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下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情境阅读
2021-08-09赵文萱
赵文萱
摘 要 文旅融合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阅读服务打开了新思路,论文通过探索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活动的相关案例,从情境建构理论着手,以金陵图书馆“诗游南京”的设计和实施来说明情境阅读的具体应用,以此促进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深度阅读,提升服务质量。
关键词 文旅融合 地方文献 情境阅读
分类号 G252.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6.005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has opened up a new idea for the reading service of local literature in public libraries. By exploring the relevant cases of local literature reading activities in public libraries, starting from the context construction theor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context reading with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etry Tour Nanjing” in Jinling Library, so as to promote the in-depth reading of local literature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quality.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Local collections. Context reading.
2018年4月,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正式合并,文旅融合也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新高度。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被誉为“诗与远方”的结合[1]。公共图书馆作为从事公共文化事业的单位,是保存、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场所。在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应建立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文旅融合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探索“文化+旅游”的最佳契合点,并以此突破传统思路,充分发掘最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地方文献的潜在价值,引导并促进阅读,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同时提高文化自信,取得“1+1﹥2”的叠加效应。本文以金陵图书馆文旅阅读品牌活动“诗游南京”为例,探讨情境阅读在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服务中的应用。
1 情境建构与情境阅读
情境即情景,境地。情境建构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 脱离情境的学习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故强调真实的学习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情境学习理论表明,学习不能脱离情境, 学习在本质上是情境的, 并由其所发生的情境所构成, 情境决定了学习的内容与性质[2] 。
情境建构常用于教学中,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以实践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要尽可能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进行。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对情境教学定义如下:“情境教学是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3]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情境是情境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发生的载体。而情境首先是知识的情境性,知识是具体的、动态的、随情境而生的概念,其次是学习行为的情境性, 知识构建的关键是个体参与实践[4]。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即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自我积极建构的;社会互动对于建构过程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的社会互动和不同的社会经验会使建构的知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建构过程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情境是经验建构的土壤[5]。
情境阅读即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情境建构理论,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丰富的阅读情境可以引发读者的情感体验,推动阅读认知活动的进行。在“情”与“境”的合力中,阅读的过程即是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的过程,通过形象—情感—想象的联结及互动推动建构的发生,改变以往封闭式的阅读氛围,变被动阅读为自我需要。
2 地方文献与情境阅读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记载了一定区域内自然、社会和人群存在,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并具有“一地之百科”的丰富内涵和“原汁原味”不可替代的独有特色[6]。正因为地方文献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故对这些“文化之矿”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既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让广大读者更加关注这些卷帙浩繁的“文化宝藏”,唤起阅读兴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地方文献让我们去关注、寻找、保护那些蕴含历史价值的地方特色景观和文物遗迹,为真实情境的构建提供丰富的文化支撑和历史价值,构成地方文献阅读独特的吸引力。情境阅读则有利于地方文献的深度解读,依托景区自然资源,还原或创建文献中真实的背景,带着对知识的渴求让阅读在自然场景中发生,对此景此地背后的故事和内涵产生阅读动机,充分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唤起已有阅读经验,进而促使读者查阅大量相关地方文献资料。通过接受情境的反馈和他人的启示,构建新的认知系统,将零碎的阅读知识迁移提升,强化地域特色文化。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情境阅读与地方文献开发的结合,是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是文化与阅读的融合,是真切情感的体验,两者密不可分。
