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家庭的家教建议
2021-08-09王莉
王莉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蔚为可观。这些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看上去好像很多农民都“进城”了,但是他们在经济状况、就业方式、思维模式、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依然无法摆脱“农民”的烙印。前一阵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程猛先生在“一席”演讲平台所做的演讲引发大家的关注。他演讲的题目为《读书的料》,分享了通過教育走出农村、改变命运的一些农家孩子的求学经历、心路历程,揭示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程猛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和教育人类学研究,他自己就是一个农家子弟,在安徽中部三县交界的一个村庄里长大。从四岁起,他就跟着在村小当民办教师的母亲,经过一段段泥泞的乡间小路和田埂,到邻村上学。他的演讲打动了许多人,也再一次引发了诸如“寒门能否出贵子”的探讨。
对“寒门能否出贵子”这样的探讨我从来就不以为然。因为不同的人对“贵”的理解大相径庭,对那些以阶层高、物资厚为标准的“贵”我不敢苟同。我始终认为,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独特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不管出身如何,所属什么阶层,每一个生命都可以高贵。我今天想探讨的是寒门子弟家长如何看待和开展家庭教育的话题。鉴于“寒门”的定义十分模糊,结合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的实际,我想聊一聊农民家庭的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我的许多教师朋友也和我说,众多农民家庭的孩子到城镇上学面临一个全新的环境,其家庭教育也要接受新的考验。希望这样的探讨不管能不能让寒门子弟“贵”起来,至少能让他们过得更温暖、更幸福。
陪伴成长,拒绝留守
21世纪的第一个20年是中国城市化最迅猛、最激烈、最持久的20年。我们看到,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从乡村涌向城市。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家长由于经济条件、户籍限制、教育资源短缺等原因,无法带着孩子一起进城,就把孩子留在了老家,于是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隐患。留守儿童的问题可能要十年、二十年后才会显露,等到那时就太迟了。我们必须及早干预,拿出有效措施。
2021年2月,我国《家庭教育法(草案)》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该草案再次明确了父母对孩子的监护和教育责任。作为生命化教育推广人,我是明确反对农民家长“抛弃”孩子到别处务工的。我认为,无论如何,家长都要排除万难,尽一切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切莫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农民朋友在权衡挣钱和陪伴孩子时眼光要放长远,应想方设法地把孩子带在身边,或者和孩子一起进城,或者留在农村寻找其他的谋生方式,这样父母才能对孩子起到应有的监护作用和教育作用。
2020年高考,湖南耒阳女生钟芳蓉考上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据媒体报道,钟芳蓉刚刚出生八个月,她父母就外出务工,她和父母亲朝夕相处的日子屈指可数。童年早期没有和父母朝夕相处的孩子一生都会有亲密感、安全感方面的缺失。这么说很残忍,却是一个客观事实。“因为很久不叫爸妈,只有一年见一次,感觉有点不熟。”钟芳蓉坦言。在内心,她自幼和父母都不亲。“遇到特别艰难的事儿时,第一个想到的人,不是爸爸妈妈,而是同学。感觉和同学的关系更近一点。如果觉得这件事对同学也不好讲,那就写到日记里。”
当得知钟芳蓉高考取得高分时,她妈妈说:“我女儿终于有出息了!终于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当被问及什么是“改变命运”时,这位朴实的母亲迟疑了一下说:“衣食无忧,过上好的生活,比我们活得更好。”过了一会儿,她才若有所思地说:“还有,以后,她不会像我一样,让她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我们没有。”
我想,这是一位母亲最痛彻心扉的话语了。让孩子长期留守,是母亲心中永远的痛,也给孩子留下永久的伤痕。孩子的安全感、亲密感、爱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甚至以后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我对农民家庭的第一条家教建议就是,竭尽所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有陪伴才有教育,有朝夕相处才有亲密无间的亲子感情,才能带给孩子安全、温暖和信任,确保孩子顺利、平安、正常地成长。
物资匮乏,爱来补充
农民家庭比起城市家庭,一般情况下经济基础相对弱一些,物质条件不那么优渥。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不存在城乡差距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所以我说,物质或许贫瘠,爱不应该贫瘠;如果物资匮乏,请用爱来补充。许多农民家长常常叹息自己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却忘了自己对孩子的爱才是最好的条件。
