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景区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2021-08-09唐小婷张协奎
唐小婷 张协奎
【摘 要】景区作为旅游业运转的重要一环,景区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能为景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设期、运营期成本控制方案,避免无效投资导致的经营压力过大、景区破产情况。论文以Y景区项目为研究对象,对景区建设的成本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一套“成本-进度-效益三角”理论,并以此理论指导Y景区项目管理的研究。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ourism operation, cost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projects can provide valuable cost control schemes in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operation period for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so as to avoid excessive operating pressure and bankruptcy caused by ineffective investm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project of Y scenic spo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udies the cost management of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puts forward a set of "cost-schedule-benefit triangle" theory, and guides the research o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f Y scenic spot with this theory.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管理;景区建设
【Keywords】project management; cost management;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中圖分类号】F59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6-0028-02
1 引言
作为旅游产业的供应端,旅游景区的开发并不如其他行业一般,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门槛较高。其投资特点是重资产投资,前期投资额度巨大,修建工期漫长,工程复杂且涵盖面广,投资回报年限长而且未来收益受商业模式及景区资源影响较大。
2 Y景区项目现状
Y景区于2013年12月开发,景区规划建设面积11000亩、规划总投资6.3亿元。景区开发初期聘请公司做总体规划,截至2020年,Y景区的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较大。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差异较大,计划进度中许多建设项目未完成。综合成本-进度来看,实际建设严重落后于计划要求。计划效益与实际效益差异较大,实际收益不如计划收益。其原因在于:成本管理缺乏成本管理机制、成本的规划方法不合理以及财务核算方式不合理、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解决以上问题的措施就是建立成本管理机制、建立成本管理方法。
3 “成本-进度-质量三角形”理论
景区建设项目与工程建设项目不同,景区通常边建设边运营,因此,景区建设需要达到3个目的:
第一,保证景区建设的成本-进度要求。
第二,保证景区项目的经济效益,达到边建设边产生经济收入的目的。
第三,分别按吃、住、行、游、购、娱的顺序来设置科学的景区项目建设顺序。
为满足这3个目的,景区建设需要构建独特的成本管理理念,即“成本-进度-质量三角形”理论(见图1),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第一,项目分类。
为保证建设的一般施工顺序,先将景区建设所涉及的建设项目划分为前期工程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项目、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其他建设项目。
然后将各阶段项目产生的成本进行划分,如建设初期的前期工程成本,产生成本按施工建设顺序进行归类。
第二,项目性质分类。
对已经按施工顺序划分好的项目再按可调整与不可调整进行划分。例如,前期工程项目必然发生项目,属于不可调整项目,其产生的成本为不可调整成本,受成本计划中的成本-进度计划限制。例如,旅游景区建设项目中的综合服务区建设内容包括景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大鼓广场、民俗广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等,其中,民俗广场、少数民族民俗博物馆是否要投建以及先投建哪个项目可以进行调整,属于可调整项目,这类项目产生的成本则属于可调整成本。
第三,景区建设成本管理措施。
基于上一步已划分好的可调整项目与不可调整项目,不同的管理措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所以根据不同的类型使用更适合的管理措施。可调整项目需要进行效益分析,发现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发现游客真正需要什么项目,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哪个项目先投建,哪个项目后投建,哪个项目不投建,最终调整此类项目的成本-进度计划,向公司提出项目变动请求,更新项目管理计划,让计划中的成本、进度都完成调整,然后再更新项目文档,把积累的经验记录到组织流程资产中。对于不可调整项目则仍采用原成本管理手段,保证其与成本-进度计划一致。
4 保障措施
4.1 采用景区项目建设顺序决策方法
景区项目建设顺序决策属于建设项目的比选过程,景区建设项目按建设顺序分为前期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旅游景区建设工程。前期工程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均是为保证景区运营而必备的建设内容,因此,景区项目建设顺序决策主要考核的是旅游景区建设工程。
其建设顺序的确定需要考核的经济效益指标包括以下几个: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获利指数。当净现值大于0、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且获利指数大于1时,则意味着这些项目都能满足经济效益指标要求,属于有必要建设项目且建设顺序为向前排序,若有一项经济效益指标不能达到上述标准,即为非必要建设项目,在同时考虑游客需求以及景区评级要求后,即可排除无需建设项目,然后再将满足程度较高的项目建设顺序向后排序。
4.2 继续优化职能要求
在成本管理控制阶段,需要各部门共同进行工作分解结构,并将分解好的任务按照责任矩阵分配到各个部门乃至各个人,使成本控制不再是总体目标,而是个人目标,做好精细化管理,对每一阶段任务施工所需要的资源进行核算与管理,不再将工程部、景观部等各部门按部门进行职能类月度工资核算,而是以每人的单位工时进行计算,分解到每个任务需要的工时与工期,将人力资源作为重要资源进行控制,各部门的考核落实也将按计划完成任务、满足工程质量作为绩效指标,從制度上控制成本。
4.3 优化组织结构
要使未来的Y项目的成本管理得以实现,需要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组织。对于目前现有的Y景区组织结构而言,需要优化组织结构,在财务部设专门的成本管理人员,进行成本管理、会计核算与计划管理,总经理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与其他部门时时沟通,每次出现项目建设中需要协调配合的工作,都需要其他部门以工程部与景观部的建设工作为重心,为成本管理提供组织管理框架。
总经理与成本管理人员需要共同为建设项目提出有效的决策方案。针对建设项目,不仅仅只是工程部、景观部来决定建设内容,而是需要建设项目决策层,由营销部、客服部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客户数据,分析游客所偏好的活动,然后再分析为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建设什么类型的基础设施以满足需求。由营销部配合总经理考察周边景区市场,判断其他景区建设项目,预测同类型项目在周边市场的未来数量,以判断未来市场饱和度,然后再由所有部门进行可行性分析与必要性分析,由成本管理人员、工程部、景观部、财务部、客服部共同计算项目建设的投资收益率,重新编制审定合适的商业计划书并产生高效率的成本-计划进度方案。
4.4 设立项目变动体系
设立项目变动体系,基于需要进行项目顺序更改的项目决策属于项目范围变动,需要建立项目变动申请体系,包括从开始申请变动请求到审核变动申请,再到更新全项目计划。
建设好资源管理计划并且进行多层次的详细工作分解结构,输出成本-计划进度,使用如project等项目管理软件进行成本管理,再联合智慧工地软件,将项目任务实时进度及时上报,连接财务管理软件进行成本归集与分析,最终实现有效的挣值管理。
5 结语
近年来,旅游景区的建设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景区的工程项目因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面的工程建设内容且属于边建设边运营的项目,其项目建设涵盖基础设施、游乐项目、园林绿化、户外道路、农业种植等。因此,关注景区项目的项目管理与成本管理,对于投资者在建设景区与选择景区建设内容上有指导作用。基于“成本-进度-效益三角形”理论,首先对项目分类,然后再对项目的性质分类,最后不同性质的项目采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措施。本文为日后景区建设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对进一步提高景区项目实施的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邵俊.探析旅游景观建筑的项目管理模式[J].房地产导刊,2016(24):12-17.
【2】李洪军,张春燕.旅游项目工期与成本目标的控制与协调分析机[J].价值工程,2015(01):103-104.
【3】王超.旅游地产开发全程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15.
【4】李双录,王春福.论旅游管理的项目控制[J].山西建筑,2012,28(6):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