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在特殊时期的线上应急服务研究

2021-08-09钱海钢

新世纪图书馆 2021年6期
关键词:小程序朗读图书馆

钱海钢

摘 要 疫情期间阅读变得尤其重要,为了能使图书馆在此期间继续发挥公共服务的能力,本文研究一个提供线上服务的方式为图书馆提供线上应急服务提供借鉴。利用微信社交特性和小程序的特殊能力展开线上朗读活动应用的研发,包括设计思路、关键方法和技术、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完成了作品采集、作品展示、作品管理、读者互动等的功能。通过一段时期的运行表明该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图书馆克服时空限制,开展高质量、泛在化的应急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 小程序 应急服务 朗读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6.010

Abstract Reading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during the epidemic period. In order to enable the library to continue to play its public service ability during this period, this paper studies a way to provide online service,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library to provide online emergency service. Using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Wechat and the special ability of small programs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online read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design ideas, key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mai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ed the functions of work collection, work display, work management, reader interaction, etc. Through a period of operation, it shows that the service mod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library to overcome the space-time constraints and carry out high-quality, ubiquitous emergency services.

KeywordsLibrary. Mini-program. Emergency service. Reading.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居家隔离、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使得常规的公共服务受到影响,人们不能再像往常一样前往公共场所,很多线下活动被暂停。公共服务能够满足民众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需求,而图书馆恰好是提供精神文明生活享受的公共服务场所,民众可以从阅读中获得收益和享受。

1 小程序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

1.1 图书馆线上应急服务的必要性

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第一时间采取了闭馆措施,停止了一切线下读者服务,直到7月份还未恢复全面开放。武汉方舱医院的“读书哥”一夜走红网络,是因为他在确诊后,在医院嘈杂纷繁的环境下还保持着健康良好的心态捧起书本阅读。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所以能看得更通透,更长远,更容易从眼前纷乱的状况中看到希望[1]。因此,对于个人来讲,疫情期间的阅读变得尤其重要,图书馆在这个时候应该快速启动应急机制,为民众提供不同形式的公共服务。“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传统的线下服务无法开展,便开展线上服务,依托发达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平台,把线下服务转化成线上服务。

1.2 小程序应用的优势

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和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用户在使用某种应用时,只需要扫一扫或搜一下就可使用且“用完即走”。2019年小程序日活跃量突破3亿,相较2018年,用户人均使用小程序的数量翻番,增长了98%,用户使用小程序的时间也越来越多[2]。微信小程序丰富的多媒体、社交功能为在这一特殊时期应急线上服务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小程序应用的优势具体有以下三方面。

(1)开发成本较低。若以HTML5 web开发朗读服务项目,我们需要结合考虑开发工具(vscode、Atom等)、前端框架(Angular、react等)、模块管理工具(Webpack、Browserify等)、任务管理工具(Grunt、Gulp等)、UI库选择、接口调用工具(ajax、Fetch Api等)、浏览器兼容性等等。而微信提供了统一的开发工具,规范了开发标准,所以开发者只需要专注写代码,而且可以随意调用微信开发里的API,无须担心浏览器的兼容性等问题。综上,小程序的开发成本比以往的HTML5开发的web成本低很多。

(2)系统权限较大。微信能获取到更多的系统权限,如网络通信状态、数据缓存能力等,这些系统级权限都能与微信小程序无缝衔接。这也就是官方宣称的拥有Native App的流暢性能,而HTML5 web应用无法获取这么多的系统权限。

(3)用户体验。当我们打开一个HTML5页面时,实际上就是打开一个Web网页,而网页在浏览时,需要在浏览器中进行渲染,这个过程叫做加载,无论加载的时间长还是短,都会给用户一种“卡”或者“不灵敏”的感觉。小程序是微信内的云端应用,通过Web Socket双向通信(保证无需刷新即时通信)、本地缓存(图片与UI本地缓存降低与服务器交互延时)及微信底层技术优化实现了小程序接近原生App的体验。因此,用户在使用小程序时,同等网络条件下几乎不用等待,可以像操作普通App一样流畅。综上,无疑小程序的使用体验更好,更受用户喜爱。