程猛在演讲里讲道,他访谈的几十位农民子弟,回忆起自己童年的“匮乏感”时,不单是物资方面的匮乏,还有爱的匮乏。父母忙于生计,埋头挣钱养家和交学费,似乎从来都无暇多看孩子一眼,给孩子拥抱,陪孩子谈心。孩子很小就被要求像大人一样老成持重,要为家里分担家务,要省吃俭用,要发愤读书——这些都无可非议,但若要求孩子不渴求父母的爱,那就不对了。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沐浴在父母的爱中成长,这个权利不能因为贫穷而被剥夺。爱不需要多少物质基础,有时候只是家长的一个拥抱、一句鼓励、一次谈心、一场陪玩。
农民父母怎样向孩子传递爱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下面这个事例中得到启示。在2020年高考中,来自大山深处的湖南省土家族双胞胎兄弟赵稞、赵棣分别以687、685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兄弟俩告诉记者,父亲的陪伴,是他们这三年的动力。虽然父亲不能在学习上给予他们任何指导,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瓶颈,只要有父亲在,他们便感觉身后有了依靠。从双胞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兄弟俩的父亲赵忠其就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上下学,每天都陪两个孩子写作业,看他们写累了就带他们到菜园里干干活,或者在院子里打打羽毛球。每逢假期和周末,他还会找时间专门陪儿子们玩耍。他说:“我觉得即使不能辅导孩子,陪伴也很重要。因为我在旁边,他们感觉心里有底,还能促使他们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兄弟俩的班主任不约而同地赞赏赵忠其:“他们的父亲不是一般‘保姆式的家长,他不但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还经常和孩子谈心,跟他们像朋友一般相处,深入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心里有底气,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看他们三个,就像兄弟似的,关系真好!”从赵家到县城需要坐一个半小时的汽车,来回至少需要3个小时。但兄弟俩读高中的3年间,赵忠其每个周末都雷打不动地来到学校,给他们送生活费,陪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上面这个事例让我想起汪曾祺先生那篇著名的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我想,农民家长朋友可能家里物资匮乏些,但只要用心去爱孩子,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去陪伴、鼓励、支持孩子,爱的力量一定能够战胜物资的贫乏,给孩子带来受益一生的财富。
善将劣势化为优势
农民家庭比起城市家庭,似乎充满了劣势:经济基础薄弱,物质条件贫乏,教育资源稀缺……可是我依然要说,有时候劣势也能化为优势,只要家长抱着乐观心态善于去转化。我们都知道,“英雄自古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农民家庭的劣势或许就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炼。我们怎样将劣势化为优势呢?其实有很多做法,其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是很重要的一条。
前一阵子我的农民朋友老许给我发微信,他的儿子小许又获得了单位的一项奖励。我跟踪老许家庭十多年了,他就是那种十分善于将劣势化为优势的智慧父亲。从小许很小开始,老许就会带着儿子去田间劳作,告诉孩子自己家族的历史,让孩子热爱土地,热爱劳动。寒暑假时小许大半时间都在田间地头,老许有意从日复一日的琐碎劳作中锻炼孩子的责任感。待小许长大一点了,开始叛逆了,也曾瞧不起农民,也曾羡慕城里人。老许和孩子谈心,告诉他:一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前提就是接纳自己的本色,然后在脚踏实地的吃苦耐劳中去超越过去。
老许这一席话让小许仿佛瞬间长大,孩子再也不以干农活为耻了,而是发自内心地以“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为荣。他劳动卖力,学习也刻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因表现出色被省城一家单位聘用。单位领导对小许的评价就是六个字:“有担当,能吃苦。”我想,这六个字就是他父亲善于将劣势化为优势的“得意之作”——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吃苦、负责任的人,这样的人到哪儿都受欢迎。难怪小许经常获得单位的奖励。直到现在,小许已经是个“白领”了,依然每年回家都帮忙收稻子,他说:“在城市里待久了回老家干干农活觉得特别踏实!”
亲爱的农民家长朋友,或许你心里苦,或许你怪自己命不好,可是这些抱怨、悲观都毫无意义。不妨学学老许,善于将劣势化为优势,孩子一样“顶天立地”对不对?也学学双胞胎兄弟赵稞、赵棣的爸爸老赵,多对孩子付出爱,这些爱一定能带给孩子力量。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尽量避免像钟芳蓉的妈妈那样,即使孩子高考成绩优异还是挥不去留守儿童的遗憾。不管我们出身如何,只要用心做家长,农民子弟的家庭教育一样大有可为!祝愿每一位农民子弟都能在父爱母爱的浇灌下成長得更安全、更顺利、更幸福。那时候,“贵不贵”已经不重要,“好不好”自己心里知道。
(作者系文质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生命化教育与儿童阅读推广人,出版教育专著《陪伴的力量》《书香润童年》《童年可以如此美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