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黔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2021-08-09陈俊池向家淑唐琼芳

旅游纵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黔江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陈俊池 向家淑 唐琼芳

摘 要:我国的乡村正在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富,吸引了大量城镇居民前往乡村享受田园风光、体验乡土文化。本文针对黔江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际情况,找出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黔江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黔江区

中图分类号:F592.7;F32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村产业发展的天然融合体,产业链长、涉及面广,不仅能大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而且对农村经济有明显的带动作用[1]。近年来,黔江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给其他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做了良好示范。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黔江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期促进黔江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好地发展,也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参考。

一、黔江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黔江区实施旅游大区战略,旅游业发展迅猛,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成绩尤其突出。其成功打响了“神秘芭拉胡·魅力阿蓬江——清新黔江”的旅游宣传口号,打造了濯水古镇、蒲花暗河、城市峡谷(芭拉胡)、武陵仙山、三塘盖、神龟峡、土家十三寨、爱丽丝婚庆庄园等景点。先后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重庆最美乡村好去处”“中国森林氧吧”“阿蓬江湿地公园”等殊荣。截至2020年,建成5A景区1个、4A景区6个、乡村旅游线路25条、星级农家乐233家、准星级农家乐169家、乡村酒店74家、休闲农庄46家。自2016年以来,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连年不断增长,2020年接待游客约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亿元。2021年发展势头良好,“五一”期间仅濯水景区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成为重庆最具人气的5大网红打卡点之一。

二、黔江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黔江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整体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黔江区虽然出台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但内容还不完备,系统性、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经营分散、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缺乏全域规划引领、统筹协调。同时,具体项目缺乏可行性。一是项目规划不符合土地、环保等政策要求,出现违章违建的现象,导致项目无法启动建设。二是只看重短期效益,无长远风险防范意识,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运行。三是随意扩大项目规模,资金投入却跟不上,导致项目半途而废未能完工。

(二)产业产品开发不够

1.旅游经济贡献率小

全区旅游产业增加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5%,远低于全市5.8%的水平。旅游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贡献率只有4.6%,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的程度不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强[2]。

2.发展体系不完善

一是乡村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未能够较好地利用乡村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要素,资源闲置较多。二是旅游资源较分散。全区旅游资源零星分布,受地形及交通条件的限制,景点与景点之间不能无缝对接。三是缺乏产业支撑。多数经营者未培育一个好的产业,不能实现农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3.经营项目缺乏特色

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存在同质化、复制化、低端化等问题,基本停留在吃、住、娱等表象层面,民俗挖掘少,人文特色少,产品包装少。特色不足,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如黔江的农产品质优价廉,却没有统一标志、品牌等,独特性差,游客购买率较低。

(三)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1.缺少專业人才,管理水平较低

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主要是以农民为主或是家庭经营的模式,经营者既是老板又是服务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较低的现象,经营管理理念较为落后,行业服务粗放。旅游策划及开发、经营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导致服务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黔江区山高坡陡,多数乡村旅游资源在偏远的地方,山路崎岖狭窄。专门的旅游接送车或公交车较少,交通不畅阻断了很多游客的出行;停车场、厕所等公共配套设施落后,不能充分地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

(四)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1.相关优惠政策较少

相关优惠政策开办手续较复杂,限制条件较多,建设用地政策也较为严格。同时,在银行信贷、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较少,不能满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需求。

2.投入不足

全区未设置专门的旅游投融资平台,多数地方的发展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外来社会资本投入。政府财政拨款杯水车薪,而引入的企业有实力的较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即使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却得不到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五)宣传力度不足

黔江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外宣传的意识淡薄,宣传手段创新不足,致使黔江区知名度仍然不高,影响力较小。游客对黔江区民风特色、人文历史、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很少,大大减少了游客的数量。

三、推动黔江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推动黔江乡村振兴、助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民族生态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加快黔江区乡村振兴战略进程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和农业的新业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好抓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利用“旅游+”“生态+”模式,有利于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护好黔江的绿水青山,吸引大量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塑造黔江乡村的文化特色。

(二)促进黔江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黔江是典型的山地农业,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耕地质量较差,特色农产品较少,农业效益较低。但黔江山青水秀无污染,农产品绿色无公害,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理想之地。其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使农产品变商品,农房变客房,农区变景区,带动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关联产业发展[3]。

(三)提高黔江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黔江区地形地貌多样,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民俗风情浓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古地震遗址小南海、地质奇观蒲花暗河、“世界第一风雨廊桥”濯水廊桥、湿地公园阿蓬江、佛道教基地武陵仙山等著名自然景点;还有八面山、三塘盖、情人谷、灰千梁子等避暑胜地;有蒲花农业园、植裕农业园研学园区;有土家摆手舞、苗族芦笙、铜铃舞、木鼓舞,“对歌”“盘歌”“山歌”“薅草锣鼓”“哭嫁、赶年、摸秋、赛龙舟、吃刨汤”等原生态民俗文化;有土家刺绣、苗家蜡染、西兰卡普等民族瑰宝;有被称为“中国楹联文化古镇”“新重庆十大文旅地标”的濯水古镇,被称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土家族原始吊脚楼聚居区的土家十三寨古村落;有万涛故居、水车坪红色教育基地;有便捷的铁路、高速公路、飞机交通枢纽。

