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考

2021-08-09郑培程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国有企业

郑培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及发展的背景下,想要进一步强化现代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重视、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对于企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占据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力量的国有企业而言,随着市场竞争环境逐渐激烈,造成影响财务内部控制的因素也不断增多。因此,为了有效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需要树立创新管理意识,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达到加强整体内部控制的目的。基于此,文章基于国有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梳理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日常运营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想要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是其必要手段。但是就当前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实行现状而言,依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从而对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产生阻力。因此,梳理分析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强化措施,对于提升企业竞争水平、有效应对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加强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优化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国有企业在实行财务内部控制过程中,需要对经营中各环节以及各部门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整合,从而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根据所获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识别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进行有效改善解决。同时,通过提升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各部门的实际发展状况,保障企业管理层根据各部门的经营现状科学合理的配置资金,从而有效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确保企业财务工作有效运行

第一,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合理规划财务部门的职责,促使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具体到个人,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第二,合理规范的设置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流程,一方面有助于各项财务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简化财务部门的工作流程;第三,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其他部门的工作效率。企业各部门在与财务部门进行工作交涉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从而有利于简化工作交涉的流程,提升各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强化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通过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企业能够根据此体系的内容形成完善的风险防范制度,从而有利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都处于可控制范围内。同时,企业通过对比各项财务数据、关注数据波动较大的数据信息判断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且将各项风险进行明确的主次区分,便于企业一旦出现风险时能够有效的开展风险管控工作,从而进一步梳理企业风险和实际效益之间的联系,促使企业急于寻求发展的机遇,继而最大化创造企业价值。

二、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内控意识薄弱化

目前,由于多数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结构和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对实行内部控制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导致财务工作人员并未正确认识到实行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一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出现问题,财务工作人员通常会独立处理问题,进而忽视了存货管理、应收、付账款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虽然多数国有企业内部具有较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但因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及具体流程实行,从而促使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形式化”,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效用,对国有企业自身的运营发展产生阻力。

(二)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

目前,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具有内部审计流程,但并未建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工作都由企业财务部门统一进行管理、负责开展。这样的实行方式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受到限制,等同于“自己审计自己”,进而无法规范、科学、合法的核查企业收支工作及各项经济活动,无法针对审计内容进行有效评价。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应用的重视程度较低,各部门的配合度不足,加之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素养较低,内部审计的手段、方式都存在滞后性,最终都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三)缺乏有效的风险意识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逐渐形成,使得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环境呈现出竞争激烈的形势,而企业在发展中所面对的外部风险问题也逐渐增加。由于多数国有企业的管理層思想理念过于陈旧化,自身风险意识薄弱化,例如部分企业的资金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应收账款的催缴不按时,大多情况都以银行借款作为主要依靠经营企业。然而银行借款的政策进行收紧,或者企业经济降低时,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致使引发破产可能。同时,过于依赖借款的方式无形中也会增加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

(四)信息沟通存在滞后性

保障信息沟通传递的时效性有助于国有企业及时预测风险,或者在风险发生初步阶段进行管控,从事后补救转换为提前预防。但是由于多数国有企业内部缺少有效的信息沟通系统,下层工作人员仅负责传递反馈相关情况,单向型的沟通方式往往会造成下层无法充分了解到控制程序的相关内容,进而影响执行力度,然而上层会因无法及时获取到相关信息,而无法有效识别出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五)内部控制体系权责不清晰,制度执行不到位

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内部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相应权责规划不清晰,工作分工缺乏合理性,并未设置合理有效的运行流程以及监管制度,在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找到责任人,企业内部控制仅存在与资料以及各相关制度上,并未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导致内部控制“形式化”。例如,某企业因为怕麻烦将支票与财务章交由一人管理、付款出纳也有一人负责,从而导致企业内部出现随意使用资金的情况。

猜你喜欢

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对策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现状综述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