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09陈琼
陈琼
【摘要】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除要求人才能自主解决问题,还要求其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意识到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随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兴趣下降的现象,甚至出现了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在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相互合作探究新知,这既能增进师生、生生间的感情,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1]。
一、自主探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较差、缺乏主动性、学习成绩落后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在有限时间内不能兼顾每一位学生,因此就需要学生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对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并组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规范课堂秩序,让学生在合作模式下探究新知,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探究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的提升[2]。
二、自主探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围绕教学内容的某个知识点展开的。与问题式学习模式不同的是,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所选择的知识点并非来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也不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而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选定的。教师选定教学知识点后,以任务、问题等形式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目标知识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和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二节“信息获取与管理”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在课堂伊始,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某传染病的相关图片,讲解某传染病的起因、感染人数及社会各界所做的努力,在讲解的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出本课时的主题:网上搜索传染病的相关信息。学生通过听音乐、观看图片,了解本课时学习目标。教师向学生提问:“现在我们想了解传染病,你会通过什么方式获取信息?”学生回答:“杂志、网络、电视、报纸。”教师把握追问时机,问道:“在当前教室中,获取信息的最快方式是什么?”学生望了望计算机,不约而同地答道:“网络。”于是,教师让学生打开浏览器,搜索传染病的信息,同时将搜索的关键词、目录提炼出来,让学生思考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同一关键词得出的结果是否一样。在学生进行搜索时,教师可从旁协助,在确定学生操作完后,布置新的任务:“你能通过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今天的天气吗?”教师让同桌两人组成一组,随机让一小组上台演示,随后再讲解其演示过程中存在的错误。
教师确定本节课知识点“信息的获取”后,以任务、问题等形式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体验互联网的魅力。这既能让学生掌握本章节内容,又能让学生自己挑战任务,继续探索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究性,致使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较低。为改变此种现状,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具有探究性的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例如,在教学“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图像基本知识,并尝试使用工具对图像进行加工。课前,教师要做好相关调查工作,了解学生获取图片的方式;并让学生根据主题搜索图片。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可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演示,确保学生掌握多种图片获取方式。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兴趣,在课堂中导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图片,适时引导学生对图片所展示的信息进行思考,并指导学生进行图片分类,让学生下载一些图片,认真观察,掌握图片的基本信息;然后出示两张有问题的数码照片,提问:“同学们,如何处理这两张图片才能使它们看起来和谐一点呢?”学生回答:“使用ACDSee将图片旋转,光线调亮,并将周围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剪裁掉。”教师接着问:“有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演示一下呢?”在学生上台演示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现在图片的效果,你们满意吗?”学生回答:“总感觉哪里怪怪的,是颜色问题吗?”教师说:“对,就是颜色问题。相机拍摄的图片对比度较差、色彩较淡,但后期我们通过软件调整色调、饱和度等,可使图片达到色彩分明的效果。让我们比一比,看谁调整的图片效果最好。”
教师在讲授“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一课时,先让学生掌握图片的获取方式,了解图片的基本信息,然后设置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圖片加工。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本课时内容,又能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组建小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
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对此,教师可让学生组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自主探究知识,在合作中交流思想,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小组合作模式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教师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融入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可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音视频获取与编辑”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会音频、视频的采集与编辑方法。教师让学生前后桌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并布置学习任务:制作班级宣传片。教师说道:“同学们,为了给以后的我们留个纪念,老师决定举办班级宣传片制作比赛。宣传片的素材图片、视频等可使用手机、相机进行拍摄,最后评选优秀作品上传至校园网站。”之后,教师展示他人拍摄的宣传片,并与学生分析制作这样一个宣传片需要准备哪些素材。学生经过思考后说道:“文字、配音、图片、视频等。”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策划人,你要如何将这些素材进行合理整合呢?”学生回答:“应该先做个规划,确定好剧本、配音稿、背景音乐等。”教师说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那就按照所说的步骤进行制作吧,不过要先确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学生听后,立马着手准备,各司其职。在学生准备好所有素材后,教师可从旁指导学生使用一些视频编辑软件,如会声会影等。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共同努力完成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讲解、点评。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班级宣传片,明确小组成员分工,一方面能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四)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若想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就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恰当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单纯地传授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并没有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致使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动画制作”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画的制作过程。首先,教师使用Ulead GIF Animator展示教材中“奔跑的豹子”,让学生了解动画是由多张图片连续播放形成的,并让学生以生活为主题,动手制作动画。学生回顾之前已经学过的“图像的获取与加工”和“音视频的获取与编辑”,使用手机或相机的连拍功能拍摄一名同学就餐的场景,随后使用ACDSee的自动浏览功能设置图片的播放速度,从而达到动画效果。教师也可在课前下载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如水墨动画、剪纸动画、黏土动画等,在课堂教学时播放这些动画,让学生感受到动画的神奇魅力,随后再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制作动畫。在学生制作动画前,教师要先选取有代表性、操作便捷的动画制作软件,实际演示动画制作过程,分析动画制作的要素,再让学生开始制作动画。
教师通过导入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动画制作的过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教育行业已步入新的时代。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因而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为国家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李飞.突出自主探究促进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7(04):120.
付东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自主探究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0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