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域经济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

2021-08-09李保楼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21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

李保楼

摘要: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中,沟域经济作为新的途径,需要对山区功能进行定位调整,从而对山区产业进行有效融合, 并以沟域为基本单元,将农业种植、养殖、生态、 旅游、 民俗等发展集为一体,对区域经济进行有效创新。通过沟域经济的积极开展,能够促进城市及郊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文章就沟域经济机理及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山区经济;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山区交通以及城镇居民的收入,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所面对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物质生活普遍提高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也不断提高,因此对山区沟域的人文遗迹、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加强重视,进一步促进和带动山区产业的有效融合发展,借助现代农业和城市经济圈,对沟域发展途径进行积极探索。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作为首先提出沟域概念的地区,对山区农业区域经济、流域经济理论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相结合加大了研究力度,从而使沟域经济能够在农民收入增加、 政府与社会投入强化、 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

一、沟域及沟域经济概述

(一)沟域

沟域首先作为区域,主要指位于沟谷之中的、具有特殊地貌的空间范围。其通过沟长、 沟宽、 沟邦、 沟高或沟梁等一系列内涵对相对封闭的条带状区域进行构建,大多属于河流冲刷而成的地面集水区。根据相关研究,可以将其划分为: 基于海拔、基于集水面积、基于空间结构的各类型区域。另外从区域角度出发,沟域也是从山间沟谷区域向两侧,逐渐延伸发展, 借由两侧山脊的分界线而形成的相对闭合区域,通常山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主要集中在较宽的黄土台底处、大沟谷、河谷等较理想的村庄发展空间。另外从山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出发,可按照地貌类型将其划分以土地、村庄、其他产业经济活动等为主的相对封闭的区域。

(二)沟域经济

基于山区传统经济,沟域经济逐渐不断发展和演变,与以往的传统经济所不同的在于其经济理念,具有区域区段性、综合开放性以及生态性等特点,能够发挥各方力量进行统筹、协调经济、各要素整合、对发展进行引导以及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开发等作用。沟域经济还能在自然、 区位、人力结构、产业布局、政府导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断持续深入发展。在北京山区基于区域经济理论,对山区经济进行创新,对山区的沟域地理空间进行充分利用,从三产、人文、自然有效融合出发,合理规划田路、山水和乡村等要求,对具有地域特色,以及促进生产与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态进行构建。通过沟域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山区产业经济转变、农民收入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重要作用。

目前针对北京地区的沟域经济从不同角度对概念及内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中有学者认为其主要是以山区沟域为基础单元,区域经济形式能够实现种养殖业、生态修复、农业演变、民俗文化的有效融合;有的专家认为其主要对山区沟域进行充分利用, 借助地理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内聚变化,从而使山区经济快速发展得以实现,同时将沟域特色、人文资源以及地理等多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对一体化的供需链进行构建, 使生态经济效果有效增强;还有学者认为其主要是多产业融合的产业带,其中包括了沟域内的文化村庄、旅游景点、特色产品等、观光园区等多种经济元素。另外,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 通过统一合理规划沟域内的景观、环境、 产业、 村庄等,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进行建设,并且通过多点成线、以点带面、产业互动等模式,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

二、现阶段沟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一)评价沟域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针对沟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评价研究内容较少,通常沟域经济的发展战略采用SWOT 模型进行分析, 也有部分学者利用通过评价体系对沟域经济进行深入分析。以北京和西藏为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评价如下:

相关研究专家对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和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构建,并提出产业基础结构的纵深发展可通过加强产业关联度以及对农业多功能性的深入挖掘予以有效推动。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时,对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等相关指标进行选择,对沟域经济的相对隶属度和影响因子贡献率进行计算, 并对主观权重等重要条件进行充分考虑的情况下,通过互补理论的二元对比方法的运用,对主观权重相关值进行确定, 并利用级别特征值,对北京部分山区沟域经济的级别进行计算。 还可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对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沟域经济建设的成效进行有效评价。另外通过资源环境承载指数、生态弹性以及资源环境压力度等相关指标的运用,对沟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通过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模型进行搭建,为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西藏地区,沟域经济封闭现状已逐渐被打破,通过对各地区生态经济耦合度进行比较分析, 并对生态经济失衡较大的耦合度原因进行探究,进一步模拟计算耦合效益可以看出,沟域经济发展能够使当地农牧生态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也可利用相关软件,结合社会、生态和经济的相关系统耦合效益,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沟域经济进行分析;另外还可从综合角度出发,对沟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目前总体而言,对沟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广度和深度方面仍存在不足, 特别是可持续性及综合整体性评价研究较少。

(二)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沟域经济开发主要以各区域根据自身沟域分布和相关资源进行规划开发作为基本发展模式,通过因地制宜原则对沟域可持续经济体系进行构建,因此沟域经济发展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对路径进行优化。进一步分析经济要素的结构特点、耦合沟域生态、地域分异特征等,根据沟域经济协调程度进行沟域类型划分,对不同沟域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和探索。目前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 可将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劃分为:基于养殖业和林果的、基于特色民俗和自然风光的、基于深加工及生态种植的休闲文化、创意农业、特色体育为主的发展模式;根据推动力可划分为:观光旅游、沟域生态修复建设和再建型、现代农业带动的发展模式;按旅游特色可将其划分为特色产业、创意文化型、 自然风光原生态型、景区带动以及民俗旅游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如何借鉴南方发达地区发展模式探析
美国与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模式比较与分析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
对江西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