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领袖情怀,树青春理想

2021-08-09张怡春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6期

张怡春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青春(的吟唱)”,单元学习导读要求“学习本单元,可从‘青春的价值角度思考作品的意蕴,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单元学习任务一要求“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任务二第2点则是“查找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资料,建议阅读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加深对这首词主旨的理解。还要注意感受词作的意境,抓住‘红遍‘尽染‘碧透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欣赏这首词。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进行分析并与同学交流”。据此,我们把第1课《沁园春·长沙》确定为本单元的核心课文,采取以一带多的形式,重点学习这首词,附带学习别的诗歌,采用“查查—读读—赏赏—议议—背背—练练”的学习流程,既学习有关诗歌知识,写写诗歌,又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毛泽东主席(以下统称为“毛主席”)伟大的一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

一、查查

这个学习环节要解决三个问题:毛主席的生平事迹、本首词的写作背景、诗词基本知识。

1.认识毛主席伟大的一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了解已高度碎片化,恰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引导他们查找资料,去伪存真,去芜存菁,获取对毛主席伟大一生的比较完整的正面的认识。学生曾在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里接触过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现在可以读读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具体来说,学生先各自查找,再在课堂上交流,最后老师引导大家整合成统一文件。

如今资讯发达,学生要查找一个资料易如反掌。但是由于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网上或某些不严肃的书刊都有对毛主席程度不同的抹黑,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严加分辨,善于取舍。吃水不忘挖井人。立德树人,不忘初心,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对包括毛主席在内的共和国的先辈、对共和国的历史有一个比较完整、正确的认识。

学生交流完后,在资料整合阶段,我们主要以徐四海先生编著的《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东方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里的《毛泽东生平与诗词创作》一文为蓝本,将毛主席的生平事迹概述如下: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童年和少年时代,先后在家鄉韶山六所私塾读书,从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与抱负,从其以下诗句就可以看出:“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五言诗·井赞》1906年秋),“渊明爱逸菊,敦颐好青莲。我独爱指甲,取其志更坚”(《五言诗·咏指甲花》1907年夏),“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改诗呈父亲》1910年秋),“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七绝·改(咏蛙)》1910年秋)。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过半年兵,1914至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关注天下大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他曾写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七古·自信人生》1917年),“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1918年4月),“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四言韵语·题(明耻篇)》1915年5月)。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5年秋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思想,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毛主席及时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思想,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毛主席到湖南、江西两省边界领导秋收起义。接着率领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朱德等领导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整编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工农革命军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主席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毛主席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中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蒋桂战争》)、“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毛主席的这些诗句反映了这一时期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历程。

针对革命斗争中出现的问题,1930年5月毛主席撰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毛主席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毛主席当选临时政府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毛主席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菩萨蛮·大柏地》),毛主席的这些诗句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境。但是,以王明为首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把毛主席排斥在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错误的战略和政策,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

1934年10月毛主席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以毛主席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初步形成。同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1936年10月,与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长征宣告结束。“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十六字令三首·其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毛主席的这些诗句,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段历史。鉴于当时国内的严峻形势,1935年12月毛主席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12月毛主席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国共之间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

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后,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华北地区、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主席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为指导抗战,毛主席先后发表了《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等重要著作。1942年毛主席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当时党内出现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走向了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3月,毛主席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毛主席提出“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毛主席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国内和平的愿望。

1946年夏,蒋介石在全国发动了全面内战。毛主席同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防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1947年夏,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以毛主席为首的黨中央领导下,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全面胜利。1949年3月,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制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号召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占领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1949年7月1日,毛主席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了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对内对外的基本政策。“一唱雄鸡天下白”(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主席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从此,中国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1950年6月,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任务。同年10月,迫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攻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至1952年,毛主席领导全国进行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其他民主改革运动,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和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1953年,按照毛主席的建议,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由毛主席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七律·到韶山》),毛主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充分相信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1956年4月,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对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57年2月,毛主席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1958年,在全国发动“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7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扩大会议,打算纠正“大跃进”中已经觉察到的工作错误。从1959年末到1965年冬,在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初步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冷眼向洋看世界”(《七律·登庐山》)、“中华儿女多奇志”(《七绝·为女民兵题照》)、“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七律·冬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念奴娇·鸟儿回答》),毛主席的这些诗句,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争分夺秒、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积极的探索精神。