2 小程序在图书馆应用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关于小程序在图书馆应用研究领域的文章共有49篇,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探讨小程序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和可行性。其中,尹明章等[3]阐述了小程序在开发高校O2O图书共享平台的可行性并通过实践展现了小程序的优势。王天泥[4]认为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小程序有很高的契合度,小程序能为图书馆提供一个新的服务模式,如馆藏检索、借阅查询、书刊续借等内容。陈和等[5]以厦门大学机构知识库微信小程序为例介绍了业务功能特点及其在知识库服务中存在的局限性。刘燕[6]探讨了小程序在图书馆文创产品服务运营的可能应用。陈俊杰等[7]阐述了小程序在搭建图书馆办公移动化中的可行性。阳玉堃等[8]探讨了小程序在图书馆应用的具体战略对策。张毅[9]阐述了小程序在座位管理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是对小程序应用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给出评价和建议。其中,刘鋆[10]研究分析了校图书馆小程序的使用体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方案,以期能够为读者用户提供更快捷、优质的服务。芦晓红[11]探讨了小程序应用在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同时对小程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陈冬玲[12]在新媒体注册规范化、新媒体理念常态化、新媒体推广专业化三个方面建议图书馆在建设使用小程序的过程中要注意改进。严栋[13]对我国图书馆小程序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分析了现存问题,同时对如何解决现存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推动小程序在图书馆的应用发展。

三是通过开发小程序解决了某些实际问题。其中,吴紫山[14]探讨了利用微信小程序解决图书馆管理系统传统应用层面的问题,将传统应用移动化。朱玉强[15-16]利用图书漂流小程序解决了传统漂流过程中存在的图书查询、入库、借阅、预约等问题,利用索书号排架游戏小程序来丰富用户培训工作的娱乐性。

从以上三大主题来看,现阶段图书馆小程序的应用更多的是集中在传统服务平台的转移方面,主要用于对服务升级提档,而利用小程序的特殊性能来进行创新性服务的研究较少。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人,微信的社交性为图书馆服务提供了一切先天的便利,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微信小程序可操作性更强,图书馆服务的开放度更大,性能更稳定。

3 “用爱发声,共同战‘疫”小程序应用构思及实现架构

2020年2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联合省内各公共图书馆开展“用爱发声,共同战‘疫”主题活动,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线上朗读服务功能,向全社会的读者征集朗读作品,充实抗“疫”期间读者的文化生活,透过声音传播力量,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者送上鼓励与祝福。具体来讲,该活动利用小程序音频媒体API播放背景音乐、获取读者的录音,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存储读者手机端发送的MP3音频文件,通过自定义接口通过HTTPS协议向小程序提供读者信息和音频播放地址,向读者提供“最新作品”“推荐作品”“作品排行”等作品展示页和“作品页”“我的作品”“海报分享”“求赞”“点赞”等互动功能,向工作人员提供“作品审核”“作品发布提醒”“作品导出”功能,如图1所示。

3.1 系统应用预期

为充分体现小程序“用完即走”理念,页面的設计和业务逻辑的加载不宜繁杂,以简洁明快为目标,使读者进入小程序马上能明白如何使用,如打开背景音乐进行录音、查看作品及分享作品。作品分享可直接在小程序里转发作品页面到好友,或可生成作品的专属海报分享到好友或朋友圈。小程序可支持区域性图书馆的联动,成为专题活动的平台。

3.2 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实现,数据访问层和业务逻辑层均架设在开发者服务器中,数据访问层用来存储作品相关的文件、读者信息、互动信息等;业务逻辑层主要负责处理作品采集、作品展示、作品管理、作品互动等功能的信息处理;表示层主要是依托小程序的音频和图片的处理,利用微信的社交特性进行作品的分享、点赞,如图2所示。

3.3 数据结构

为保证有效地记录、展示和管理朗读作品,系统共设计了record、userinfo、vote、library、paper等5个数据库表格来记录与业务相关的数据。record表用来记录用户提交的作品信息,如录音时长、作品寄语、录音文件存储地址、作品素材信息等,见表1;userinfo表用来记录经用户小程序授权后获取的用户基本信息,如openid、昵称、头像网络地址等,见表2;vote表用来记录作品点赞,  vote表的记录总量应等于record表的vote_cnt总和;Library用来存储省内公共图书馆名称;paper用来记录朗读素材的基本信息。

3.4 功能模块

系统按照作品从诞生、展示、互动的时间顺序,大致分成了作品采集、作品展示、读者互动、作品管理四大模块,各大模块中再细分功能,开发过程中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原则各个击破,达到预期的效果。

3.4.1 作品采集模块

朗读作品采集的核心功能是录音,朗读者通过点击录音按钮开始录音,同时显示录音时长,录音完成后提供试听功能。采集页面要为读者提供朗读素材、背景音乐,朗读者一般会在打开背景音乐、选择提供的朗读素材后进行朗读,朗读者也可自行准备朗读素材及背景音乐。考虑到后期方便朗读素材和背景音乐的更新,朗读素材以JSON文件的格式、背景音乐以MP3文件的格式存储在文件系统。

