色服务的应用,同时将服务视野向传统弱势地区延伸,如开展送书下基层、送书下乡、设立乡村书屋及流动图书馆等,让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服务多元化、立体化,借助思维上的创新实现服务上的突破。同时,要建立精准服务战略,即针对性做好不同层面的阅读推广,以服务不同的阅读人群,让每一名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图书资源,实现广域性的服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为更好适应文化自信的发展需求,要以全民阅读为基础,不断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借助服务机制、服务结构及服务资源优势,全面推动阅读推广服务发展,并以公共图书馆历史使命为牵引,强化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真正将公共图书馆服务引向深入,提高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成效。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去图书馆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