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的干预价值

2021-08-09康佳敏连萍严俊梅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理满意度

康佳敏 连萍 严俊梅

摘  要: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轴设置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共80例接受静脉给药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人群。以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组,依次设为对照组(n=40)以及观察组(n=40),对照组由护理人员给药,观察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给药。以处方缺陷率、药物配置时间、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为指标评价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处方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配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降低处方缺陷,保障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临床护理;处方缺陷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2-0096-03

传统的静脉药物配置由护理人员进行配置,配置环境处于半开放状态,空气标准不符合要求,难以保障药物质量,且药师无法对药物全面进行审核,导致药物搭配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影响患者治疗[1]。这使得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受到关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是临床药学服务机构,其通过设置符合国际标准的操作环境,并由高素质药剂人员实施静脉药物集中配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使临床药物的使用更为安全和合理[2-3]。我院按照分组研究结合数据统计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轴设置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共80例接受静脉给药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人群。以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组,依次设为对照组(n=40)以及观察组(n=40),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7~88岁,平均(56.21±4.52)岁。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7~83岁,平均(55.14±4.01)岁。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影响研究结果,符合研究公平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用药指征;②患者知悉研究且自愿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障碍、交流障碍;②对研究药物过敏;③不配合治疗。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配药,遵照医嘱说明自行拿药。

观察组患者则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药:①医嘱审核。药剂人员依据信息系统内的相关药物信息对医嘱予以审核,确保药物配置符合医嘱,保障用药安全性。应用合理用药检测系统审核医嘱,依据系统设置的预警模块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②药物配置环境。静脉药物配置前将环境从半开放转为封闭式,确保配置期间空气清洁度符合相关要求。配置期间由药剂科护理人员调节空气洁净度,使其与标准要求相符。配置前药剂科护理人员需进入第一、第二更衣室,对其实施清洁消毒,并佩戴连体工作服、无菌口罩、双层手套等,之后进入层流洁净室,依据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配置,防止细菌污染。配置完成后配置人员需更换手套、衣物等,防止二次使用导致污染。配置完成后对使用过的物品彻底进行消毒,确保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保持洁净。③条形码管理。针对即将配置的药物,贴置标签,标签中需包含病区、患者床号、姓名、用法用量等,同时还需涵盖调配人员、审核人员、复核人员等人员姓名,设置条形码,通过扫描为临床医师提供有关这组输液的相关信息。用药前通过扫描条形码,核对药物信息,确保用药准确。

1.4  观察指标

①处方缺陷率、药物配置时间。记录处方缺陷的发生情况、药物配置所需时间,并予以比较。②护理质量分值。自拟护理质量评价量表,内容包括病区管理质量、急救药品管理、分级护理质量、消毒隔离管理、护理知识理论考试、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护理事故发生率等,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③护理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程序(SPSS20.0)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由χ2检测,输出显示为[n(%)];计量资料使用t检测以及(x±s)的形式描述,P<0.05说明计数/计量数据间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处方缺陷率、药物配置时间比较

观察组处方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配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分值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分值为(89.12±4.24)分,对照组的护理质量分值为(71.89±3.12)分。观察组护理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t =20.700,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上,静脉输液是常见的给药途径,通过输液,可使患者生理平衡得到改善,补充机体营养。然而静脉给药期间,药物可进入循环系统,若选药不合理,可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可诱发并发症[4]。

传统的药物配置由护理人员依据医师制定的医嘱、处方进行核对,并至药房领药自行配置,这期间容易发生配比错误、药物污染等情况,甚至可导致交叉感染,影响治疗效果[5]。同时,配药期间护理人员长期吸入或接触药物,也可影响自身健康。而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集中对静脉用药进行配置,环境相对封闭,避免了传统开放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组织专人配置药物,减轻了对操作人员的影响。配置期间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了输液质量,保障了治疗效果。应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行静脉用药配置,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使其更加专注于临床护理工作,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也规范了药物的使用,提高了静脉给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我院研究得出,观察组处方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配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提高了静脉给药的安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护理质量。分析认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设置全封闭操作环境,配置无菌层流设备,且配置人员自身经过专业培训,依据无菌配置技术配置药物,避免了微粒、微生物的污染。同时审方药师严格对用药进行审核,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避免不合理医嘱的应用,使不合理处方现象得到预防。条形码的配置也使输液信息在输液前得到及时核对,保障了输液安全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使医疗耗材应用率降低,缩短了配药时间,使医疗机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设立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保障了用药安全性,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蔡自英.品管圈活动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合理应用的价值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6):776-777.

[2]沈菲菲.浅析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护理工作中常见差错及预防措施[J].饮食保健,2018,5(50):7-8.

[3]余小花.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风险及控制措施[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7):109-109.

[4]程慧,方秀萍,陈梅,等.加强静脉配置中心建设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促进作用的优势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2):189-189.

[5]马兰华.观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临床护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国际感染杂志(电子版),2018,7(3):141-142.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护理满意度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