为了反修防修,毛主席不顾年老体衰,从1966年开始,进行文化上的彻底改造的探索,直到1976年9月9日逝世。尽管这中间被人利用,客观上使我国许多方面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但他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其一生来看,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就連国家机构和重大设施也要加上“人民”二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而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广泛尊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成了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一件大事。

2.《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从1911年到1923年,毛主席曾在长沙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长达13年,其间,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主编《湘江评论》,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等等。1923年4月,毛主席离开长沙,到驻上海的中共中央工作。1925年9月,毛主席回到长沙,在即将离开长沙赴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之际,重游橘子洲,触景生情,唤起了他对学生时代不平凡生活的美好回忆,激情澎湃,诗兴涌起,写下了这首词。

词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图,在洋溢着青春、理想的忆旧中,抒发了作者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投身革命洪流,推动革命高潮到来的凌云壮志。全词景物优美,形象生动,色彩绚丽,描写细腻,境界开阔,极富哲理性,给人以崇高的美感。

3.诗歌的基本知识

(1)中国诗歌分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从形式上看,古代诗歌(现在习惯叫做旧体诗)在字数、句数、用韵、平仄、用语等上面远较现代诗歌(“新诗”或白话诗)严格,所以现代诗歌又叫自由体诗歌。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都靠意象来表达情感。

古代诗歌从形式出发,又可以细分为诗、词、曲,等;而诗又可以从讲不讲格律(尤其是平仄)出发,分成格律诗(近体诗)和古风(古体诗),讲格律的诗叫作格律诗,不讲格律的诗就叫古风。格律诗又分成律诗和绝句;一般来说,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是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有五律、五绝,也有七律、七绝,那是从律诗、绝句每句字数上来说的。律诗八句每两句构成一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用平水韵,一般双句入韵,有的首句也入韵,联内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而联间则平仄相粘;颔联和颈联都要对仗。古风在字数、句数、对仗、用韵尤其平仄上没有律诗那么严格,相较于律诗,它的形式要灵活一些。

(2)词被称为“诗余”,是由诗发展而来,也叫“曲子词”“长短句”等;字数、平仄都是一定的,58字以内的叫小令,59-90字的叫中调,91字以上的叫长调;全词只有一段的,称为单调,两段的,称为双调,三段或四段的,称作三叠或四叠;词的段落称为“阕”,也叫“片”,“阕”即音乐终了的意思,“片”即“遍”,指乐曲演过一遍;双阕词的两段分别称为上阕、下阕,也叫上片、下片。词调就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比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就是词牌;词牌有一千多个,常用的四十来个。词谱就是词的格式,也指辑录各种词调的格式供填词的人应用的书。一般人是按照现成的词谱来填写创作,所以叫作“填词”,而通晓音律的人自己可以创制词调,就叫“自度曲”。词从风格上讲,一般分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李清照等是婉约派代表,苏轼、辛弃疾等则是豪放派代表。

(3)诗言志。诗歌总是要借助意象,创造意境,来抒发情感的。要想读懂诗歌,当然需要积累,也需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注意厘清时空、虚实、动静、人事物景等的关系,展开联想和想象,抓关键词句,理情感脉络,注意写作技巧,上下求索,获得美的享受。

当然,欣赏美和创造美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也可以尝试写作诗歌,在诗歌创作实践当中,切实感受创造美、欣赏美的快乐。

二、读读

1.读诗读诗,离开了读,是很难真正体悟诗歌的情感和美感的。同学们七年级的时候就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朗读的方法,读的时候要注意字音、节奏、停连、重音等,更要注意情感。

2.读的具体方式很多,可以朗读、吟读、诵读、默读,齐读、赛读、范读、自由读、跟录音读、分角色读,等等,灵活运用,取得实效。

3.要利用课文注释和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4.读的时候,不懂的地方做下记号,或交流时提出,或自己查找资料解决。

三、赏赏

1.“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这是大多数人的普遍感受,但在以天下为己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主席的眼里,却是一派充满生机的壮丽景象,“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色彩靓丽,动静结合,一切生机勃勃,面对如此景象,立志救国救民的毛主席自然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这里应特别注意颜色词语和动作词语,注意领字“看”所关涉的内容。