此外,采集页面提供了一个作品信息和用户信息的表单,表单信息包括作品寄语、读者姓名、读者联系电话、图书馆名称等,数据库表record的大部分字段数据由此获得。

3.4.2 作品展示模块

作品展示模块分为最新作品、推荐作品、点赞排行三个类别,分别用SQL查询语句按发布时间降序、推荐标志、点赞量降序每次20条记录分页获取。经测试,每次获取20条记录比较适中,不至于因为网速或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原因影响用户体验。作品展示列表中可以点击查看作品的详细信息,也可以直接为单个作品点赞,每个用户每天可以为10个不同的作品点赞。

3.4.3 读者互动模块

读者互动模块主要由海报分享、求赞和点赞组成。用户可在我的作品列表中以转发的方式向微信好友求赞,也可在作品展示页中为其他作品点赞,进而可在作品页中为作品点赞、生成海报,发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分享为作品求赞。由于小程序现在不支持直接在朋友圈转发分享,为了提高朗读主题活动在微信朋友中的转化率,特别为作品页设计了带参二维码,同时将朗读者的微信头像和活动主题海报使用小程序画布canvas组件制成分享海报,实现在朋友圈转发分享的功能,便于用户在朋友圈中转发分享作品,让更多的用户参与朗读,为疫情传递正能量。

3.4.4作品管理模块

作品管理模块由作品审核、消息提醒、作品导出与分析三大部分组成。一个作品从提交到发布,要经过二重审核,未审核和不通过的作品用户可以自行删除,审核员可以推荐优秀作品到“推荐作品”栏目,作品的审核状态由不同的pub_flag值表示:0表示未审核,1表示通过一审,2表示通过二审,3表示审核不通过;作品的推荐标志由excellent的值决定:true表示推荐。当作品通过二审或被推荐,系统将自动提取朗读者手机号码和作品信息向朗读者发送消息通知。

作品可按提交日期、参与图书馆、审核状态等维度导出,为图书馆员提供活动开展情况的多维度分析。此外,系统可以对朗读者的words字段(寄语)进行词云图分析,从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朗读者的寄语主要集中在哪些词语。

4 “用爱发声,共同战‘疫”小程序关键方法与技术

4.1 区域性图书馆联动

朗读主题活动面向社会所有读者征集朗读作品,为了得到更多读者的响应,有效的方法即是区域性图书馆联动,倡议一定区域内的图书馆一起参与朗读主题活动。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主办的“用爱发声,共同战‘疫”主题活动为例,倡议书在3月9日发出之后,立刻得到了全省近180个公共图书馆的响应,小程序的访问量呈爆发式增长,如图3所示。利用不限生成次数的wxacode.getUnlimited接口生成带有各参与图书馆标识(lib_id)参数的专属小程序二维码,读者扫一扫其二维码即可进入该图书馆专属的录音页面和带有主题banner的作品展示页。专属二维码更有利于各参与图书馆组织有效的宣传活动。

4.2 录音播放分享海报

小程序可利用其Canvas组件制成绘图,绘成的图可以作为海报分享到朋友圈,一来可以向朋友求赞,二来可以让更多的朗读者参与活动,提升裂变式社群转化率。相对于传统媒体,微信朋友圈传播的信任度和转化率具有绝对的优势[17]。海报的基本要素包括活动主题海报、朗读者头像、作品页二维码、作品名称、寄语等。绘制成的图片由小程序wx.saveImageToPhotosAlbum接口把图片保存到手机的相册,用户到相册选择图片后发朋友圈。

4.3 新作品提交和状态消息通知

为方便作品审核员随时随地审核作品,提高用户体验,本案使用了微信公众号的模板消息给审核员发送消息通知,审核员收到消息后可以直接点击进入作品页面,进行试听审核。当作品审核完毕后,系统自动触发调用短信发送接口,发送短信告诉朗读者作品审核状态。虽然此两种消息通知的实现技术不难,但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5 “用爱发声,共同抗‘疫”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5.1 录音时长

活动建议朗读的时长为1~8分钟,由于应用初期使用了小程序早期的录音接口是wx.startRecord,而导致录音文件最多仅能保存1分钟,且文件格式为silk文件,不利于录音在其他平台播放。事实上,从微信基础库1.6.0版本开始,wx.startRecord接口不再维护,官方建议使用能力更强的wx.getRecorderManager接口,后者可配置最大录音时长10分钟、采样率、录音通道数、编码码率、音频格式(aac/mp3),帧大小。

5.2不同平台对带有BOM头的JSON处理不同

BOM是用来判断文本文件是哪一種Unicode编码的标记,其本身是一个Unicode字符("\uFEFF"),位于文本文件头部。安卓平台和IOS平台对带有BOM头的JSON对象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IOS环境下测试正常的小程序却在安卓环境下测试异常,无法正常地解析JSON对象,安卓环境把带有BOM头的JSON对象当成字符串,因为需要将JSON对象中的BOM头删除,再重新编码成JSON对象,具体处理办法如下:

var json = response.data;

json = json.replace(/\ufeff/g,””);

var data = JSON.parse(json);

