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校政治辅导员素质的思考关键要点
2021-08-09姜胜馨
姜胜馨
摘 要:在新形势背景下,高校政治辅导员是该校政治工作的重要领路人,决定了该校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因此强化高校政治辅导员素质尤为重要。各高校应注意做好政治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从多重角度切入,来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修养,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该文将简单分析新形势下强化高校政治辅导员素质的关键要点,希望能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 政治辅导员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4(c)-0233-03
The Key Points of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Political Counsel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JIANG Shengx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28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situation, the political counsel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important guides of the political work of the University, which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students. Therefore,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college political instructo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political instructors,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ltiva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This paper will simply analyze the key points of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political counselor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hoping to be helpful for the vocational training of college counselors.
Key Words: New situation; University; Political instructor; Quality
作為一名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崇高的政治素质、宽泛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高尚的道德素质。其中,崇高的政治素质要求辅导员应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与民族道义,用政治观念武装头脑,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宽泛的文化素质要求辅导员应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身文化内涵,灵活运用各种文化知识解决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指辅导员应保持乐观、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面对日常工作中的压力,学会克服负面心理因素,塑造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素质则指辅导员应恪守道德准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不断提高个人师德修养,用高尚的品德教育和影响学生。
1 发挥高校党支部的教育宣传作用
在新形势背景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辅导员职业培训工作,高校应重视发挥党支部的教育宣传作用,通过党建教育来强化辅导员的政治立场与道德准则,引导辅导员学习先进的党建文化知识,将政治辅导员培养成优秀党员[1]。通常,在具体教育宣传工作中,应注重落实“三全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教育职能,全面提高政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养。高校党支部应正确认识所肩负的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地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讲一两次党课就能完成的,而是要在统筹兼顾的大格局下,按照思政教育目标传承先贤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时代党建文化,引导政治辅导员正确认知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与时政信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循序渐进地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其次,高校党支部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定期组织实践活动,采取职业考核、教学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新局面与新领域。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基础上,加强辅导员的人文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指导本校辅导员尤其是刚步入职场的青年辅导员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本职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辅导员队伍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民族道义[1]。
2 设计“STAR”培训路线
优化高校辅导员职业培训模式,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养,培训讲师应协同辅导员队伍共同设计培训路线,量化知、信、行这3个阶段,即引导辅导员主动获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辅导员正确的政治观念与职业道德信念,使辅导员的职业行为符合规范。其次,“STAR”培训路线分为五步:第一步,深入Study(学习)、Think(思考)和Action(行动)理念。第二步,构建Study(学习)理念下的第一课堂,引导辅导员教师拓展学习,积累创新经验;构建Think(思考)理念下的创新实践活动,让辅导员寻找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在日常工作中勇于创新。第三步,落实Action(行动)理念,让辅导员教师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第四步,落实Reform(领悟)理念,强化辅导员队伍的职业领悟能力,将他们培养成具有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优秀教师。第五步,对辅导员的职业行为自觉性、政治修养、职业道德与创新潜能进行客观评价与反馈[2]。
3 促进辅导员教育工作和校园党建文化建设工作有机结合
在21世纪的网络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辅导员队伍思政教育工作,提高辅导员的政治修养,必须结合网络时代特色,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弘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体辅导员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守党的政治立场,认真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而努力。同时,培训教师应协同全体辅导员努力促进中国共产党党建文化理念和校园网络文化的有机融合,将党建文化融入该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断增强文化凝聚力,借助文化教育的力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通常,运用党建文化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构建廉洁的校园文化网络专栏,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确保党建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目标的共同落实。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可以将两者联系性较强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确保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的共同落实。从基础视角来看,红色文化是党建与文化建设工作联系性非常强的内容,简而言之,红色文化的宣传既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能够通过红色文化的宣传,增强辅导员教师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文化修养,对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将本校党建工作中的廉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制定相关管理规范和组织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辅导员的廉洁意识,从思想上提高辅导员的自觉性,使辅导员在日常实践工作中积极践行党建廉政文化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3]。高校在加强政治辅导员教育工作与校园党建文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增强辅导员的创新意识,引导他们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确保校园党建文化建设工作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需求,为高校教育工作目标的落实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因为高校政治辅导员教育工作与校园党建文化建设工作的内涵极为丰富,两者之间又具有紧密联系,所以两者的创新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入手,既应该包含工作机制的创新,又应该包含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的创新[4]。从工作机制创新来说,高校政治辅导员教育工作可以在新时期党建工作任务的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科学划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党建文化建设的工作职责,将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到各院系与个人。在校园党建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之前,辅导员需要在党支部的引导下,将工作任务不断细化,使各个具体负责人都明确自身的职责,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培训讲师应协同辅导员教师对党建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内容进行深度融合,从实际需求出发,创新文化活动模式,着重发挥全体辅导员在思政文化理念传播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与此同时,在运用网络平台传播思政文化理念的过程中,培训讲师应注意建立出具有层次的课堂体系,优化思政教育、党建文化理念和校园网络文化宣传教育模块,对辅导员教师进行持续性教育,同时充分利用先进的文化元素,发挥党建文化对辅导员队伍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提高辅导员教师学习优秀思政理念、党建文化精神教育与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性[5]。
另外,培训讲师在协同辅导员队伍开展本校党建文化建设工作时,应着重优化文化建设工作模式,积极利用党建工作机制,引导全体辅导员认真学习和借鉴比较先进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促进文化建设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作为优秀党员的辅导员教师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指导校园党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培训讲师要重视发挥校刊文化宣传教育作用,将优秀文化理念与思想政治理念融入校刊杂志中,运用校刊杂志加强校园思政文化建设。从基础角度来看,校刊校报等杂志是宣传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刊杂志内容综合体现了校园文化风貌、文化温度、创新精神与该校哲学内涵。当前各高校内刊已形成完整的规模,校刊校报等杂志内容丰富多彩,在宣传本校文化的同时深度融合了思想政治文化理念、时代文化、区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教育作用。在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应协同全体辅导员和本校学生在创办校刊杂志的同时与时俱进,结合信息时代特色设计网络校刊,以此满足广大师生对校刊的阅读需求,让包括政治辅导员在内的师生群体在浏览文化信息的同时学习先进文化理念与思想政治知识,不断提高个人思想政治修养和文化核心素养。
4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综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表明要树立青年群体的民族复兴意识和爱国精神。目前,各高校非常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辅导员是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要做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在辅导员职业培训过程中积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公正等社会核心价值观深入辅导员教师心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辅导员的职业观与价值观的培养中占领着重要地位,因此,培训讲师需要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辅导员的职业观、道德观、价值观、利益观与法治观教育,综合培养辅导员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引导整个辅导员队伍正确认知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一套具有指导意义和思想文化的价值观[6]。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形势背景下,提升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应重视做好辅导员教师的职业培训工作,发挥党支部的教育作用,促进辅导员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党建文化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参考文献
[1] 沈洪豪.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视阈下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路径探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16(11):67-69.
[2] 张逊.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J].高教学刊,2016(22):197-198.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 杨清波.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与研修[J].重庆科创职业学院,2017(24):234.
[5] 林美译.论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D].吉林财经大学,2017.
[6] 王妙志.高校輔导员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