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式家长沙龙

2021-08-09陈蕾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沙龙娱乐陪伴

陈蕾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是儿童特有的一种吸收环境中的大量信息并加以适应从而形成人格的能力。可以说,儿童的成长时时刻刻被身边密切接触的成人——家长和教师——影响着。孩子一天中和教师在一起的时间只有8~10个小时,而在更多的时间里,孩子和家长在一起,家长的观念和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孩子在幼儿园接受了怎样的教育,也要关注孩子在家庭中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本着家园合作的思想,每个幼儿园都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以促使家园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其中,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已成为每个幼儿园常规的家长工作形式。然而我们发现,这类活动通常以会议或讲座的方式进行,由幼儿园教师对家长进行单向的灌输,因此家长往往是被动参加,听完教师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能回家反思并落实的比较少。这样的家长工作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那么,如何吸引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又有什么方式可以支持家长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呢?我们尝试聚焦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设计主题式家长沙龙,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

聚焦“家庭娱乐”主题 提升亲子陪伴质量

究竟什么样的主题是家长真正关心的,能引发家长的参与兴趣?组织家长们共同对什么样的问题进行讨论,能辐射到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成效?基于这样的疑问和思考,我们针对家长开展了一项“养育困境”的调查,在调查中,很多孩子的家长(包括孩子的父母及祖父母)都谈到了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觉得自己缺少养育智慧。这让我们不禁想到:其实家长是很希望能好好陪伴孩子的,但作为成人,家长似乎已经忘记了或者忽略了自己儿时是怎样的,因此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孩子,同时也缺少具体方法。于是我们决定从提升亲子陪伴质量入手,给予家庭养育方面的支持。

1.沙龙主题的确定

通过在日常的家园联系中对家长的观察和与家长的交流,我们发现不少家长习惯于使用电子产品来管理孩子,比如让孩子边看电视边吃饭,为了让孩子不要闹就让手机游戏陪伴孩子。同时,教师也了解到,很多孩子的双休日是在园外辅导班、室内游乐场等度过的,即使在家,也常常是家长和孩子一人一个手机或iPad,也就是说,即便家长和孩子同处一个空间,家长并没有真正和孩子在一起,亲子之间亲密游戏、相互陪伴的时间不足,质量堪忧。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同时考虑到我园是一所新园,这是我园第一次以沙龙的方式开展家长工作,我们希望这次活动互动性强、参与度高、氛围轻松,能吸引家长积极来参与,因而我们将这次沙龙的主题设定为“家庭娱乐”。我们期望围绕这一主题与家长共同思考“什么样的家庭娱乐方式可以实现对孩子有质量的陪伴”。

2.沙龙的构想与设计

确定主题之后,我们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沙龙要怎么组织才能打动家长,在比较短的時间内消除家长的陌生感和拘束感,激发家长的主动参与和表达?怎样让活动不流于形式,能让家长真正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在研讨中,我们的思路逐渐清晰。这一次沙龙既然聚焦于“家庭娱乐”主题,我们首先要让家长感到“好玩”,引导他们在“玩中乐,乐中思,思中做,做中学”。如果能设计体验的环节,唤醒家长对自己童年游戏的愉悦记忆,也许就能很好地引导他们反思自己带给孩子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其次,我们也希望引导家长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资源,让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要保证主题式家长沙龙的效果,活动参与人数不宜过多,而本次沙龙还有现场游戏体验环节,因此,我们将参与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我们希望每个班都有家长来参与,从而通过口口相传,形成一定的辐射效应。同时,考虑到在平时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中爸爸们常常缺席,而爸爸们给予孩子的陪伴较少也是当前家庭中比较普遍的现象,因而我们也希望这一次沙龙能有更多爸爸来参与。各班教师通过电子邀请函向家长们发出了邀请。此外,考虑到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我们还向几位爱好传统文化且有相关特长的家长和教师发出了特别的邀请。

我们将活动安排在幼儿园的多功能厅举行。我们对环境做了特别的布置,希望家长身处其中感到轻松而不拘束,能静下心来体验、思考,并乐于表达。我们将孩子们平时用的原木色桌子摆成圆弧形,桌面上以花艺装点,家长两人一组,共用一张桌子。对面是主持人的座位,主持人面前的矮茶几上铺了传统的桌旗,摆放了全套茶具。所有座位上都放了蒲团,大家均席地而坐,更像是和好友一起品茶聊天,轻松而自在。

