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模一样的小蝴蝶

2021-08-09浦秋仪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萱萱昆虫蝴蝶

在翻阅园内孩子成长档案中的美术作品时,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孩子的绘画作品中都有蝴蝶形象,而大部分孩子笔下的蝴蝶形象都很相似:椭圆形的身体,身体的左右两侧各用两个半圆形来表现蝴蝶的一对翅膀,蝴蝶的头部延伸出两条弧线,代表蝴蝶的触角,而且触角的顶端通常会有一个小圆点。可以说,这些蝴蝶只在色彩、装饰等方面略有不同,整体的轮廓、线条几乎别无二致。这一现象在小班、中班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已有所显现,在大班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则表现得比较明显了。孩子们画的小蝴蝶为什么会一模一样?或者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们笔下的小蝴蝶变得一模一样了?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讨。有教师提出,虽然我们在组织绘画活动时早已抛弃了范画,也没有规定孩子们该怎么画蝴蝶,但我们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现场画图谱、做记录时,或者创设主题墙时,就常常用这样的简笔画图案来代表蝴蝶;小班时,我们也会提供类似形象的蝴蝶轮廓图,鼓励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可能孩子们慢慢就开始模仿着这样来表现蝴蝶了,不知不觉地就形成思维定势了。也有教师提出,在生活中,孩子们都见过蝴蝶,对蝴蝶并不陌生,为什么就画不出灵动的蝴蝶呢?对此,一位大班教师讲了最近班里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天,琪琪画了一只停在花上的小蝴蝶,画完后忽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小蝴蝶没有脚却能停在花上?萱萱对琪琪说:“我在书上看到过,蝴蝶是一种昆虫,昆虫都有六只脚,所以蝴蝶是有脚的,它可以用脚站在小花上。你没有把蝴蝶的脚画出来,我来画给你看。”萱萱找来蜡笔,另画了一只有脚的蝴蝶。琪琪和萱萱两人画的蝴蝶形象可以说一模一样,就是上面提到的那种“经典”形象,只不过萱萱在蝴蝶翅膀的外围加了六条短线代表蝴蝶的六只脚。通过这个例子教师发现,虽然孩子们经常画蝴蝶,但他们也许对蝴蝶究竟长什么样子并不了解,比如琪琪,她根本不知道蝴蝶有脚,萱萱尽管知道蝴蝶有脚,但也是由“蝴蝶是一种昆虫,而昆虫都有六只脚”推断出来的,而且从她的画中蝴蝶的六只脚长在翅膀外围可以看出,她可能也不知道蝴蝶的脚究竟长在哪里、长什么样子。

接下来,围绕如何引导孩子画出多彩多姿的蝴蝶,教师们提出了一些想法,不过,仔细琢磨起来,似乎都不太可行。比如,一位教师提出让孩子们通过照片欣赏蝴蝶的千姿百态,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对此,有教师有亲身感受,她此前试过用这种方法来引导孩子画飞翔的鸟,可是实际情况是,欣赏完照片,很多孩子表示不会画这样的鸟。又如,一位教师提出可以带孩子去写生,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双眼去感受和发现蝴蝶的美,对于真实的事物,每个人一定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表现,作品必然不会千篇一律。这一想法虽好,但现实问题是,蝴蝶可遇而不可求,即使遇见了,蝴蝶也不是静物,随时会飞走,如何让孩子进行观察与表现呢?如果将蝴蝶捉来进行观察,似乎又违背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如果是提供蝴蝶标本让孩子观察,那与给予图片示范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自此,讨论似乎卡壳了。一位教师提出了一个一直让她纠结的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建议中提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藝术形式和作品”,如果孩子就是想用这种简笔画的方式画蝴蝶,可以吗?另一位教师则回到该问题的源头:孩子的画中为什么总是有蝴蝶,我们又为什么要让孩子画蝴蝶呢?

您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如果是您,您会如何应对?

(江苏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新城幼儿园 浦秋仪 提供)

投稿要求:请自选角度,对以上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字数以2000字以内为佳,题目自拟。请将稿件以word文档方式通过E-mail发送至本栏目专用邮箱dtzwyejy@126.com,并在稿件中注明您的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一模一样的小蝴蝶”,以便编辑及时处理。

热忱欢迎提供话题

截稿时间:2021年6月25日

联系电话:0571-87778225

猜你喜欢

萱萱昆虫蝴蝶
我家的多肉
有趣的无脊椎动物
你的脸像水蜜桃
为了蝴蝶
昆虫产卵跟鸡生蛋一样吗?
捉蝴蝶
捉蝴蝶
Smallest Flying Robot 会飞的机器昆虫
昆虫们来玩了
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