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倍的认识”教学实录

2021-08-09许华庚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萝卜白萝卜红花

许华庚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0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感知几个几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概念,从而建立“几个几”就是所规定标准的几倍的数学模型。

2.通过动手操作与数形结合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几何直观、数学抽象与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爱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建立标准,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师:这个人,你认识吗?他是谁?

生:姚明。

师:真的是姚明吗?

生:真的是姚明。

师:看来姚明的粉丝还不少!恭喜你们!答对了!

生:“耶!”

师:姚明高不高?

生:高。

师:姚明真的高吗?

生:真的高。

师:请看课件,姚明还高吗?

生:哇,不高啦。

师:这个同学矮不矮?

生:矮。

师:真的矮吗?

生:真的矮。

师:真的吗?

生1:不矮。

生2:不高不矮……

师:请问?这个同学矮,他比许老师拿着的这个话筒还矮?他比许老师的翻页笔还矮?他比你们的课桌椅还矮?他比你们的课本的高度还矮?请问,你想提什么问题?

生1:要看这个同学和什么比。

生2:要看他和谁比。

生3:要确定比的标准。

师:同学们,说某个人高矮的时候,我们是要选定“参照标准”的,只有规定了“参照标准”(板书)之后,才能比出高矮,才能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板书),“比高矮”,属于“两者之间“比多、比少”的“相差关系”(板书)。

比如【出示课件】:

①以(2个白萝卜)为标准,

(红萝卜)比(白萝卜)(多?还是少?)

再如:②如果以(6个红萝卜)为标准,

(2个白萝卜)比(6个红萝卜)(多?还是少?)

2.转换角度,创新想象

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的“相差关系”学得还不错,许老师给你们再点个赞!如果老师现在要求你们不准用“比高矮”“比多少”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你能创造一个新词表示红萝卜与白萝卜间的另外一种关系吗?请将你的答案快速写在答题卡的背面。我们比一比,看谁写得快?

生:“倍”“倍数”。(教师统计并表扬)

师: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到要用“倍数”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你们太棒了!要知道:当你知道了自己从来不知道的东西时,你的发现跟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你们真是小小发明家。请同学们把掌声送给这几个小小发明家!

3.揭示课题,确立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看到课题,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

生1:倍数。

生2:一倍是多少。

生3:什么是倍?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倍”,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二、关注标准,探究新知

1.复习“几个几”

(1)以第一行的蓝色正方形作标准,

第二行有(3)个(2)。

(2)以3个红球为标准,

第二行里有(4)個(3)。

(3)以4只蓝蝴蝶为标准,

第二行里有(2)个(4)?

如果再加1份呢?如果再加2份呢?

2.建立“倍”的概念

其实,这个“倍”,就是我们原来学过的几个几的另外一种说法。像这样的4个2,3个3,4个3,3个4,我们就说成几个几。几个几,就是我们所“选定标准”的(几倍)。

3.规定“标准”,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倍”的概念

(1)教学例题1。

以“2个白萝卜”为标准,圈一圈

第二行里有(3)个2。

我们就说:(6个红萝卜)是(2个白萝卜)的(3)倍。

(2)尝试例题2。

以“5个红萝卜”为标准,圈一圈:

第二行里有(2)个5。

我们就说:(10个白萝卜)是(5个红萝卜)的(2)倍。

师:我们刚才是怎样说倍的?

生1:先确定标准,再以标准进行对比。

生1:先规定标准,有几个几,就是规定标准的几倍。

(3)总结用数学语言表达“倍”的数学模型。

在叙述“倍数”时,我们要先确定以“某个”为标准,再用圈一圈的方法,找出有几个那样的标准。根据“几个几”就是所选标准的几倍,我们就说,“某某某总数量”是选定标准“某某某数量”的“几倍”。

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

1.基本训练

(1)以(梨)为标准,圈一圈。

(10个苹果)是(2个梨)的(5)倍。

(2)以(2个红萝卜)为标准,圈一圈。

(8个白萝卜)是(2根胡萝卜)的(4)倍。

2.变式练习

抢答:都是以“绿花”为标准抢答各是几倍。

(1)(6朵红花)是 1朵绿花 的(  )倍

(2)(6朵红花)是 2朵绿花 的(  )倍

(3)(6朵红花)是 3朵绿花 的(  )倍

(4)现在(6朵红花)是 6朵绿花 的(  )倍。

师:第3小题究竟是0倍还是1倍?

