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的发展及对策
2021-08-09丁逸涵
丁逸涵
【摘要】当今社会,时代在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步入千家万户,影响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紧随时代的步伐,做好媒体融合工作,加强引导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企业文化与价值。应对当下媒体融合的新形态,快速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巧妙结合起来,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将从媒体融合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媒体融合进程中遇到的发展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研究。
【关键词】媒体融合;全媒体;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0..061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越来越不受制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传播上呈现出用时短、效率高、内容多样化等特点,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传播的格局。在此基础上,新媒体的广泛使用,逐渐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地位,但相对来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存在,不应该是二元对立的方式,融合发展、相辅相成才是长久之计。在这种信息传播新格局下,企业内部如何快速转型将媒体融合巧妙运用于工作之中,是我们目前的首要应对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快速适应新兴媒体的发展变化,合理做好企业内部的机制问题,加快转变员工的运营思路,以灵活的适应当前信息革命的发展变化,能够针对当前的社会形式调整自身企业的宣传样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媒体融合的概念与现状
1.1. 媒体融合的基本概念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尼葛洛庞蒂提出了“媒介融合”概念,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媒体融合概念。在尼葛洛庞蒂的概念中,他将媒体融合分为了狭义和广义两部分,狭义上的媒体融合,指的是将不同的传播媒介组合在一起,将会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式,比如当下将互联网和报刊、图文和社交平台结合的形式,也就是笔者在本文中进行探讨的问题。而广义的媒体融合,不仅仅指的是传播媒介形式的相互融合,还包括了关于媒介的功能、传播的手段等等问题,范围极广,在此,就不做过多讨论。
我国逐渐进入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之风迅速刮起,各行各业纷纷改革,新兴媒体的传播之快、影响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全息技术、AI虚拟主播、机器人稿件、移动视频、网络直播等等纷纷涌现。
1.2. 媒体融合的现状
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及内容架构产生越来越大的挑战,适应新兴媒体的发展、积极迎接新的信息样态、拓展主流价值观,在全媒体时代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成为了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重大难题。
2019年,各机构纷纷建立起融媒体中心,让专业从事媒体生产工作的记者、采编人员等专业的媒体人,进入单位当中,守好新闻宣传的主阵地,打好媒体融合这场战役。在此基础上,电业局的新聞宣传工作也面临着新的任务与形式,积极开展媒体融合工作,将传统新闻宣传工作与新兴媒体巧妙结合,用数字技术丰富信息内容,以互联网技术转变传播样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单位的影响力与传播了,从而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与效率。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2. 媒体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追求“成功模式”
如何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巧妙融合,是我们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在过去的工作中,企业内部的传统媒体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新闻的信息传播有一定的套路性。因此,在面对媒体融合时,也希望能从别出寻找出成功的模式,有一定的迷茫期,在面对别人较好的方式,便想拿过来试试,希望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又能将信息快速、高效高质量的传播出去。但是,新兴媒体的一大特点便是其不可模仿、不可套路性。不同的形式进行结合即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运用的过程中,势必要结合自身特性,才能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型。在全媒体时代,瞬息万变,只有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模式。
2.2. 思想“因循守旧”
媒体融合,是多元的复合型问题,传统媒体若想在全媒体时站稳脚跟,必须依照时代发展的趋势完善自身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但在当下的融合阶段,仍存在部分员工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老旧的现象,思维一元化、固有化,一味因循守旧,怀旧情结严重,对时代认知不够清晰,自身竞争力下降,导致忽略了市场发展的转变,没有从实际社会现状出发,无法促进自身向社会需求转化,也必定无法促进单位朝着良性发展。
2.3. 内容质量不优
在媒体融合初期,容易出现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涵的现象,往往忽略内容的创新,而看重传播渠道,这对于长期的宣传是不利的,无法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可能前期的时候会获得一定的影响力,但越到后期,人们对内容的要求便会逐步增加,从而丧失竞争力。当下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内容的竞争,人们逐渐向“内容为王”靠近。因此,媒体人在创作时,应根据形式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内容加以创新。
2.4. 融媒体人才匮乏
企业在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是关键。但在初期,往往是从单位内部职工进行选拔,使其实现从传统媒体到媒体融合的转化。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的性质问题,受传统媒体的影响较深,职工一时间难以接受思维、技能的转化;而另一方面,内部员工的年龄都相对偏大,青年群体较少,他们所掌握的技能和全媒体时代的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思维方式已经形式固有套路,因此在实现媒体融合时,具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要让这些人快速适应当前体制的改革、探索媒体融合的新形式,则需要很大的魄力。考虑到当前媒体格局的快速变化,从业人员要具备极高的专业素养,不仅要科班出身、了解新闻理论,还需成为集写、采、编、拍、剪的全能型人才,目前来看,这一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
