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秦汉时期平凉地区农业文化之考察
2021-08-09寇少丽
【摘要】本文以平凉市博物馆馆藏农业文物为支点,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及考古发现成果,对平凉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农业发展情况做一系统梳理,建构这一时期平凉地域农业文明的基本面貌。
【关键词】战国秦汉;平凉地区;农业文化;陶仓;铁犁铧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95-03
【本文著录格式】寇少丽.战国秦汉时期平凉地区农业文化之考察——以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为中心[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11):195-197.
战国、秦汉时期,我国传统的北方旱作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逐渐形成,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黄河流域农业生产进入全面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平凉作为农牧交错地带和重要的边防重地,在历代统治者的苦心经营下,农业不断发展繁荣。
《史记·周本记》记载:“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鞠卒,子公刘立。公刘虽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宜,自漆、沮渡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据《平凉古代史考述》作者祝世林先生考证,“戎狄之间”应为渭北高原至六盘山以东今平凉、庆阳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居住着土著的昆夷、西戎、犬戎等戎族,还有密须、共、阮等方国,以经营牧业为主,农业生产较为原始。夏末,周先祖不窋活动于泾河流域,不窋及其后世子孙在今平凉地域内不断开拓经营。公刘教民耕种,恢复农业生产;文王伐密须,筑灵台祭天,可以说这里曾经是周王朝事业的起根发苗之地,极大的促进了当地传统农业的萌芽和发展。
战国时期,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革,促成这种变革的根本动力,是当时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即铁质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普及。铁质农具与牛耕的出现和使用,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与青铜相比,铁器的造价低廉,制作简易,容易在农业中广泛推广,战国中期,铁质农具就已经在黄河中下游普及开来。牛耕在商代就已经出现,春秋时就有牛耕的准确记载,战国开始流行,但直到西汉中期才得到普及。
战国时期,平凉地区为秦与戎的接壤地带,至周贞定王八年(公元前461年),秦厉公灭大荔之戎,取其地,陇山以东就只剩义渠戎了,地区辖境六盘以东大部属义渠。《史记·秦本纪》记:“十一年,县义渠……义渠君为臣。更名少梁曰夏阳。”秦惠文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在义渠置县,义渠臣服于秦。这一时期,义渠对本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义渠虽为戎族,但和秦长城以北过着游牧生活的匈奴有着很大的差别,史籍记载义渠筑有城郭,仅秦惠文王时一次战争即夺取义渠25城,可知义渠是定居民族,应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置陇西、北地、上郡,今平凉东部五县(市、区)境属北地郡,西部二县属陇西郡,从此结束了戎族政权,进入了秦的统治范围。此时,平凉既是秦征伐六国的后方基地,又是北防匈奴的战略前线,势必会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开发经略,并且在秦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下,当地农业生产力势必会大大提升。《史记·秦本纪》载:“始皇二十七年巡幸陇西、北地、出鸡头、过回中焉。”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便在次年(公元前220年)出巡这一地区,足以说明这一区域对秦国整个西部边防战略的重要性。秦统治时期,筑长城,修驰道,移民垦边,带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平凉地区传统农业的发展。
衡量农业生产力变化发展最直接的标志和证据就是农业生产工具。农具的发展变化不仅对当时农业生产发展有直接促进作用,而且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有深远影响。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力的强盛,制约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平凉市博物馆收藏多件本地区出土或采集的战国、秦时期的铁质农具,其中有1件战国铁犁铧、1件秦铁犁铧和2件战国铁铲。
战国铁犁铧呈120°的“V”字型,整体长19.2厘米;宽31.0厘米,底面平直,背面拱起,中间起脊,开“V”字形銎,两翼开刃,犁翼很窄。对比后期出土的铁犁铧,此时的犁铧没有犁壁,能破土划沟,还不能翻土做龚。原始的犁应是木质的,有的则可能是木犁身、石犁铧。战国时期,在木犁铧上套上“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犁是用动力牵引的耕地农具,也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整地农具。牛耕在战国时期并不普遍,目前我国出土于这一时期的铁犁也为数甚少。据叶申《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农具研究》一文对2016年以前发表的各种数据统计,战国时期,秦地域内出土的铁犁铧仅有3件,都集中在陕西临潼一带。犁可以算作是最早的农机具,它的出现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此件战国铁犁铧,反映了铁犁牛耕在平凉地域内的流行和使用情况,表明战国时期平凉地区在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方面是走在前列的。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典型形态,预示着这一区域此时已进入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金属工具为标志的传统农业时代,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了近现代。
