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2021-08-09周伟驱

师道·教研 2021年6期
关键词:对顶角题组一元二次方程

周伟驱

变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变式、探究、实践并总结,从而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掌握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提炼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一般规律。

一、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类比变式

类比变式,有助于学生紧扣问题的实质和规律,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要义,养成深入反思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习惯,探索相关数学问题间的内涵联系以及外延关系。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许多数学概念概括性比較强,如在讲授对顶角的定义时,可类比下图的多种情况,从而使学生明确对顶角的特征:有公共顶点、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二)阶梯变式

阶梯变式,指题目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变式,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保持不变,在变式训练中总结数学规律。

如探究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条件时,为使学生充分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条件是二次项系数不为0,最高次项的次数是2,我设计了以下递进式变式题组:

①若方程(m-3)x2-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②若方程x|m-1|-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③若方程(m-3)x|m-1|-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这样设计的变式题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理解,增强了数学思维的周密性,进而掌握解题思路、突破教学难点。

(三)图形变式

图形变式,指通过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让图形动起来,在对比、辨析、联想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8年学校初三级一模命题,我根据图形位置不同进行了以下变式:

如图,三角形ABC内接于⊙O,A是弧BC的中点,点P在⊙O上运动,且始终保持PB

命题时,既保持了基本图形由圆中的内接等腰三角形组成,又根据点P的位置不同,使结论也有所变化,但数学方法中的截长补短技巧保持不变,相关知识点既衔接又延伸。

二、激发学生自主变式的实践与展望

随着教学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改革,变式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已逐渐普及起来。但若仅限于教师进行变式,仍改变不了学生的被动接受。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数学变式应在学生中更广泛地推广,激发学生自主变式,使他们在变中理解,在变中领悟,成为变式的主人。

以下是我的学生在二元一次方程组思维导图中的变式题组:

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x-2y=32x-3y=7②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x-2y=32x-3y=7,不解方程组,求3x-5y=_______; x-y=_______。③若方程组x-2y=3mx+2ny=4与nx+(m-1)y=32x-3y=7有相同的解,求m、n的值。

从学生的命题思路中看出,三个题组都围绕方程组x-2y=32x-3y=7展开,题组①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题组②运用数学思想中常见的整体思想解题;题组③设计了同解方程组。

未来的变式教学,不应仅停留在教师层面,更要激发学生自主变式,通过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真正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对顶角题组一元二次方程
余角、补角与对顶角
“相交线”检测题
商榷这道商榷题的修改题组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以“题组”为抓手,促进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
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
“相交线”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