3.1. 打造融媒体矩阵
企业在立足于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多平台发布内容,推进各平台的交互性建设,除了传统的内外门户网站、内部报刊、宣传栏,还应结合新媒体的大趋势,开设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宣传展报。另外,根据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专门设计宣传文案,全方位打造单位内外门户网站,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融媒体文化矩阵。可以说,通过传统纸媒、线下宣传与线上平台的开发利用,充分对单位文化、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进而实现宣传平台的全方位覆盖,从而得以使新闻信息达到“无处不在”的效果,使得信息得以最大化的传播。而各个平台信息的呈现,也可最大化的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满足其接受信息个性化的特点。
3.2. 根据平台推行内容传播差异化
虽然,在新闻信息宣传时需利用互联网广泛传播的特点,扩大传播格局,多个平台交互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融媒体矩阵。但是,每个平台的内容并不是照搬照抄,完全一致化。明确每个媒体平台的定位,弄清各个平台的独特性,形成不同平台的差异化传播,针对不同的媒体传播特点打造专门的传播内容,是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方向。比如单位外部网站的特点在于简洁明了,主要目的在传播单位文化,在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的同时,将重要的新闻和工作发布到平台之上,内容简洁明了,排版简约大气。而微信公众平台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运营方式,微信公众号在发布党内要求及单位新闻的时候,则需考虑微信平台的特点,以大众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使得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信息。形式上,将图片、文字、视频等元素巧妙结合,从形式上丰富宣传内容,使得群众从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了解信息;语言上,力求生动活泼,以口语化、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吸引年轻职工的关注、转发。
3.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
企业要实现媒体融合的快速转型,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全媒体时代的竞争,除了是技术的竞争,更应注意对融媒体人才的竞争。只有具有融媒体素养的综合性人才,才利于企业媒体融合进程。作为媒体融合建设中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坚定自己的政治思想。新闻作为单位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代表的不只是几个人,而是全体职工、整个单位的形象,因此,新闻工作者对自身的政治导向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对于政治思想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在贴近群众生活的基础上,服务社会,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做社会正能量的引导者與践行者。其次,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在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体系下,还应具备互联网思维,能够掌握或者快速适应媒体融合这一新的态势,与此同时,全方位掌握文案撰写、现场采访、编导制作、摄影摄像、后期制作等多种技能,具有较强的采编能力及业务能力。因此,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竞争力,单位也需定期开展培训课程,不断充实融媒体人员的专业素养。
3.4. 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
融媒体工作者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有很大的不同,不管是工作内容还是工作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因此,单位在设置奖励制度时,也应从媒体融合的实际出发,切实了解媒体融合的工作机制,从而设置一套完整的激励体系,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奖励皆可,需要让媒体融合工作人员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回馈的,从而激励其为单位做更大的贡献。比如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在考核时,则可根据推送文章数量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点赞、留言、打赏等数据,把多方数据融合在一起,对优秀员工进行奖励。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下全媒体盛行的时代,媒体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其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传统媒体必然要面对着新兴媒体的冲击,但二元对立的理念并不适用于当下的发展,二者巧妙结合实现媒体融合才能将媒体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而媒体融合,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意结合,更多的深层次的体现,信息传播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媒体融合的体现。因此,面对媒体融合,我们应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接受。从业人员需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融媒体素养来实现自我价值;单位则需通过完善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定期开展培训课程来保持职工的业务能力与工作活力,从而促进单位在我国媒体行业的新形态下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权琪人.英国新闻媒体发展趋势对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9(09).
[2]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EB/OL].人民网,2019-01-25.
[3]宋娜.地市级党报的融媒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