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与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1-08-09李红晔王朋
李红晔 王朋
摘 要:目的 研究不同西药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入的5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单双号形式分为对照组(尼莫地平)与研究组(加入吡拉西坦),各25例,对比治疗情况。结果 用药前,两组结果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MMSE评分为(26.9±2.7)分,ADL评分为(53.2±11.4)分;对照组分别为(21.4±2.9)分,(38.9±10.1)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率为12%,对照组为16%,两组患者组间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 在为脑梗死伴血管性痴呆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时,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效果,而且患者的认知能力与生活能力都得到有效增强,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性痴呆;尼莫地平;吡拉西坦;效果;不良症状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3-0192-03
血管性痴呆(VaD)是脑梗死常见并发症,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吡拉西坦是一种高效神经细胞保护和修复药物[2],联合用药可以有效干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病症,控制病情发展程度,保护患者脑部神经系统,促进患者智力和意识恢复速度和水平。文章为2019年4月~2019年10月选取的患者提供联合用药,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收入的50例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选取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9~73岁,平均(62.1±2.3)岁;痴呆程度:轻度18例,中度7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51~72岁,平均(60.7±1.9)岁;痴呆程度:轻度16例,中度9例。比较不同组别各项数据资料,结果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纳入病例经过影像检查与临床诊断后已确诊;②通过伦理协会审批;③对研究内容明确知悉。
排除标准:①纳入病例伴有精神疾病或伴有抑郁症;②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③对此次研究药物存在过敏症状。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选择尼莫地平(生产厂家: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品批号H46020242,药品规格30mg×30颗)。用药方式,口服,2颗/次,3次/d。
研究组加入吡拉西坦(生产厂家:北京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批号H13020684,药品规格0.4g/片×48片/盒。)用药方式,口服,2~4片/次,3次/d。
两组患者的观察期均为4个月。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量表(MMSE)进行认知评估,评价范围:27~30分,正常;21~26分,轻度认知障碍;10~20分,中度认知障碍;0~9分,重度认知障碍。其目的在于能够全面、正确地展现被测试者的智力状态与认知缺陷程度。选取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能力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进食、穿衣、洗澡、大小便控制、行走、上下楼梯等十项内容,分别记做6分、4分、2分,总分为60分,得分≥36分,代表可以自理;得分<36分,代表不能自理;分数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好。同时,记载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包括:心跳过快、面色潮红、恶心干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药前后MMSE评分与ADL评分
用药前,两组结果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不良症状
研究组中,不良症状3例,占12.0%,其中心跳过快1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干呕1例;对照组中,不良症状4例,占比16.0%,其中心跳过快1例,面色潮红2例,恶心干呕1例,组间比较无差异(χ2=3.295,P>0.05)。
3 讨论
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如偏瘫、肢体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3]。一般来讲,年龄越大脑梗死后出现痴呆症的概率越高,年龄越大痴呆症恢复的速度越慢,老年患者常见脑梗死后出现不可逆性痴呆病变。血管性痴呆是造成脑梗死后痴呆症的最主要因素,其概率高达80%~90%,而脑梗死后出现血管性痴呆的概率高达10%,并且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群体其发病率陡然增高。血管性痴呆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4],一般为脑梗死造成局部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改变而致病。当前临床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以尼莫地平为常规药物,但其治疗效果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血管性痴呆由于是患者脑部病变造成的[5],所以对其的治疗介入越早其治疗效果越好。血管性痴呆的一般临床症为情绪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尿失禁、行为障碍等[6]。因此,临床在治疗脑梗死后都会给予患者不同程度的神经修复、保护治疗。尼莫地平属于钙离子阻滞剂,是临床常用扩张血管、提升血液动力、改善心脑血管代谢的药物。用于血管性痴呆治疗缺少对神经细胞、脑细胞保护和修复作用。吡拉西坦属于γ-氨基丁酸衍生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提升患者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7],特别是对由于缺氧、缺血而造成的脑组织损伤、脑神经损伤、脑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吡拉西坦不会对患者产生药物依赖,几乎没有副作用。而且该药物还具有较强的药物选择性,可以有效作用于目标区域,并且不会对患者神经产生刺激[8],没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吡拉西坦与吡拉西坦联合用药无药物抵抗和冲突,可有效降低尼莫地平单一药物的用药量,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可以长期用药。
本研究结果表明,用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与ADL评分结果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MMSE评分为(26.9±2.7)分,ADL评分为(53.2±11.4)分;对照组分别为(21.4±2.9)分,(38.9±10.1)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率为12.0%,对照组为16.0%,两组患者组间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为脑梗死伴血管性痴呆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时,联合用药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用药效果,而且患者的认知能力与生活能力都得到有效增强,建议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楠楠,韩松.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2):57-58.
[2]王霞.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2):277-278.
[3]胡利芳,吴晗.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0):84-85.
[4]张喜凤.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9):179-180.
[5]杜继慧,杜敏珍.尼莫地平、吡拉西坦联合中药还少活络效灵汤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06(09):25-26.
[6]申冠洋,韩玉华,周海燕.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1):3908-3909.
[7]牛角.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16(09):89-90.
[8]丁智華.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临床效果及ADL,CDR评分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7(0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