3.沙龙的组织

当天的活动以古筝音乐伴随传统茶道表演开场。现场演奏古筝的是我园一位有古筝演奏特长的教师,表演茶道的则是一位热爱汉文化、对传统礼仪和茶道等都有深入研习的家长,他们是我们请来的嘉宾。古曲加茶道,在带给家长愉悦体验、消除家长拘谨感的同时,也让家长初步感受传统文化和家庭娱乐之间的联结。在高山流水般的琴音和虔诚专注的茶道表演的感染下,在场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轻柔起来。

静静地欣赏完古曲与茶道,主持人感慨道:“这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在家时,有没有试过一家人吃完饭一起坐在客厅,听听音乐、喝喝茶、聊聊天,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主持人的这番感慨引发了家长们的共鸣。一位家长说,在家时真的很少有这样的时光,常常是各忙各的,没事可忙时也就是玩手机或看电视,忽略了家人间彼此的陪伴和沟通。大家对此都有同感。

接下来,我们带着家长们体验了插花。我们准备的插花材料都是从社区公园、幼儿园的小花园等收集到的。时值秋季,我们收集了各种颜色的叶子、大大小小的野果、野草、野花、芦苇等。家长们两人一组合作,一边欣赏我们通过投影屏幕播放的花艺师的插花作品,一边创作自己的插花作品。大家一边插花,一边自然地聊了起来。有的家长说,插花的时候感觉心情很放松,很久没有这样愉快的体验了。有的家长说,之前还以为插花这种“高大上”的活动自己在家肯定做不了,没想到利用身边的材料就可以创作出那么有艺术感的插花作品。还有的家长由此想到,孩子平日里去公园时就很喜欢捡拾各种各样的自然物,并视若珍宝,如果可以和孩子一起将这些自然物变成艺术作品,孩子一定很有兴趣。

古曲和茶道的欣赏、花艺的创作体验令家长们感慨:生活中很多有意思的事被我们忽略了。这时,主持人的一句“很多我们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现在的孩子好像都不怎么玩了”,引发家长们纷纷回忆起自己童年时的游戏:躲猫猫、跳皮筋、跳房子、拍画片等。我们事先做了准备,让家长现场重温了小时候常玩的几种游戏:投壶、抓子儿、编花绳、九连环等。大家发现,有的游戏小时候玩过,可是太久不玩都不会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学习,互动更加热烈了。游戏过后,家长们纷纷感慨自己小时候玩这些游戏时多么兴奋、多么着迷,可是现在的孩子没有玩伴,其实非常孤独,还不如自己小时候幸福,而自己几乎没有真正陪孩子好好玩过,双休日要么让孩子上兴趣班,要么带孩子去游乐场,要么就让电子产品代替自己陪伴孩子,孩子几乎没有体验过一家几口其乐融融在一起玩。通过本次活动,家长们纷纷意识到,只需要抽一点时间、准备一点简单的材料,就可以陪伴孩子享受到愉悦的亲子时光。

在家长们有了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们带着家长们一起阅读了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这本书中有关“家庭娱乐”的内容。陈鹤琴先生指出,“家庭娱乐与个人的幸福、社会的安宁、民族的健康、国家的前途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指出了国人在家庭娱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室内娱乐”和“户外娱乐”两个方面,提出了几种“轻而易举”的家庭娱乐方式。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文章,家长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位家长谈到,以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家庭娱乐”的问题,唯一的念头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希望孩子趁早开启各种学科的学习,家庭唯一的娱乐似乎只剩下带孩子去游乐场或者让孩子自己看电视、玩玩具了,亲子之间的亲密互动已经越来越少……通过这次沙龙,大家有了这样的共识:建立积极的家庭娱乐氛围、提升亲子陪伴的质量,对于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真的很重要。有的家长说,今天回家就和孩子一起去玩玩投壶、编花绳;有的家长说,可以组织小区里的孩子们一起跳皮筋;还有家长想了更多的游戏,比如玩扑克、下棋、颠乒乓球、玩“挑棍儿”游戏等。趁着家长们热情高涨,我们发出了倡议: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寻找有意义的家庭娱乐方式,不要再把孩子托付给电子产品、游乐设施。