经过去BOM头处理后的data无论在安卓平台,还是IOS平台都有正常地被解析了。

5.3 海报制作

小程序的CanvasContext.drawImage接口不支持对网络图片的绘图,即参数里不能为网络地址,须为本地地址。故在制作海报时应当把所有需要用到的网络图片事先下载到手机本地,以手机临时地址作为该接口的参数。可使用wx.getImageInfo接口加载网络图片,再把临时地址赋值给一个变量:

wx.getImageInfo({

src:imgUrl,

success(res){

let Path = res.path;

that.setData({

codeSrc:res.path,//将下载的图片临时路

径赋值给codeSrc,用于生成海报

codeflag:false

});

},

fail(res){

console.log(res)

}

})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wx.getImageInfo为异步加载,在使用图片前要提交加载,本案是在小程序页面的onload方法里面调用wx.getImageInfo加载图片,待加载完毕后显示“生成海报”按钮,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绘图失败。

6 “用爱发声,共同战‘疫”小程序实现结果

6.1 实现功能

微信公众号的菜单栏、小程序二维码为朗读服务小程序提供了主要入口流量,同样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用爱发声,共同战‘疫”主题活动为例,若用户从带参微信公众号菜单栏进入“用爱发声”主页,则参与图书馆默认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若用户从带参二维码进入,则参与图书馆为对应的其他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用户可从主页通过选择朗读素材和背景音乐开始录音。用户提交录音作品后,在“我的”页面可管理自己的作品,若作品不满意可在审核前删除,若作品审核通过则可通过转发或生成作品海报向朋友求赞。在“点赞”页面,用户可以给其他作品点赞,可欣赏优秀的朗读作品。在管理后端,审核员可以随时随地收到新作品提交通知,通过小程序后台管理可以马上为朗读者作品作审核、推优、点赞等操作。部分功能如图4至图7所示。

6.2 应用效果

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用爱发声,共同战‘疫”主题活动为例,线上朗读服务自2020年2月14日上线,截至3月13日,系统运行稳定,访问次数达到136 403次,访问用户量19 166人,共征集到1535个作品,在作品寄语中,被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是“加油”,其他高频词如中国、武汉、白衣、天使、致敬、希望、平安、相信、春暖花開、逆行、归来等表达了朗读者对逆行者的敬意和对春暖花开、繁花与共的期待,如图8。

7 结语

小程序丰富的组件和接口使图书馆的线上服务从以前的“不可能”变成就怕“想不到”,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暂停开展线下服务的情况下,利用微信的社交性开展线上服务既有其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和泛在性,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无处不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该小程序线上朗读服务的应用为其它主题的朗读活动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模板,只需更换主题文字和图片便可立即开展新的活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环境下,图书馆应该保持高度的敏感,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图书馆的应急服务能力,给读者送上美好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从方舱“读书哥”身上感受阅读力量[EB/OL].[2020-05-08].https://www.sohu.com/a/388118708_100211246.

微信派.2019微信数据报告[EB/OL].[2020-03-08].https://mp.weixin.qq.com/s/vmhoiRzpBs7-JK_x2a7gZw.

尹明章,张莉,周天旻,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高校O2O图书共享平台开发与应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3):94-97.

王天泥.当图书馆遇上微信小程序[J].图书与情报,2016(6):83-86.

陈和,周绍彬,林静,等.微信小程序在机构知识库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与分析:以厦门大学机构知识库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42(9):123-127.

刘燕.微信小程序在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运营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8,40(2):95-98,122.

陈俊杰,吴明杰,张晓静,等.微信小程序赋予图书馆内部办公自动化的新可能性及实践重点:以厦门大学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8(4):30-39.

阳玉堃,黄椰曼.基于SWOT定量分析方法的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应用的战略分析:以用户信息行为为视角[J].新世纪图书馆,2018(7):54-60.

张毅.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J].新世纪图书馆,2019(8):62-65.

刘鋆.微信小程序在高校图书馆领域应用情况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7(6):57-60.

芦晓红.图书馆微信小程序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图书馆学研究,2018(11):19-25.

陈冬玲.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J].河北科技图苑,2017,30(5):56-59.

严栋.我国图书馆微信小程序使用现状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10):60-63.

吴紫山.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实践: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39(1):70-72,91.

朱玉强.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以图书漂流小程序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8(9):66-70.

朱玉强.微信小程序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实践:以排架游戏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7,37(7):132-138.

谷肇骞.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O2O服务模式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2):94-99.

猜你喜欢

小程序朗读图书馆
图书馆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微信的“小程序”值得跟风吗?
超级微信的“小程序”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