2.所谓触景生情,即将离开长沙赴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毛主席,也就自然会想起那些曾经在这里一起学习、战斗过的志同道合的同学、战友。“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毛主席是深刻懂得这个道理的,希望同志们像以往一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永葆革命青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努力奋斗,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出来。像上阕的“看”字一样,下阕的领字“恰”也一领到底,一直管到“粪土当年万户侯”。

3.上阙写眼前景,下阕叙往昔事,上下阙虚实结合,巧问妙答,浑然一体,情感充沛,气势磅礴,很好地体现出了毛主席一贯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的风格。万山、层林、碧江、百舸、雄鹰、游鱼、飞舟,等等,这些意象配上颜色词“红、碧”和“争、击、翔、竞、指点、激扬、遏”等动作词语,境界顿开,意境深邃丰盈,斗志昂扬豪迈,让人感奋不已。

4.本单元是青春主题,《沁园春·长沙》洋溢着青春的律动,其他课文,诗歌如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闻一多的《红烛》,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雪莱的《致云雀》,小说如茹志鹃的《百合花》,铁凝的《哦,香雪》,等等,也都是如此。举一反三,学习其他几首诗歌,也应紧抓意象,体味意境,细品情感;学习小说,也应把准主人公跳动的情感脉搏。要将大我与小我结合起来,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国家、民族命运结合起来,品味作品,胸怀天下,思考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思考何以实现人生价值,投身到火热的当下学习以及将来建设国家的大业中去。

四、议议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让他们积极提出自己有疑惑的地方,共同探讨,相互交锋,既解决问题,又增长才干,提升素养。也可以分享心得,哪怕是点滴体悟,也可以相互启智。总之,什么都可以谈,不设置关隘,但教师一定要把好关,掌好舵,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收放自如。例如:

1.“独立寒秋”里的“独”和“寒”,有一般诗词里的“孤寂”之意吗?

明确:确实,一般古代诗歌里的“独”往往有“孤独”之意,“寒”往往有“心寒、寂寞”之意,常常是既写客观事实又写主观情感的。但在这里,结合其下面几句,并联系毛主席的一贯表现来看,应该偏在写客观事实,即是自己一个人深秋时节站在橘子洲头,没有多少常人那种“孤寂”之感。

2.“怅寥廓”之“怅”,为什么就不能是尋常意义上的“失意,不畅快”,而是注释所说的“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明确:词义有静态的理性意义(比如本义),也有动态的语境意义,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到底是什么意思,还得看具体语境。“怅”的本义确实是“失意,不如意、不畅快”,但结合语境(上下文),诗人此时看到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勃勃生机,想到的是“谁主沉浮”的问题,因而作“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理解,要好于“失意,不畅快”。

3.我们现在说某某“书生意气”,一般不是表扬他。这里的“书生意气”为什么就是褒义的?

明确:还是要结合语境来理解。词语往往是多义的,在语用当中到底是哪个义项,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意气”现在常用的有三个意思(义项),“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毛主席的这些“百侣”都是些志同道合的同学,革命者,他们“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当然是“意气风发”,而不是“意气用事”,所以这里的“意气”是“意志和气概”。

4.“粪土当年万户侯”里的“粪土”本义是什么?毛主席既然“粪土当年万户侯”,1924年后为什么还要去当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这样的高官?

明确:第一问,“粪土”的本义是污秽之土,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秽土、垃圾。当然,根据语境,这里的“粪土”是意动用法,“视……如粪土”的意思。

第二问,毛主席后来之所以当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那是形势的需要,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也即大革命)的需要。1924年在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先生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共同反帝反封。在这种背景之下,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当了国民党的“官”,但这完全是革命的需要,统战的需要。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脱离国民党,斗争进入土地革命时期。

5.结合本词以及本单元后面的几首诗,围绕“青春与时代”,谈谈你的看法。

五、背背

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读读、背背、写写。要求学生及时把这首词背下来,能默写,不写错别字。

六、练练

1.课后学生自觉把全词翻译成现代汉语。

2.结合第二课,在读了(主要是自主学习)本课里的几首中外诗歌后,引导、鼓励学生学写诗歌,最好是现代自由体诗歌,当然也可以是旧体诗词,顺性而为。

3.自觉运用课堂所学的读书方法,课外自主阅读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或毛主席诗词鉴赏之类的书籍)、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怀。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四海编著.毛泽东诗词全编笺译[M].东方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