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成英 “歌窝”里飞出一只百灵

2021-08-09王建朝

音乐探索 2021年2期

摘 要:乐人是音乐的承载者和传承者,乐人一生所制造的典型音乐事件是其族群音乐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建构其族群音乐文化史提供重要的事实依据。侗族大歌省级传承人吴学桂一生都与侗族大歌朝夕相处,见证了侗族大歌在当代社会语境中的发展历程。吴学桂的人生经历以及与侗族大歌息息相关的故事,就是当代侗族大歌之延绵存续和演变轨迹的缩影。

关键词:吴学桂;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族群音乐文化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2172(2021)02 - 0126 - 06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1.02.015

在民间草根阶层,能够在族群内部妇孺皆知和在族群外部广受关注的人一定是那些能够制造典型事件的人,并且这类人所制造的典型文化事件也都成为该族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文化呈现,进而成为区域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就喜欢这样的人,也喜欢记述其所带来的文化事件,因为通过对其人其事的梳理和分析,研究者能够摸索出其所属族群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能够从中为族群文化史的合理解释提供重要的事实依据。

具有“歌窝”之称的贵州省黎平县的三龙侗寨被誉为侗族大歌的发源地。这里擅长演唱侗歌(尤其是侗族大歌)的人曾经很多,然而真正能够被族群内外所熟知的人却不是很多。常被人提起的也就吴庭慧、吴品仙、吴学桂、吴志成等几人,尤其是歌师吴学桂,她因为年轻时曾给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唱过歌而被当地民众传为佳话。正因为此,笔者在2015年9月来贵州黔东南工作之前就已经听说过侗歌歌师吴学桂,采访吴学桂和获取她第一手的口述资料一直都是笔者的心愿。2019年7月24日,由单晓杰、肖育军、潘晓芬、韩东、邓君和笔者等13位师生组成的凯里学院“大地调研”课题组到贵州省黎平县永从乡三龙侗寨调查侗歌生存现状,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专门对侗族大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学桂进行了口述采访,并将口述采访录音整理成文本。本文就是在对吴学桂口述采访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而成。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永从乡三龙侗寨是九龙村和中罗村的合称,据传是因发源于平脉山的三龙溪有三条蛟龙而得名。三龙侗寨依山傍水,四面青山包绕,沟深谷幽,峰岭绵延,山林葱翠,古树参天,清澈的三龙河贯穿全境。三龙侗寨位于黎平县城南42公里处,世居民族为侗族,人口约6000人。三龙侗寨因侗族大歌而远近闻名,据传很久以前四耶“挑歌断扁担”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并因此而被称为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三龙侗寨能够演唱侗族大歌的民众曾经很多,被称为“歌窝”。据吴学桂口述,截至她这一代,侗族大歌已经传承了六代,具体情况是:第一代吴传龙(1696.10),第二代吴婢给(1760.5),第三代吴向成(1820.3),第四代奶成向(1860.7),第五代吴庭慧(1906.11),第六代吴品仙(1945.8)和吴学桂(1946.8)。

