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北地区最大空中综合交通枢纽
2021-08-09苏维
苏维
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西安老机场已难以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且没有扩建空间。经过多次调研和协商,原中国民航总局和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对机场进行搬迁。
作为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西安咸阳机场投资3.7亿元,占地7343.6亩,于1987年8月20日动工。1991年12月10日,西安航空港咸阳机场举行隆重的落成典礼和通航仪式。1995年8月16日,原中国民航总局作出批复,正式命名新机场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00年8月,该机场二期工程开始建设,2003年9月16日完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5亿元,建成了T2航站楼,可保证旅客年吞吐量达1000万人次;至2012年5月3日,T3航站楼也开始使用。2020年7月22日,机场三期扩建破土动工,标志着陕西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民航工程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北方第二大机场、十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国内航线通达性全国第一,国际航线网络初具规模,中转业务量和比例全国领先。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年完成起降航班32.97万架次,345条航线可通达161个国内城市和50个国际城市,其中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个、城市20个。2020年,全球民航机场客运吞吐量排名榜单中,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以3108万次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1位,与2019年的排名相比上升了29个位次;并再次入围全球机场四十强,位列全国第八。航班正常率、客运增长率、航班量增长率全国第一,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网络格局,搭建起了西安乃至陕西融入世界、开放发展的航空大通道。
2018年4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正式批复设立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这是继郑州、青岛、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贵阳、杭州、宁波之后,由国家层面批复的又一个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安空港新城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临空特色,大力发展临空经济。目前已有东航、深航、川航等14家航空公司总部及多个临空导向型企业项目先后落地,初步形成了包括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运输在内的临空经济全产业链,临空经济产值突破110亿元。
2020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年货邮吞吐量达37.63万吨,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全年新开及加密7条全货运航线,新开通达卡、阿拉木图、法兰克福等国际货运航点和临时包机160余班,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35条,通达全球11个国家、30个主要枢纽城市。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核心的跨区域、集群化运营管理模式已经形成,空港新城“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航空枢纽优势正在加速显现,“空中丝绸之路”正成为大西安汇聚国际元素、开展国际交往最普遍和最快捷的首选通道。
随着第五航权的开放和加入世界自由区组织等政策利好的落地,空港新城“自贸+保税+临空+口岸+跨境”等叠加优势愈发凸显并充分释放,为空港新城开通更多国内外客货运航线带来新机遇,为聚力发展“三个经济”提供新动能。未来,三期工程建成投运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东西航站区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将以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快捷的空中通道、更加优质的特色服务,加快构建“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空枢纽,成为助力陕西“三个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为推进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