3 文旅融合下的情境阅读实践研究
情境阅读符合当前文旅融合新趋势,全国众多公共图书馆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文旅融合阅读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3.1 “景点+图书馆”情境模式
在公园或景区内打造阅读新亮点。2019年,武汉16家公共图书馆在旅游景点举办“阅读马拉松”接力活动,将“一馆一品”阅读推广活动与旅游景点紧密融合,并发布了一款线上小程序,以手绘地图的形式,展示全市16家市、区公共图书馆馆貌及精选的旅游景点,集纳“文旅地图”“全市市区公共图书馆活动链接”“一馆一品展示+图书推荐的分享海报”等功能[7]。
3.2 “读行结合”情境模式
2020年4月23日,广西图书馆启动“走读广西”文化体验自驾活动,以自驾游的形式,让阅读爱好者与旅游爱好者携手走进自然美景中,在行程中聆听历史教授讲解历史渊源,与摄影专家交流摄影技巧。宁波市图书馆打造了“读行天下”文化沙龙品牌,把讲堂文化和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在“读”中“行”,在“行”中“读”[8]。上海嘉定区图书馆将文旅深度融合拓展至馆外,形成了“微阅读·行走”的文旅活动[9] 。国家图书馆倡导“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的理念,自2011年开始,率先推出了“阅读之旅”等一系列研学旅游服务项目,集阅读、旅行、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为一体,促进深度阅读[10]。
3.3 “主题图书馆”情境模式
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发图书馆的旅游休闲功能,打造民宿图书馆、网红图书馆等主题图书馆,吸引游人走进图书馆。2016年,浙江省桐庐县在高端民宿建成了第一座乡村生活书吧,书吧借阅设施齐全,布置清新、舒适。游客在木质靠椅上坐下来,清茶一杯、书卷在手,何等悠闲惬意[11]。2019年11月12日,中国最美图书馆——“晓书馆”在南京老城南产业园开馆。南京晓书馆是全国第二座晓书馆,选址于南京明城墙下,以明城墙为灵感改造设计,把“一城、二马道、三瓮城、四城门”等意象隱藏在南京晓书馆的空间中,具象成“文化客厅”“文化花园”“城墙阅读区”“文化织台”“绘本角”等功能[12]。
以上分析表明,情境阅读对图书馆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应把控好“文”与“旅”的尺度,阅读活动注重读者的身心特点,充分考虑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与地方旅游元素的结合,注重互动性与延续性,真正凸显“文旅”这一特征。
4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读活动案例——金陵图书馆“诗游南京 ”
金陵图书馆致力于地方文献内容特色化、载体电子化,根据读者需要,多层次、多形式地建立完整收藏体系,分类编排,便于读者检索查阅和研究参考,并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手段,收藏有《南京明城墙》 《南京民国建筑专辑》《南京诗文集》 《南京地方志》《南京云锦》《金陵明韵》等特色专题数据库,唤起南京的文化记忆,再现历史场景。
由于地方文献浩如烟海,晦涩难懂,学科交叉渗透,所以读者往往“望而却步”,导致利用率不高。但是,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让地方文献的阅读活动打开了新局面,文因景成,景因文传,因地制宜利用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将地方文献生活化、简单化、场景化。
情境阅读的首要步骤是确定主题,创设主题情境,对阅读知识背景进行构建。把读者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通过亲身参与、内化、吸收,激发阅读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寓阅读内容于实物景观之中,不断强化读者的阅读动机。整个活动可以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将真切情感的体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在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基础上,对不同体裁的地方文献进行整理、对照、拼接,制作活动学习单,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阅读过程。
4.1 主题的设计
南京,古称金陵、白下、石头城等,自古人文荟萃,物产丰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建成和开发较早的城市,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也是江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金陵图书馆“诗游远方”活动倡导在行走中阅读南京,深度解读其历史文化,以家庭为单位,依据不同节气,从地方文献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景观,于2019年上半年每月推出两期主题活动,具体活动主题可见表1。
4.2 活动实施:以“吴敬梓故居及桃叶渡”为例
4.2.1 活动准备
吴敬梓故居位于南京清溪河与秦淮河交界处,毗邻古桃叶渡,本次活动让读者走进吴敬梓故居及桃叶渡,并从馆藏书籍《秦淮河史话》《吴敬梓研究》《南京诗词》等书中选取相关内容制作阅读学习单(示例见表2)。
4.2.2 情境阅读实施
活动开展正值白露时节,老师带领孩子来到吴敬梓纪念馆,纪念馆里珍藏了众多吴氏家珍、名家著述和名人字画,孩子们一边参观一边听老师讲述吴敬梓的生平故事,从继承万贯家财到千金散尽,最后在困苦生活中成就了名篇《儒林外史》。结合传统二十四节气特征,选取文献里的字、诗词、古文段落、背景故事等,告诉读者这里有什么,该去看什么,用诗词引导读者去感受什么。活动老师讲述了吴敬梓的“吴”的本字及演变过程,从吴敬梓的诗词说到他的小说,并带领孩子们一起赏析了他的诗词《秣陵关》《桃叶渡》。在桃叶渡的渡口,老师指着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述说这里曾经的灯火辉煌、留下的优美诗句和生动的民间传说。孩子们身临其境,摆脱了枯燥的阅读模式,在行走中学习。在活动中利用任务式、体验式、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方法互动解说,进行扩展分类储存,让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动,寻找探索和总结思考。最后启发读者去阅读相关地方文献,对文化加深理解并内化于心,同时鼓励家长陪同孩子以家庭方式参与阅读活动,拓宽家长们教育视野, 陪伴孩子学习文化,一起成长。
4.2.3 地方文献阅读推荐
根据本期主题,推荐读者们进一步阅读馆藏地方文献经典书目:薛冰的《家住六朝烟水间》。本书是作者关于南京文化的随笔作品集,收入“一代宏图开建业”“雄才伟略建明都”“金陵景物图咏”“秦淮溯源”“桨声灯影”等35篇。刘兆林所著的吴敬梓个人传记《儒林怪杰:吴敬梓传》和高安宁的《千秋风雅:秦淮河》,以享誉海内外的秦淮河为主线,撷取“十里秦淮”及其两岸最具代表性的21个自然人文地标连缀成书,表现了秦淮河的千秋神采和文人气度,讲述了秦淮河的成语典故和民间传说。推荐读者访问浏览馆藏数字资源《南京诗文集》,古典诗文中南京的出镜率很高,且大多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带领读者领略古今诗文中的南京城所散发的魅力。
活动之后组建微信群,收集读者阅读反馈信息。读者自发借阅地方文献代表书籍,使得图书馆地方文献借阅率和数字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正如一位参加了整个系列活动的读者所说:“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我了解了这座城市,也让我真正读懂了一本书,并爱上了读书。”