吴学桂于1946年8月出生在黎平县永从乡九龙村,因受村寨和家庭环境的濡染,她自幼就对演唱侗歌情有独钟,且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音乐天赋。就吴学桂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来看,被称为“歌窝”的三龙侗寨能够演唱侗歌(尤其是侗族大歌)的人很多,可谓是群星丽天。岁时节日、劳动现场、夜间鼓楼,随时随地,声声入耳,俨然就是一片歌的海洋。吴学桂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长期浸染而慢慢长大。1953年,未满7岁的吴学桂除了和与其年龄相仿的姐妹们一起参加村寨各种场合的侗歌演唱活动之外,还开始跟随著名歌师吴庭慧学唱侗族大歌(一般是农闲或晚上时间跟随老师学习侗族大歌演唱),因其天资聪颖、嗓音优美,很快就在老师的众多徒弟中脱颖而出,成为侗歌传承人的重点培养对象。经过几年的学习,吴学桂在侗歌演唱方面逐渐崭露头角,同时其生命航向也因演唱侗歌而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尤其是她的侗歌演唱水平和影响力也渐渐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就像投入湖中的石子泛起的涟漪,一圈又一圈地向外扩散。1960年,14岁的吴学桂第一次走出三龙侗寨参加黎平县举办的民间音乐汇演,把侗族大歌由三龙带到了县城;1961年,吴学桂参加黔东南州民间音乐汇演,把侗族大歌由县城带到了州府;1962年,16岁的吴学桂又参加了贵州省民间音乐汇演,又把侗族大歌由州府带到了省城。试想一下,一个不满16岁的农村小姑娘仅仅是因为演唱侗歌而走出了村寨,先从民间草根舞台到了县城专业舞台,随后又到了州府舞台,再之后到了省城舞台。可以说,这在当时是由山鸡摇身一变而成为金凤凰的不寻常事件,也是当时的三龙人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但是,這样的事情在吴学桂的身上成了不争的事实。毋庸置疑,当时的吴学桂已经成为三龙侗寨乃至黔东南州侗族大歌的代言人,同时她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三龙人的骄傲。另一方面,吴学桂也通过如此频繁的舞台表演经历,极大地提高了她的侗歌演唱水平,积累了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为其今后登上更大的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吴学桂的上述表演经历以及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力,使其很快登上了首都的舞台,同时也将家乡三龙的侗歌带到了首都北京。1964年10月,年仅18岁的吴学桂和黎平县的石国兴和欧顺花一道被邀请代表整个侗族地区参加北京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将侗族大歌这朵深藏于大山深处的艺术奇葩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64年12月27日,表演结束后,吴学桂和参加汇演的全体演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据吴学桂口述,当时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她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永难忘怀,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们在口述采访吴学桂的时候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的这份心情。尽管当时她的身体已经极为虚弱,甚至连说话都没有了多少力气,但当聊到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的时候,她的身体像注入了新的力量一样,精神突然抖擞起来,眼神也立刻放出了光芒,方才断断续续的话语也突然滔滔不绝起来。她不无激动地告诉我们:“当时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就坐在第一排,我坐在左前二排,与毛主席相隔只有几米远。”我们从她说话的语气中能够深切感受到她激动和自豪的心情。试想一下,一个从民间草根走出来的农村姑娘能够到祖国的心脏(首都)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唱歌,且有机会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礼遇?作为局外人的我们想想这事都会感到激动不已,更何况是处于当时情景中的当事人呢?无疑,这一经历已经成为吴学桂终生难忘的温馨记忆。

1964年10月至12月,吴学桂在北京连续待了将近3个月,也为首都的观众表演了将近3个月。吴学桂等人所演唱的侗族大歌风靡当了时的整个北京城。吴学桂没有辜负家乡父老的厚望,出色地完成了各种形式、不同场合的表演任务。并且,这次表演过程也被拍成了电影,在全国各地轮番放映,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好评。从此,首都人民,甚至是全国各族人民,知道了侗族大歌,也知道了三龙侗寨的侗族姑娘吳学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吴学桂真的是一下子把侗族民歌乃至侗族文化推到了全国人民面前。

还需要说明的是,吴学桂在风靡首都北京城的同时,家乡人也为出了这样优秀的人才而感到骄傲。吴学桂在北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侗歌的事迹随即成为家乡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以至于一提到侗族大歌就会立马想到吴学桂及其所演唱的侗族大歌。同时值得庆幸的是,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吴学桂的场面也被相机拍摄了下来,将温馨的场面永恒地定格在那一刻。现在那张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被三龙人悬挂在黎平县永从乡三龙侗族文化传承室的墙壁上,成为家乡侗族人的敬仰之物,也成为他们最引以为豪的纪念。

吴学桂在首都北京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侗族大歌的经历使其成为家乡的焦点人物,以至于1964年以来家乡贵州的各种重要表演活动都会向其伸出橄榄枝,邀请她来参加。1965年5月至1966年5月,吴学桂应邀在贵州省各地进行巡回演出。这是吴学桂从首都北京载誉归来以后回报家乡贵州的系列演出活动,这一系列演出活动又助推着吴学桂大火了一把,从而使得她在家乡贵州的声望更上一层楼。1967年1月,吴学桂加入了黎平县“乌木兰旗队”,主要为当时的建筑活动进行文艺演出。然而,由于当时 “文革”已经开始,三个月后,“乌木兰旗队”被迫解散。之后,吴学桂回到了老家三龙侗寨。“文革”期间,尽管没有表演侗族传统音乐的机会,但是吴学桂依然没有放弃对侗歌的喜爱,也会和村寨的姐妹们私下里演唱侗歌,她们的歌声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乐趣。

