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学中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策略

2021-08-09王晓菊

教育界·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幼儿教学提高策略

王晓菊

【摘要】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采用图画绘本对幼儿进行阅读训练,图画绘本有文字、有图案,可以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主动地进行阅读,让幼儿主动探索知识。但是在当前幼儿教育的大背景下,一部分幼儿教师不重视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导致很多幼儿缺乏阅读能力,这样不利于幼儿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幼儿教学中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策略,以供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幼儿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策略

幼儿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沟通需要通过阅读来进行提高,因为高质量的阅读活动能够将幼儿的口语和书面语进行结合。其主要标准是将听、说、读、看、写、问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幼儿教学中,老师需要去营造环境,教授儿童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切实提高幼儿阅读能力。此外,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时,家庭的作用也不应该被忽略,家庭也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家庭和学校的双管齐下中,能够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一、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价值和意义

(一)优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构建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学生的学前教育阶段,重视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一方面可以提升幼儿的学力,另一方面在这种文学环境的影响下还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时期,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有限,学校应通过阅读活动,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在学习阅读的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还能完善幼儿语言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阅读能力提升离不开阅读材料,幼儿教师要收集相关阅读材料,对幼儿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经过大量的阅读训练以后,幼儿的阅读能力就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此外,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幼儿还可以深入体会素材中的情感,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还能让幼儿受到文学作品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二)完善幼儿知识理解能力,实现幼儿综合性发展

幼儿阅读能力主要由两方面组成,那就是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时,教师应该注重丰富和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学会将抽象的问题向具体化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一般情况下,学校开展的阅读活动是让幼儿先自己阅读相关材料,然后教师引导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复述、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学校在挑选阅读教材的时候,一般会选择童话故事书、绘本等,这些阅读教材的共同点就是文字和图案相结合。对于幼儿来说,阅读带有图案的文字材料比较容易,因此容易激发阅读兴趣,可以加深对阅读教材的理解。同时,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获得更深的感悟,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识,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教学中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切行动的源泉和动力,在学前教育中,开展阅读活动的前提是能够对幼儿有吸引力,增加他们阅读的主动性。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方面营造适合阅读的环境,例如建立校内阅读室,阅读室的环境能够使幼儿静下心来进行阅读。对于阅读室要进行合理布置,需要注意图书的分类,室内座椅选择保证舒适,使得幼儿对阅读室产生兴趣。与此同时,每个班要建立专门的阅读区,定时更换图书,在幼儿园中的显眼位置放置一定数量的阅读素材,保证能够及时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素材。例如,小班的阅读素材的选择上要注意素材简单直接,图片和文字相互融合;中班的幼儿阅读素材要注重以儿童歌谣为主;大班幼儿的阅读素材可以是益智类的或者有关儿童的文学创作等。在幼儿园内,各个活动室要张贴幼儿阅读的成果,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荣誉感,促进他们对阅读的主动性。

(二)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伴随人的一生,并且能够让人从中受益。但是习惯的养成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完成的,幼儿教师需要利用多种阅读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了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在晨读、阅读课上,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小组阅读、分享阅读成果等相关活动,通过以上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开展“故事大王”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近期的阅读情况,组织讲故事比赛和看图书比赛等,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组织开展“图书小医院”活动,指导幼儿对破损的图书进行修补,整理摆放不整齐的书架,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习惯。班级每周可以开展童话小品表演、童话书签制作活动、图书漂流等活动,幼儿园每个学期再组织读书节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儿童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且从中培养阅读习惯。

(三)運用问题探究方式进行导读

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缺少问题引导则会让阅读缺少有价值的思考。为此,教师可以在幼儿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运用问题探究方式为孩子形成引导,最大化地突显出幼儿在阅读探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幼儿也可以在此方式引导作用下,更好地运用自身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来进行体会。幼儿边思考边探索,能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会。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角度提出问题的方式来为幼儿进行导读,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比如,可以利用幼儿生活经验进行合理设疑,教师需要对幼儿生活经验进行了解,引导他们合理地设疑、想象。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增强大胆质疑与猜想能力。同时,导读有利于教师对幼儿阅读水平进行更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开展更深入的绘本阅读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比如在开展《愿望树》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要让幼儿掌握整个故事的主题—通过小熊离家出走的故事凸显妈妈对孩子的爱。教师在组织幼儿阅读活动时,可以提前张贴小熊冷、饿、害怕等图画,然后引导幼儿思考到底谁会给予小熊帮助,会给它带来什么。在教师以及画面的引导作用下,幼儿会结合自身积累的生活经验,认真主动地开展思考,并会大胆地猜想故事情节,从而激发了幼儿对绘本浓厚的兴趣。此外,教师还需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换位思考、主动交流,当幼儿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再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完整阅读。通过互动交流,让幼儿能够融入阅读作品中,并将自身想象成阅读作品中的人物,以多角度思考的方式,更好地对阅读作品中人物心理进行感悟,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引导幼儿学会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从幼儿接触阅读开始,老师就需要从小处着手,教授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教会幼儿如何借阅图书、爱护书籍,要让幼儿从接触到书的第一时间做到记住书籍名称,还要让幼儿做到在读书时要全神贯注,不要有小动作,每次拿到書籍后,要按顺序看,不损毁书籍,看完后还要将书籍放回书架。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保持坐姿的正确,按照书中要求进行规范阅读。每读完一篇文章,教师需要及时对幼儿进行提问和回顾文章内容,帮助儿童理解文章中的故事。以上工作做完后,教师还要让幼儿复述文章的主要意思或者讲给家长听,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

(五)重视家庭阅读,促进亲子阅读

家庭也是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场所,家庭阅读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支撑,更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家园共育模式,幼儿园可以教授家长正确的阅读方法、介绍阅读的好处,使家庭阅读真正发挥作用。通过教师的指导,家长可以为儿童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为幼儿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供条件。同时,为了对幼儿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家长应该肩负起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责任,为幼儿做好榜样。教师还可以利用微信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例如听读启蒙法、讲述故事法、提问回答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比赛法等。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让儿童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一生中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就是幼儿期。因此,在幼儿时期加强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指导儿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以及加强对幼儿阅读的重视程度,可以让幼儿激发对阅读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丽华.幼儿园教学中如何促进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J].学周刊,2019(06):161-162.

[2]李蕾.游戏互动提高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4):85-86.

[3]丁然.在互动游戏中提高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研究[J].幼儿100:教师版,2017(06):26-29.

[4]郭维洁.幼儿阅读兴趣和能力在幼儿早期阅读中的培养[J].好家长,2017(66):134.

[5]苏文玲.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快乐阅读,2016(24):50-51.

[6]张晓云.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探析[J].华夏教师,2016(01):38-39.

猜你喜欢

幼儿教学提高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多元智能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渗透应用体会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