生1:0倍。

生2:1倍。

生3:1倍(多数学生泛起疑惑的目光)。

师:为什么是1倍而不是0倍?

生4:因为6里面有1个6。

生5:因为用6÷6=1,所以(6朵红花)是6朵绿花的(1)倍。

师:你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用6÷6=1的算式来表达倍数关系,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3.拓展思维

为什么红花的总数量都是不变的6朵,而它们的倍数却一直在变化?

生1:因为绿花的数量变了,所以倍数也会变。

生2:因为标准变了,所以倍数也跟着变。

生3:作为标准的绿花数量不断增加,6朵红花与变化的绿花相比较的时候,倍数也就跟着变了。

师:你们不但善于观察、乐于表达,还说服了许老师,你们的思考大大超出了许老师的预判,许老师给你们点赞(全班大声喊出“耶”的欢呼声),和第三同学想法一样的同学向老师挥挥手,让我们为这个伟大的发现鼓掌和呐喊(“耶”)!看来这个“倍”不但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还可以用除法解决,真是太神奇了。下面我们接着看一看“倍”还有没有更神奇的地方!

四、灵活应用,继续提升

1.列举生活中的倍数,用作动作的方式表示一个数的倍数

(1)气场拍手歌。【插音频】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许老师也很高兴,唱:如果学会倍数你就拍拍手,××,如果学会倍数你就拍拍手××,如果学会倍数你也要跟着拍手吧,我们大家一起拍手表扬你××。

(2)你能拍出老师送你掌声的2倍夸夸自己吗?

2.抽象生活中的倍数,用数学符号的方式表示一个数的倍数

(1)如果老师把奖你掌声用×× ×××表示,你能画出老师奖励你掌声的3倍吗?

(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倍数关系”,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挑战“倍数”的新的表示方法吗?(出示课件)

题目:小明有2颗糖,(我的糖)是(小明)的3倍。

生1:(展示学生的表示的方法)。

生N:展示学生用线段图的表示(把掌声送给他)。

师:如果老师把糖果的数量增加、增加、再增加,你还繼续用化糖果的方法表示吗?怎么表示最好?

3.抽象生活中的倍数,用线段图的方式表示一个数的倍数

(教师课件展示)

小结:是呀,如果小明不是有2颗糖,而是有20颗糖、200颗糖、2000颗糖,我们是要花很多很多时间去画糖果图形的,当有更多更多的糖果时,我们就无法画出那么多糖果图形,还是用线段图来表示最简单、最直观。看来呀这个“倍”的表示方法还真是神奇,我们为神奇的线段图表示方法而喝彩,大声喊出“线段图表示方法就是好,好!好!好!”。

五、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交流分享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和“倍”结下了深深的友谊,那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把你这节课学到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吧!(略)

2.感受分数(标注量多,总数量少)

如果老师把黑板上的红萝卜减少、减少、再减少,减少到只剩下1个红萝卜,但是仍然以2个白萝卜位标准,请问:1个红萝卜是2个白萝卜的多少?(引导学生感知二分之一)1个红萝卜是2个白萝卜的两份中的一份,即二分之一。

小结:我们除了可以定多的为标准,也可以定少为标准,这将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逐步来体会。

3.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如果以蛋糕的个数为标准,

则:橙汁的杯数是蛋糕个数的( )。

猜你喜欢

红萝卜白萝卜红花
对应:小小萝卜头
采集白萝卜
我爱白萝卜
红花鳍,白鳍豚
树洞里的歌声
天堂在天上
两种萝卜
白萝卜汁漱口治口腔溃疡方真神了
阿桃历险记之红萝卜和狼
红花行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