1978年“文革”结束后,各种传统文化包括传统音乐文化都开始恢复,三龙侗寨又开始允许演唱侗歌,停滞了将近10年的吴学桂和其他姐妹们立马投入到演唱侗族大歌的各种活动中。就像长久囚养在笼中的鸟儿一下子重返无比辽阔的自由天空一样,吴学桂终于再次感受到自由演唱侗歌的酣畅淋漓,一下子释放的心情别提有多么的畅快了。接下来,吴学桂与村寨的吴品仙等姐妹们再次回到自由演唱侗歌的轻松环境,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唱歌需要藏着掖着或者小声演唱,生怕被人发现。此时的她们想唱就唱,想怎样唱就怎样唱,不但不用怕别人看见,而且周围涌上来的人都是爱听侗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吴学桂与村寨的姐妹们组织了侗族大歌队,农忙时一起劳动,农闲时一起练歌和唱歌,大树下、山坡上、小溪边以及晚间篝火通明的鼓楼中,还有各种节日期间的娱乐活动上,都是演唱侗歌的重要场合,三龙侗寨时不时就会飘来她们天籁般的清亮歌声,响彻整个上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尽管三龙侗寨深闺山中,交通不便,但正是因为这里有了吴庭慧、吴学桂、吴品仙、吴志成这样优秀的侗族大歌歌师而遐迩闻名,吴学桂也因为演唱侗歌技术超群和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侗歌而声名远播,以至于近些年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踏访三龙侗寨和拜访吴学桂的人源源不断,络绎不绝,有各级政府的领导,有各类学者,有各地媒体记者,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普通游客,甚至有来自外国的学者。他们纷纷来到三龙侗寨,但是来访的目的却迥然有异。政府人员来这里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歌而调研,媒体记者来这里是为了寻找博人眼球的新奇信息资源,学者们来这里是为了学术研究,普通游客来这里是为了感受这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民风。总之,他们都是满意而来,而后又满意而归,有的甚至是满载而归。这就是三龙侗寨的无穷魅力,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吴学桂就生活在如此闻名的三龙村寨,拜访和邀请她的人或部门总是接连不断,络绎不绝。尤其是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吴学桂被各级部门邀请参加了一系列的文艺演出和比赛活动,也荣获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荣誉和奖励。譬如,吴学桂分别于2000年、2003年、2007年接连参加了“黎平·中国鼓楼文化艺术节”;2005年,吴学桂参加了黎平机场通航庆典的文艺演出;2003年8月,吴学桂跟随“三龙大歌队”到贵阳参加了“申报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论坛会”的侗族大歌展演。

在比赛获奖和荣誉获得方面,2001年,吴学桂和吴品仙、吴美芳、吴平香等老歌师组成的“三龙侗族大歌队”,参了加黎平县举办的“七一侗族大歌大奖赛”,荣获一等奖;2004年,吴学桂被贵阳“世纪风华旅游投资公司”聘为5年期限的“侗族音乐研究与传播指导教师”;2005年12月,吴学桂被黎平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侗族大歌歌师”;2007年,由吴学桂等歌师组成的“三龙侗族大歌队”参加“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暨黔东南州原生态歌舞大赛”,荣获一等奖;2008年,吴学桂等人组成的“侗族大歌队”参加遵义地区“圣地同欢”文艺演出,荣获侗族大歌一等奖;2010年,吴学桂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等等。

总之,吴学桂在这种接连不断地参加各类比赛和文艺演出活动的过程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演唱侗歌(尤其是侗族大歌)的技术更加的精益求精,而且她的经历也为侗歌的族群内部传承和外部社会性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对吴学桂的一生进行总结和划分,笔者认为,应该以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分界点较为合适,因为吴学桂2009年之前的社会行为主要是侗歌传播,而2009年之后的社会行为主要是侗歌传承。前者是在不同级别的舞台上完成的,一致向外,面对的接受对象多是族群之外的局外人,他们的社会身份千差万别,数量不计其数;后者是在自己的家乡完成的,一致向内,面对的接受对象一般都是族群内部的局内人,他们的社会身份不但比较单一,而且数量也较为有限。总体来看,两种社会行为一前一后,前后接续,共同构成了吴学桂非同寻常的完美艺术人生。

