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

2021-08-09杜人淮马会君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防工业军民矩阵

杜人淮,马会君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上海 2016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想、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1]习近平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2],“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3]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主线。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助于加快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有关经济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及评价的研究,以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及评估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关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及其评价的研究相对滞后,缺乏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本研究从军民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的视角,就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及其评估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和评价的研究现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防工业追溯到红军根据地创建的人民兵工。学界围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国防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问题展开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杜人淮(2012)[4]、袁超越(2021)[5]等认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围绕高质量高效率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采取了不同方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采取的是“兵民一致、军民结合、军政一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采取的是“军民兼顾、军民两用”、“备战打仗、平战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先后采取“军民结合、保军转民”、“两头兼顾、寓军于民”和“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采取的是“军民融合战略”。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发展。”[6]是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7]学界从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角度,就高质量发展的评价问题展开了研究探讨。魏敏等(2018)[8]从经济结构、创新驱动、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经济增长、区域协调、产品服务、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成果惠民等方面,构建了包括53个测度指标的庞大体系,并采用熵权法进行测度。高志刚等(2020)[9]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赋权计算结果,并进行实证分析。

相对其他领域而言,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及评价的研究明显滞后,只有牛昊(2021)[10]、王亦兵(2021)[11]等少数学者探讨了国防工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而鲜有关于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及其评价的系统性研究成果。有关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问题,也仅限于围绕国防工业形成全要素[12]、多领域[13]、高效益[14]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等研究,尚无从体现新发展理念和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等视角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因此,本文拟在界定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探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基于AHP-EWM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整体评价,就加快推进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评价的内容和指标

2.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

习近平强调,国防工业“性质特殊、使命特殊、责任特殊”,其职责使命就是“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5]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既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一般要求,也要充分反映国防工业产业特征和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特定要求。所谓一般要求就是要贯彻和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要求,所谓特定要求主要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国防工业军民融合(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CMI),是“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defense technology industry base,DTIB)同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civil technology industry base,CTIB)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n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base,NTIB)的过程。”[16]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主要目标是,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17],助力形成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可见,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就是充分贯彻和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实现国防与经济相协调、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安全与发展相兼顾的发展,从而实现国防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发展,如图1所示。

图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内涵要求

2.2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

依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内涵,可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体现新发展理念和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格局的状况,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

2.2.1贯彻和体现新发展理念

如前所述,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特定内涵,无论哪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都必须要充分贯彻和体现新发展理念,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也不例外。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国防工业及其军民融合发展有自身的特殊性,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所要体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应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1)创新发展,主要是考察评价国防工业与民口部门的协同创新水平,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的基础条件、投入和产出水平等;2)协调发展,主要是考察评价国防工业的军民业务协调发展、国防工业与民用产业协调发展和军民融合产业的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等状况;3)绿色发展,主要是考察评价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节能、减排状况;4)开放发展,主要是考察评价国防工业面向国内的军民市场开放水平和面向国外的军民市场开放水平;5)共享发展,主要是考察评价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军民产品及其价值等共享水平。

2.2.2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目标

不同领域发展有自身特殊规律和特定目标任务,对不同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就需要依据其目标任务的实现情况来分析考察。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主要目标是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这也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向。因而,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就需要依据国防工业发展的全要素、多领域和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状况进行分析考察。1)全要素深度融合,主要是考察评价国防工业发展所需的各类军民原材料、平台、技术工艺、人才、制度等要素融合水平;2)多领域深度融合,主要是考察评价国防工业的国防科技开发和装备科研生产等军民融合水平,国防工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融合水平;3)高效益深度融合,主要是考察评价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取得的国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综合效应状况。

2.3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

2.3.1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需要借助相应的指标。无论是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体现新发展理念指标的选取,还是体现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主要目标指标的选取,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即所选取的指标要系统科学,能够全面、客观反映国防工业高质量发展整体面貌,避免出现以偏概全或支离破碎现象;2)普适性,就是所选取的指标可适用于对不同情况下国防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使国防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可比性;3)典型性,即所选取的指标要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状况,指标做到既相对全面,又典型简洁;4)可衡量,即选取的指标既可供能掌握内部数据的单位或人员评价,也可供难以获取内部数据的单位或人员评价。

2.3.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评价内容及其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可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贯彻体现新发展理念、军民融合发展主要目标两个维度来构建评价指标。这里每个评价维度的指标均设置一、二、三级指标,由此可构建一个评价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架构

续表

3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评价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参数,但要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价,还需借助一定的评价方法。根据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特点,本文采取基于AHP-EWM组合权重的TOPSIS法进行评价,其中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和EWM熵值法计算权重,既可充分发挥专家的经验优势,又能反映指标间的信息差异。在此基础上可使用TOPSIS模型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整体评估。

3.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第一步,构建判断矩阵。为了对某军工的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我们选取行内比较有代表性的8名专家,依据专家意见,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层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建立指标体系的判断矩阵。按照表1的层次结构,共需构建33个判断矩阵。某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是针对上一级指标而言,体现的是本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中数值的含义,如表2所示。