一个半小时的沙龙结束了,大家都感到意犹未尽。在现场我们也看到,家长们都有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悟。来参与的几位爸爸表示,从没想到幼儿园会这样开展家长工作,这次活动让他们都有深刻的体验,开始认真反思平时给予孩子的是怎样的陪伴。

提出“父母龄”概念 实现与家长的共情

第一次家长沙龙之后,我们陆续收到一些家长关于沙龙的反馈和询问,他们都表示出对沙龙的认可和参与沙龙的想法。这让我们感受到,采用主题式沙龙的方式开展家长工作,互动性和体验感强,问题聚焦,效果确实不错。不久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1.沙龙主题的确定

在日常与家长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也需要被理解和被关注,如果我们能给予家长充分的理解,哪怕只是真诚地说一句“当家長可真不容易”这样表示理解的话,都能让家长愿意和我们交心。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应是机械的,即使是家长工作也应带着关心、理解、支持的情感,真正建立“家长视野”,能站在孩子的父母或者祖父母的立场去考虑他们的感受。因此,我们决定第二次主题式沙龙指向家长“被关注、被看见”的心理需求。我园兼职园长南京师范大学刘晶波教授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想法,并提出了“父母龄”的概念,旨在帮助家长“看见”自己,不断寻找生命成长的内在的自我支持。刘晶波教授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提出,作为3岁/4岁/5岁孩子的父母,其实其“父母龄”就只有3岁/4岁/5岁,父母只是“3岁/4岁/5岁的父母”,祖父母也只是“3岁/4岁/5岁的祖父母”,都还只是一个正在摸索、在“蹒跚学步”的家长而已;更最重要的是,在有了孩子之后,家长会忘记或者被迫忘记自己的种种需要,无暇顾及自己“内心的小孩”……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沙龙帮助家长重新看见自己、拥抱自己,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爱孩子。

2.沙龙的构想与设计

从主题的内容出发考虑,我们决定采用类似“心理咨询”的方式与家长展开交流与对话。我们邀请的多是一孩家长,即是第一次做父母和祖父母的,参与的家长人数仍然控制在20人左右。我们设计了几个问题,希望家长根据自己的第一反应来回答:(1)孩子出生后,在你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其中哪些改变是你没有想到的?(2)你的孩子处在3岁/4岁/5岁的年龄段,你们之间有哪些冲突?这些冲突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孩子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你有哪些解决冲突的具体办法?冲突解决后,你获得了什么?

这一主题带着一种对家长“心理需求”的洞察,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都很新颖。这次沙龙的主持人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专业背景,因而最终确定由刘晶波教授亲自主持。我们将活动地点选在了我园的教师图书室。图书室不大,以白色、原木色和淡绿色为主色,里面有很多书,还摆放了布艺沙发和小圆桌,特别适合围坐、交谈。

3.沙龙的组织

这次沙龙以对话的方式进行。前来参与的家长完全没有想到幼儿园会站在“关注家长的心理需求”的角度来组织家长沙龙。当交流到“孩子出生后,你的身上发生了哪些改变”时,几位妈妈聊着聊着,当场就留下了眼泪:“以前从来没有人关注到孩子出生后我作为母亲在身体、心理上的变化,即使是我自己,也常常忽略自己的需要,这是一种作为母亲的下意识的反应。”这个话题触动了家长心中“柔软”之处,让家长看到了之前被自己刻意忽略的感受和需求。这样的沙龙也让祖辈家长第一次去正面思考:我其实也是第一次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需要学习,虽然我已经养育过一代人,但并不能说我在教育方面就是权威的,我应该好好地和孩子的父母进行沟通。很多家长表示,在把自己“很久没有饱饱地睡一觉了”“很久没有逛街了”“很久没有看电影了”“很久没有吃辣的了”等等“欲望”大声地说出来并获得了大家的理解和共情之后,心上压了许久的一块大石头仿佛消失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轻快……一位家长在沙龙结束后对刘晶波教授说:“您真是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时常会有一些不开心,会感到焦虑,看来我得留点时间给我自己……”这次沙龙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我们不仅要在育儿观念和方法上给予家长支持,也要关注家长自身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享受自身生命成长的幸福感。