由上述已知,1960年之后,吴学桂就开始在各种外界力量的促使下走出了三龙侗寨,接连不断地穿梭于各类表演舞台,把侗歌(包括侗族大歌)从农村三龙唱到县城黎平,从黎平唱到黔东南州州府凯里,从凯里唱到省会贵阳,又从贵阳唱到了首都北京,最后甚至是通过各种文艺巡演的机会将侗歌辐射至我国的大江南北。与此同时,吴学桂演唱侗歌的接受对象。有家乡侗族的父老乡亲,有不同民族各行各业的普通民众,有地方政府领导,又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最后把侗歌推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面前。吴学桂就是这样通过被各种部门、组织机构邀请至不同级别的舞台演唱侗歌的良好机遇,把侗族音乐乃至于侗族文化逐渐地推向更加广阔的社会舞台,最后甚至传遍了祖国的神州大地。尤其是2009年侗族一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侗族音乐开始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制定和深入推广,2006年侗族大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吴学桂年龄的递增以及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她充分地认识到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侗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价值,同时也深切地意识到当前阶段培养侗族音乐传承人的重要性。可以说,此时的吴学桂已经进入到文化自觉的阶段,自觉地加入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侗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工作中。2011年,吴学桂被黎平县九龙小学聘为侗歌辅导员,每周的周一、周三和周五的课外活动期间,到学校教授孩子们演唱侗歌,让他们从小形成热爱家乡侗歌文化的良好习惯,从而主动地进行侗族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据了解,如今的三龙侗寨已经成立了“三龙侗歌队”,通过招收徒弟和举办侗歌培训班的形式,向学员传授侗歌与侗族音乐文化的各种知识和表演技能,目的是有效地推动侗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承。据说,近些年来,吴学桂参与的“三龙侗歌队”已经教授徒弟1000余人次,并取得了很好的传承效果。另外,笔者通过采访也了解到,当前周围村寨中找吴学桂学习演唱侗歌的人越来越多,较具代表者如妈保国、妈保云、妈安平、妈银飞、妈玉女、妈陪林和妈焕情等。作为侗族大歌省级传承人的吴学桂,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但凡有人找她请教侗歌演唱的事情,她从来都不会计较得失,总是倾囊相授,非常耐心地给予她们指导,直到对方彻底明白为止。据说,经吴学桂的悉心指导的很多徒弟,已经具备演唱和传承侗歌的能力。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2016年的一天,刚满70岁的吴学桂突然一下子病倒了,接连住了几次医院才算保住了性命。吴学桂出院以后,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她不但已经不能够方便地行走,而且精神状态也出现了很大问题,甚至一下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笔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现在的吴学桂已经不能够久坐,超过半个小时就得起身活动,否则就会有陷入全身瘫痪的危险。现在的吴学桂虽然思维还算清晰,但语言表达已经有严重的障碍,说起话来异常吃力。在身体每况愈下的状况之下,吴学桂不得不忍痛放下她一生所痴爱的侗歌,尽管她有多么心有不甘。笔者站在吴学桂老人的面前,看着她全身颤抖的痛苦表情,尤其是听到她说到的一句话“自己已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的时候,顿时让采访的课题主成员感到十分伤感。面对如此情景,笔者唯有遗憾。作为一名学者,笔者觉得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将吴学桂在侗歌方面所做的事情和贡献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下来,这可能是最能使得被记录者的心灵获得安慰的事情了。于是,笔者就将吴学桂一生所做的与侗歌相关的事情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才有了本文的诞生。

结 语

当前学界存在“大历史”和“小历史”的划分现象, 所谓“大历史”,是指“全局性的历史,比如改朝换代的历史,治乱兴衰的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典章制度的历史”①,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正史”。而“小历史”则指区域社会的历史,是指“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的、地方性的历史;也是那些‘常态的历史:日常的、生活经历的历史,喜怒哀乐的历史,社会惯制的历史等。”②然而,近几十年来,“小历史”之区域社会历史研究的价值越来越凸显,已经打破了“大历史”在传统史学领域的垄断局面,过去“正史”中仅仅记述“伟人史”的局面受到颠覆性的挑战,因为历史不是仅仅由伟人独自创造的,普通人也是历史创造的主体。尤其对于作为整体文化史重要组成部分的区域文化史或族群文化史的建构而言,如果缺失了文化承载主体传记史的书写,那么,区域文化史或族群文化史的构建将是不可能的。同时,我们所建构的整体文化史也将是不完整的。

作为贵州省较具代表性的侗族歌种类型,乃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侗族大歌乃至侗歌文化已经成为贵州省区域文化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在区域侗族文化史的建构中无疑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记述贵州的侗族音乐文化史不能缺少侗族大歌的历史,并且侗族大歌的历史也更应该成为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对象。

历史是由人及其所创造的事件构成的,因此,书写侗歌(尤其是侗族大歌)的历史就应该记录侗歌的承载主体——歌师的历史。吴学桂作为侗歌较具代表性的传承人,其一生所经历的与侗歌相关联的典型事件,已经成为整体侗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所记述的吴学桂与侗歌息息相关的典型事件在彰显其在侗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的同时,无疑也能够反映侗歌文化史乃至侗族音乐文化史的许多侧面。同时,笔者坚信,随着其他歌师传记史的不断挖掘和书写,侗歌文化史的“庐山真面目”将会逐渐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本篇責任编辑 何莲子

收稿日期:2019-12-03

基金项目:2019年凯里学院“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民族学”专项课题“贵州省侗族民间音乐艺人口述史研究”(YLXKJS0026)。

作者简介:王建朝(1979— ),男,硕士,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贵州凯里 556011);

刘成英(1969— ),女,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贵州凯里 55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