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探讨

2021-08-09史道明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预算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史道明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新时代下的体制变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全方位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采取了全面预算管理模式,但是在实施这种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文章将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国有企业更加科学地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指标;预算控制;预算方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有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已经发展成为了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不只是面对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竞争,同时还需要面对企业内部的竞争。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規律,解决国有企业粗放管理的问题。政府在2000年就提出了国有企业应该全面实行全面预算的管理模式。2007年6月,国家正式颁发了《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该政策的落实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开始步入全面预算管理的新局面。截至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国有企业都按照国资委等相关机构的要求,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有的企业甚至建立起了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国有企业还是面临着比较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更好地促进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从而推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职能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全面预算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具有人本化、系统化及战略化的特点。对企业的现代管理起到了标准、协调地控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考核依据,也对企业的日常经营起到了规范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及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全面预算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通过相关指标来明确企业在某段时间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及其他发展目标,从而对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进行职责调整及控制,促进现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加全面协调发展。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

全面预算管理首先体现了企业在某个时期的发展目标、财务情况及经营效益。预算编制是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将企业的发展战略转化为经营计划,通过定量的模式将企业的发展目标按额分配到内部的各个部门。预算编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更好的事前控制,让企业事先对各项发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及分配,保证日常生活中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分析预算差异可以更加清楚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通过考核机制来保证预算管理内容的有效实施,同时通过对已经发生的教训进行总结,有助于对未来经济发展活动作好事后控制。全面预算采取定量分配的模式来确定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根据相关指标对每个工作岗位进考核,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实现有效的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可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核及激励等各个环节在规范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岗位的职责,从而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现代化、明确化及数量化发展。全面预算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企业经营成果预测,将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三、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存在问题分析

(一)预算编制和调整周期过长,预算指标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存在着数据管理不够科学,无法有效协同管理企业不同部门参与到预算管理中,从而出现了企业内部数据信息不对称性的问题。这些企业一般都没有建立起规范的预算科目,核算和预算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模式,产品分类方法也不够统一,从而导致分析口径千差万别,无法有效分析出问题所在。如有些国有企业在录入数据的时是采取手动录入模式,这种模式带来了极低的工作效率,而且非常容易出错。

在业务指标的设置上,存在比较大的缺失,一些关键指标没有受到重视,成本预算和费用预算质量偏低,导致资源无法合理分配,基础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有些企业甚至难以进行合并汇总预算,导致全面预算质量大大降低。

(二)预算编制方法单一

目前可以实施的全面预算方法种类繁多,其中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方法是比较先进的方法,很多民营企业也采取这些方法。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还是采取传统的预算方法,导致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等数据和实际落实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归根到底还是国有企业采取的全面预算方法过于单一。比如有些企业在计算年度销售收入预算的时候,采取的是增量预算的方法,主要是参考近几年企业的发展数据,从而计算出相应的增长率。但这个增长率和实际的经济水平没有多大的挂钩,指标的设置忽略了各项宏观经济因素,导致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缺乏预算控制

目前有些国有企业预算管理不全方面,只有部分业务才实施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目标经历了很长之间也没有落实到各子公司、各部门身上。企业内部有些部门或者员工无法充分理解上级领导预算目标的内涵,执行效果和预算目标存在巨大的差异。上级部门在制定了预算目标之后,也没有定时进行追踪,预算落实过程中缺乏有力的监管及预警管理。很多国有企业更多的是关注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日常经济过程中也没有及时调整相关内容,导致预算管理内容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被有效解决。对于上述现象来说,都是目前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预算控制缺失,这些都需要国有企业进行一一解决,从中发现影响预算执行效果的真正因素。

(四)考核体系不科学

预算考核是其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其对整个全面预算的不同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对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更好地总结,才可以更加精准地制定未来的预算工作。但是国有企业在预算考核的时候,存在考核方法过于统一,没有对不同主体进行分级考核,无法充分发挥考核机制的激励作用,导致员工的工作态度不够积极。而且有些国有企业的考核形式过于形式主义,有些管理人员甚至没有结合相应的考核指标来评判员工日常工作质量,全面预算难以实现闭环管理。

猜你喜欢

预算控制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关于商业银行全面成本管理的研究
中小企业控制活动问题的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可行性措施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