反思“5+2=0”的现象 形成家园教育合力

开展家园合作是幼儿园的工作内容之一。我们在开展关于家庭“养育困境”的调查时,很多家长反映,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感到头疼、束手无策,比如乱扔玩具、破坏物品、挑食、作息不规律等。其实,家长提到的这些问题涉及饮食习惯、睡眠习惯、整理物品的习惯等,幼儿园一直都在关注和培养,孩子在园时的表现往往都不错,为什么在家中却是另一番景象呢?我们希望通过主题式家长沙龙,深化家园之间的合作。

1.沙龙主题的确定

“5+2=0”反映的是家园共育过程中的一个现象:“5”代表孩子每周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五天;“2”代表孩子周六、周日在家的两天;而“0”代表这两个时间段里如果双方在教育方面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达成一致,那么在家两天的时间就足以把在园五天的教育效果全部抵消。我们在日常与家长的互动及观察中发现这种情况十分普遍。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进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孩子入园起就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但吃饭难依然是幼儿园常见的现象之一。有的家长在家里为了哄孩子吃饭,或者是追着喂饭,或者是让孩子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吃大量的零食和垃圾食品,导致孩子挑食、不愿意吃饭。家长缺少科学的方法,又不依照幼儿园教师给予的建议坚持引导孩子,造成孩子在家和在园表现的不一致。又如,在幼儿园,我们鼓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这一理念家长也是知道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往往还是觉得孩子什么都没法自己做,事事代劳。可以说,在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5+2=0”的现象,这无疑会阻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以这一问题作为沙龙的主题很有必要。

2.沙龙的构想与设计

其实家长都知道家园应该一致,只是往往停留在“我知道”的层面,比较难的是将“我知道”变成“我做到”。经过思考,我们觉得,可能需要通过一些生动鲜活的案例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能力,从而真正引发家长观念和行为上的转变。于是,我们搜索了网络上有关日本孩子上幼儿园自己背包的视频和日本孩子参加运动的视频,同时,从班级教师的观察记录中收集了一些孩子在园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照片和视频。我们希望由此引发家长认识到孩子习惯的培养需要家园一致的努力。鉴于在很多家庭中负责孩子日常生活照料的是祖辈家长,因此这次沙龙我们特别邀请了一些祖辈家长来参与。

3.沙龙的组织

活动一开始,我们播放了事先准备好的日本孩子的视频。从视频中大家看到日本的孩子入园时都是自己背包的,他们入园要带的包不止一个,都是自己背着、拎着、提着,哪怕是很小的孩子,都觉得自己背包是理所当然的;到了幼儿园,他们还有礼貌地对教师行礼、向家长道别;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一次又一次遭遇失敗,却一次又一次勇敢地选择继续挑战。这些视频片段都让家长们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家长们纷纷表示,看到视频觉得很震撼,尽管以前也听说过这样的例子,但是真正看到才深刻地感受到了差距。在此基础上,主持人又播放了孩子在园生活的视频,让家长感受到孩子远比他们想象的和在家看到的要能干,并引导家长讨论“为什么孩子在园和在家会有如此不一样的表现”,鼓励家长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主持人和家长共同梳理出在家时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完成或和孩子合作完成的事情,比如,睡前和孩子一起准备好第二天的服装,鼓励孩子负责整理全家人穿的鞋子(这是孩子很喜欢做的),鼓励孩子在餐前协助父母摆放餐具,和孩子共同制订玩好玩具就整理的规则,等等。这次沙龙让家长们进一步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也看到了孩子的能力,家长们表示今后会尽可能鼓励孩子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和教师一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主题式家长沙龙的开展带给我们很多感悟与思考,我们深深觉得,这样的对话与沟通聚焦热点、难点问题,鼓励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可谓“小而精”,有利于实现家园的“同频共振”。同时,我们觉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们觉得一次沙龙能参与的家长毕竟是少数,而如果仅仅把沙龙的主要内容用文字、照片、视频的方式向更多家长推广和传播,体验感和互动性不足,效果会差很多,所以我们设想根据具体需要将一些相对成熟的主题沙龙在环节设计上做一些微调,邀请不同的家长参加,以期辐射到更多的家庭。这是我们以后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沙龙娱乐陪伴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ABC ENGLISH SALON
沙龙
娱乐眼
努力学,尽情玩
娱乐猛回头,让你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