秦铁犁铧,比战国时期通用的V形铧冠型号大,翼长41.0厘米,翼宽36.0厘米,称双翼铧,翻土比战国V形铁冠犁铧要深。秦统一六国后,推广铁犁牛耕,改进铁犁构造,进一步开荒拓地,开垦农田,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平凉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战国铁铲,其中一件残长11.1厘米,銎长6.0厘米,宽2.6厘米。铁铲大部分已残,但还留存了其大致形态,圆直肩,肩部中央有方形銎,可插柄使用。另外一件长12.0厘米,刃宽9.3厘米,刃部残损。铁铲可直接插入土地当中翻土整田或用于田间除草,大型铁铲用来翻土,属于整地农具,小型铲用来中耕锄草。铁铲是由石铲和青铜铲演变而来的,在商周时期称为“钱”“镈”,是早期布币的原型,可见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普及性和重要性。据叶申《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农具研究》一文对2016年以前发表的各种数据统计,战国时期,秦地域内出土的铁铲也仅有5件,而且大部分也集中于陜西临潼一带。这两件铁铲的发现,充分说明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是与时俱进的,是处于当时农业的一线水平。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进步,生产力大大增强,粮食作物大量种植,产量大大提高,粮食贮藏也逐渐普遍。平凉市博物馆藏多件本地区出土或采集的战国彩绘陶仓,均有红色彩绘痕迹,圆腹,底部呈圜底或平底,有圆锥形伞状顶,顶沿出廓,顶端开口。其中2件顶部饰有两至三层放射状泥条,最低层有突出的脊,仓腹部饰有“皮带工”,中间有方形开口。这几件陶仓均为明器,即古代墓葬中的陪葬品,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器物为原型按一定比例缩小制造而成的,由此可一窥此时粮仓的形貌。粮仓顶部应是仿当时瓦式建筑屋顶,顶部设有通风口,仓房中腹部开有窗户,以防湿通风。这些彩绘陶仓的出土和发现,充分印证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
另外,戰国、秦时本地区的畜牧业也十分兴旺。《史记·货殖列传》载:“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戎王。戎王十倍其偿予畜,畜至以谷量牛马。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奉朝请。” 倮,人名,是见于史书记载最早的畜牧家。乌氏,地名,乌氏县属秦时北地郡,在今平凉辖境内,据悬泉遗址出土的里程简,其治所应位于今平凉崆峒一带。充分证明该地区尚有以谷量牛马的广阔牧地。牛是耕田的主要畜力,大量牛的畜养,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地区牛耕的普及。
汉代以降,我国传统农业不断发展,进入了定型和成熟阶段。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田间耕作技术及田间管理的水平的提高,水利灌溉工程的不断修建,农作物品种的不断引进和改良,粮食作物产量的不断增长。平凉市博物馆馆藏数十件本地区出土或采集的汉代铁质农具,其中包括铁斧、铁镢、铁犁及铁犁构件等。馆藏汉代铁犁主要有三种样式,如下图汉铁犁Ⅰ式、Ⅱ式、Ⅲ式,这些犁铧长、宽均在35厘米—40厘米之间,属于大型犁铧。西汉初期,主要流行战国时期延续下来的V形铁犁铧(Ⅰ式),套装在木叶犁底上使用。汉代中后期,铁犁铧主要流行三角形(Ⅱ式)和舌形(Ⅲ式)两大类。三角形铧,铧面和銎部断面大致呈等腰三角形;舌形犁,犁面呈舌形,犁锋部尖圆,前低后高。这些铁犁清晰的记录了汉代平凉地区铁质农具及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轨迹。
汉初文景之时,地区辖境处于北地郡南部,为汉与匈奴的交界地带,是汉王朝北面的边防重地。据《史记·文帝纪》载,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大入朝那萧关,“虏人民畜产甚多”。匈奴久为边患,使地区农牧业受到了严重破坏。汉武帝时期,数次北击匈奴,帝国版图不断扩大,地区辖境从国家的边防地带转变成为接近京师长安的心脏腹地。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安定郡,六盘山以东属之。汉武帝曾六巡安定郡足以说明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它这是拱卫京畿的边防线、屯蓄重兵的根据地、繁育军马的大后方。
武帝之后百余年没有外患,这为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数次大量移民,屯田戍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栽培技术,农业出现了新的发展局面。据《史记·匈奴传》:“于是汉已得昆邪,则陇西、北地、河西益少胡寇,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地新秦中以实之,而减北地以西戍卒半。”安定郡北部乃是新拓匈奴旧地,也应是移民重点地区。《汉书·平帝纪》载“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悬泉汉简:“明昭哀闵百姓被灾害,困乏毋訾,毋以自澹(赡),为择肥壤地,罢安定郡呼池苑,为筑庐舍。”“呼池苑”属安定县,在今地区华亭一带,应设立于汉景帝之后,是西汉六牧师苑之一,设苑监以牧养马匹。平帝时,罢苑置县,大规模移民进行农业生产。持续性的大规模移民和农垦开发为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致邮亭驿置相望于道,成为汉代丝绸之路东段北线的重要节点,对平凉历史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M].平凉:平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7.
[4]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陈文华.农业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6]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4.
[7]平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凉地区志[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8]叶申.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农具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6.
[9]刘兴林.汉代铁犁安装和使用中的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2010(4).
[10]张驰.两汉西域屯田的相关问题——以新疆出土汉代铁犁铧为中心[J].贵州社会科学,2016(11).
[11]张多勇、李并成.义渠古国与义渠古都考察研究[J].历史地理,2016(1) .
[12]张德芳.汉帝国在政治军事上对丝绸之路交通体系的支撑[J].甘肃社会科学,2015(3).
[13]刘芮搏.秦汉皇帝出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14]张德芳.汉简确证:汉代骊(革干)城与罗马战俘无关[N].光明日报,2002-05-19.
作者简介:寇少丽(1986-),女,甘肃平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