表2 判断矩阵中数值的含义

第二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Rc=Ic/Ir。式中,Rc为一致性比率,Ic为一致性指标,Ir为随机一致性指标。若Rc<0.1,说明一致性满意,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第三步,计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到的三级指标权重向量:

WAHP=(wE1,wE2, …,wE71)

以计算E1、E2、E3、E4相对于国防工业高质量发展水平A的权重为例。邀请的8位行业专家分别对各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经德尔菲法处理后,B1、B2相对A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按照加权和法计算权重列向量:

WA=[0.44 0.56]T

一致性指标Rc<0.1,通过一致性检验。

同样的方法,可分别得到C1、C2、C3、C4、C5相对于B1的判断矩阵(见表4),D1、D2、D3相对于C1的判断矩阵(见表5),E1、E2、E3、E4相对于D1的判断矩阵(见表6)。

表4 C1、C2、C3、C4、C5相对于B1的判断矩阵

表5 D1、D2、D3相对于C1的判断矩阵

表6 E1、E2、E3、E4相对于D1的判断矩阵

经过计算,各自的相对权重列向量分别为:

WB1=[0.22 0.13 0.09 0.24 0.32]T

WC1=[0.29 0.37 0.34]T

WD1=[0.37 0.32 0.09 0.22]T

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经过计算,可得E1、E2、E3、E4相对于A的权重为:

[0.010 4 0.009 0 0.002 5 0.006 2]T

按照此方法可得到所有指标权重,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各层次指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

3.2 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

本文评价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共有m个待评价单位,n个评价指标,则原始数据矩阵:

其中,xij为矩阵X中第i个评价单位中第j个指标的值。

第一步,使用极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指标值矩阵Y:

第二步,计算指标值比重,得到矩阵P:

第三步,计算指标值的信息熵,得到信息熵的向量:

E=(e1,e2,…,ej)

其中:

第四步,计算指标值的权重,得到权重向量:

WEWM=(w1,w2,…,wj)

其中:

则组合权重向量:

3.3 TOPSIS计算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

第一步,构建原始数据矩阵。与熵值法相同,不再赘述。

第二步,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

对原始数据矩阵X进行规范化处理:

得到矩阵:

第三步,构建加权矩阵:

第四步,确定矩阵R的正的理想值向量R+和负的理想值向量R-:

R+={max(z11,z21,…,zm1),max(z12,z22,…,zm2),…,max(z1n,z2n,…,zmn)}

R-={min(z11,z21,…,zm1),min(z12,z22,…,zm2),…,min(z1n,z2n,…,zmn)}

第五步,计算各个指标的正、负的理想值欧氏距离向量:

其中:

第六步,计算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向量:

L=(l1,l2,…,li)

其中:

从中可知:

0≤li≤1

当li趋近于1时,说明与正的理想值贴近程度越近,与负的理想值贴近程度越远,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当li趋近于0时,说明与负的理想值贴近程度越近,与正的理想值贴近程度越远,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就越低。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是充分贯彻和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展,是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的发展。文中围绕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现新发展理念和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目标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包括一、二、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EWM组合赋权法,通过专家意见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判断,从而对评价指标给出不同权数,最后再用TOPSIS模型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总体评价。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防工业保密性强等特点,相关数据不易获得。根据这一特点,较适合采取AHP-EWM组合权重的TOPSIS法用于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文中探讨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分析方法对于相关部门或者军工集团评价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有一定借鉴意义。

4.2 主要建议

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的要求,不断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需进行整体筹划、系统推进。

1)增强协同创新能力。聚合军民创新优势资源,聚力军民创新力量,努力增强军民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军民科技创新步伐,提升武器装备建设质量效益和国家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助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提升开放共享水平。立足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提高军民市场兼容水平、军民资源共享水平和军民之间协调水平,充分发挥民口优势促进国防科技和装备发展,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和装备发展溢出效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工艺等来发展壮大自己,加快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3)保障供应链安全。要确保国防工业重点领域供应链安全,突出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行业供应保障,防范和化解核心、关键领域出现受制于人和“卡脖子”问题,实现供应链安全稳定和自主可控。

4)提高供给质量效益。顺应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变革的要求,立足信息化智能化特点规律,提升科技研发和装备发展能力水平,补齐短板弱项,做强优势长板,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助力建设现代化强国。

5)优化国防工业布局。推动国防工业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等布局一体融合,空间布局要与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战区建设任务相契合,能力布局要与国家、军队的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及要求相契合,时序布局要与国家现代化和军队现代化的进程相契合,做到一份部署、获得两份收益。

6)提供有力制度支撑。以一体化战略规划牵引国防工业发展,充分兼顾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处理好军民融合发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加快提升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猜你喜欢

国防工业军民矩阵
普京:俄罗斯国防工业必须实现100%进口替代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外依赖情况
美国巩固提升国防工业供应链能力的举措及启示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