5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情境阅读实施策略
基于活动的总结和启示,我们认为图书馆应积极尝试融合新技术、新理念,探索地方文献阅读服务新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以地方文献为引领的阅读新模式, 充分发挥了地方文献的作用和价值。在情境建构主义视域下,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三者关系也发生了根本转变,故在践行情境阅读模式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5.1 丰富情境建构形式
图书馆将文化与地域视角相结合统一,可以拓宽思路,探索阅读活动新模式——体验型情境阅读和活动型情境阅读。体验型情境阅读是通过开发文化景观和节庆活动等特色地方资源,展示文化赋予山水楼台的独特精神内涵,以图书馆为载体,将图书馆用餐饮、酒店、民宿等形式进行创意改造,让读者沉浸其中体验地方文化。活动型情境阅读则是在保留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迎合读者的需求,开发文化路线。文化线路具有很大的潜力,鼓励读者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将地方文化串联起来,激活地方文献,还提供了交流融合的平台,促进了文旅发展。
5.2 创设有价值的情境
情境阅读需要以“情境”为载体,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提炼出地方文化的核心主题。而情境的创设,需要充分开发和利用馆藏资源,进行文献筛选、补充、整合。借助“背景”创设阅读情境,其中包括作者、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等,把文献资源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连点成线,精巧设计,找出体现地方特色的实物或场景,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超越已有知识经验,有效激发读者的想像与思考,获得思维的碰撞。总之,有意义的情境来源于地方文献,具备形象生动、激发情感、问题意识强、具有生命力等特征。
5.3 培养专家型馆员
馆员是情境阅读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也是地方文献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此馆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理论素养和技能技巧,经过鉴别、积累和整体构思,明确阅读目标,关注读者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并预测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达到的阅读效果,使读者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探索、深刻理解。馆员还需具备一定的驾驭和调控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馆员与读者实现双向互动,通过馆员生动形象的语音表达,读者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阅读,让“苦读”变为“乐读”,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动机,满足读者的体验需求。
5.4 促进自主阅读
情境阅读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读者在活动参与中打破传统阅读习惯和模式,增强了阅读主动性,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读者是阅读活动的中心,馆员是建构知识的引导者,在情境建构主义指导下,通过对环境和文化的直接体验,读者在求知欲望的激励下自主设定目标来引导自己、发展自己,由被动接受者转向自主阅读者,由旁观者转向参与者,让阅读在出自内心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望中成为一种乐在其中的享受。
5.5 制作阅读活动档案袋
图书馆可以为参加活动的读者分别建立阅读活动档案袋,包括每次阅读活动的主题、地点、阅读书籍的名称、阅读时间、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等,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从参与互动程度、综合阅读情况、管理服务情况等多个维度对阅读的质量进行量化,记录每个读者的阅读轨迹和经历,反映其在阅读中的成功体验和进步,并给予及时鼓励,促进读者阅读和反思,同时这也是对阅读活动效果的最好反馈,有利于活动的总结与完善。
6 结语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谋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公共图书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挖掘推广地方文献,必将对整个文旅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而情境阅读模式对地方文献阅读服务有着显著意义和效果,所以图书馆应当致力于地方文献阅读的创新推广,推进文旅融合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EB/OL]. [2018-12-17].https://www.mct.gov.cn/whzx/whyw/201804/t20180408_831748.html.
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7.
陈秋怡.情境学习理论文献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39-40.
杨柳.情境学习视域下教师胜任力提升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5,28(5):47-51.
李翠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初中音乐情境教学[J].艺术素养教育,2018(28):158-159.
杨玉麟,屈义华.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2-75.
图书馆+公园,中青报向全国推介武汉文旅融合模式[EB/OL]. [2019-08-16].https://www.sohu.com/a/334273572_120209979.
徐益波,毛婕.打造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宁波样本”:宁波市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实践探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9):11-12.
王世伟 .关于公共图书馆文旅深度融合的思考[J].新理念、新思潮、新视野论坛,2019(2):5-6.
鄢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典型实践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9(1):111-114.
创新文旅融合,推进桐庐乡村生活吧建设[EB/OL].[2019-07-11].https://www.sohu.com/a/326081949_120209852.
南京曉书馆今起免费开放[EB/OL].[2019-11-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9958763358350661&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