四、加快黔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明确发展总目标

2018年,黔江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了全区旅游总目标即按照旅游大区、旅游强区、旅游美区“三步走”战略目标,打响“峡谷峡江”“生态民族文化”“避暑纳凉”“科普研学”4张名牌,到2030年全面建成“旅游美区”,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脊梁和支柱,开创“全域旅游+全景黔江”新时代[4]。

要实现全区旅游发展总目标,必须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培育具有黔江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

(二)做强农旅产业发展

1.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農民是农村的主人,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资产资源入股与经营者进行合作,支持村集体经济自我组织创办旅游合作社,引导社会资本建设普惠度高的项目,探索建立多方参与、互惠共赢的机制,让农民利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优化产业布局

要围绕“春季观花、夏季纳凉、秋季采果、冬季观雪”的季节特点,在继续稳定25条精品线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一江两岸”沿线、十三寨土家民俗区、三塘盖高山休闲度假区示范点建设,建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带。

3.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把乡村休闲旅游优势与发展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为广大游客打造休养生息的好去处。

一是强化农旅休闲观光本色,打造集“种植+养殖+加工+观光+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蒲花河生态农业园、三磊田甜农业、植裕农业园区、冯家花卉园、中元农场、高坪梯田等为基础,建成一批以休闲度假为主的休闲农庄、以现代科技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以田园风光为主的农业观光园等[5]。

二是突出农家特色意识,打造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当农家人”为主要内容的精品农家乐景点。加强对全区233家星级农家乐的管理和引导,发扬土家族、苗族农家文化,让游客真正吃到土家苗族美食、住上土家苗寨民居,乐在土家摆手舞、山歌等民俗活动中。

三是利用地理优势,打造白土三塘盖、云上水市、金溪情人谷、小南海十三寨等避暑纳凉景点。黔江是重庆市最凉爽的县区之一,适合夏季避暑纳凉。三塘盖及水市盖海拔1 000多米,夏天平均气温在22.5 ℃左右。三塘盖开阔平坦,云上水市森林茂密,空气质量较好,让人心旷神怡。情人谷藏于大山深处,景深幽静、清新凉爽,是乡村旅游的天堂。十三寨坐落于谷底,有一条板夹溪缓缓流淌,溪水降低了温度,夏季非常凉爽。这几处都是绝佳的避暑纳凉之地。

四是展现民风民俗特色,打造濯水古镇、土家十三寨古村落民族风情点。濯水古镇具有巴楚文化、红色文化以及“濯心文化”,也是土家族地区最具有改革开放和文化交流意识的商贸古镇。土家十三寨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土家族原始吊脚楼聚居区,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土家族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展现土家各类舞蹈山歌、赛龙舟、吃刨汤等原生态民俗文化、民俗风情;展示土家西兰卡普等民族服饰;提供黔江鸡杂、绿豆粉、脆红李等美食果品,让游客感受到浓浓的民族特色氛围。

五是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万涛故居、水车坪红色教育基地。黔江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是红三军入渝的首站,也是原红三军政委万涛的故乡。刘伯承、贺龙率领红三军在黔江谱写出一个个英勇杀敌的感人故事。贺龙当年在水市乡水车坪拴马的一棵小树已长成参天大树,命名红军树,吸引了重庆市内外游客前来学习参观。万涛烈士故居已成为革命烈士故居纪念建筑之一,是黔江区的一道红色文化遗址景观。

(三)提升服务质量

要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公交、电力、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解决污水及垃圾处理等问题。搞好庭院绿化美化,提升农村村容村貌,加快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各景区之间及与其他功能区快速互联互通。要强化服务标准,引导从业者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加强服务规范培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做到服务标准化、优质化。

(四)加大宣传营销

一是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网络宣传黔江旅游品牌。二是举办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提高知名度。三是利用直播平台推介黔江绿色农产品。黔江的脆红李、猕猴桃、羊肚菌、牛肉脯、鸡杂等深受消费者喜爱,通过直播平台的推介,传播速度更快,更适合鲜活农产品的销售。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在组织上,要成立区级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大事项决策,统筹指挥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顺利推进。在体制上,一是出台黔江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具体意见,制定用地、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建立服务机制,加强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从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1] 发展休闲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就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答记者问[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9(3):15-17.

[2] 冉敏芳.黔江区乡村旅游的发展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9(11):34-40.

[3] 新华网.“农旅结合”探新路 淮北打造休闲农业“2.0”版[EB/OL].(2017-04-07)[2021-04-29].http://www.ah. xinhuanet.com/20170407/3692587_m.html.

[4] 汪学金.放大优势效应 打造黔江旅游升级版[J].重庆与世界,2018(19):40-41.

[5] 李增杰.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趋势与路径[J].农产品市场,2019(13):40-42.

猜你喜欢

黔江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黔江区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振兴开局之战——专访重庆市黔江区农委主任杨泽迁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仙居湫山乡方宅村乡村旅游规划构想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