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2021-08-08张丰哲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7期
关键词:褐斑病病株钾肥

张丰哲

(靖西市农业农村局,广西 百色 533899)

玉米褐斑病是在玉米叶片上偶然出现的一种具有侵染性,由鞭毛菌亚门节壶菌属玉蜀黍节壶菌引起的,该病害症状主要是在叶片上发生,然后是叶鞘、茎秆,病害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玉米叶片直接枯死。该病斑首先发生在叶片的尖端,情况好的只是结苞较小、产量减少,严重的情况会直接导致不结苞。近些年来,该种病害在我国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造成的损失很大,尤其是在河南,山西等地区更加严重,已经成为我国玉米产业上最大病害。

孙炳剑等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表明,导致玉米褐斑病流行的原因有很多,如,大量玉米秸秆还田,生产上主要的品种对该病的抗病性比较差,气候条件适宜病菌生长等;段显德等人员对该病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其发病率较低时空间分布呈随机分布,发病率较高时呈均匀分布。当前,科学家通过七次氮钾配比处理的田间试验,通过研究氮、钾肥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旨为通过科学有效的施肥方法防治玉米褐斑病而提供科学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 前期调查

玉米褐斑病是由玉米叶片上的玉蜀黍节壶菌侵染所引起的,经常发生在玉米上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对果穗以下的叶鞘、叶片有较大危害,轻则可造成叶片部分或全部叶片干枯,一般情况下会减产12%左右,病情严重时可达32%以上。玉米褐斑病在中国各大玉米产区普遍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南方,温度和湿度都较高的地区危害很严重。

对于玉米褐斑病的防治,当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有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生产上一般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如果田间病害程度较为严重时,不能让秸秆还田或使用病残体沤肥,而对于病残体,一定要将其深埋地下。在玉米5-6片叶时,若种植的玉米品种抗病性弱,属于感病品种,如果种于温度较高,又有很大的降雨量,湿度大,光照时间较短的地方,会更加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应提早预防。

氮肥的作用:促进植株茎叶的生长,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增产。氮肥有很多种类,其中尿素是固体氮中含氮最高的肥料。使用氮肥应该提前对土壤进行检测。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1.2 供试验品种

试验品种可采用郑单958,因为通过田间调查显示,该品种玉米对玉米褐斑病的感染程度与日常生产中主要推广的玉米相类似。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四水平,试验地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每个小区面积67平方米,进行四次重复试验。在播种前整理试验田时,使用相适应的用量,提前把氮、磷、钾肥都施入试验田,等到7月底收获试验植株。其他田间的管理措施和平常一样,做空白对照。

处理 因素水平 施肥量(kg/hm2) 氮钾比N K2O N K2O T02 0 2 0 160 -T20 2 0 300 0 -T12 1 2 140 140 1.0 T21 2 1 100 65 3.8 T22 3 2 200 120 1.8 T23 2 3 100 135 1.2 T32 3 3 150 60 2.9

1.3.2 测定项目和方法

一是玉米发病率和病情。采集调查试验田中玉米褐斑病的发病数量和病情程度,通过公式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二是调查玉米产量。在7月底的收获期,将玉米全部收获,风干脱粒,称重,让实验组试验田中玉米的产量与对照组试验田中玉米的产量相对比。

2.结果分析

2.1 施氮肥对玉米褐斑病的影响

在中钾水平,不同的施氮量处理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出现很显著的差异,表明在常规施加钾量的条件下,增加氮肥的量,可适当降低褐斑病的发生,而且效果随着氮肥量的增多而逐渐升高。其中,使用高氮量施肥才会有显著效果。

2.2 钾肥对玉米褐斑病的影响

中钾和高钾处理过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差异较大,其中,在中钾处理情况下除了病情指数与不施钾处理的差异不明显外,其他的指标与不施钾处理和低钾处理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但高钾处理过的病株率与不施钾和低钾处理的病株率差异都不明显。不通过施钾处理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与低钾处理的指标差异均不明显。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施加常规氮量条件下,施用钾的量对病情的影响并不大,但是通过中钾和高钾处理的比不施钾和低钾处理的褐斑病病重。

在中氮水平,随着施钾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一般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形势,其中,增加施钾肥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明显大于不施钾肥处理的玉米产量,而不同增加施肥水平处理的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明显。表明在施加常规氮肥量条件下,增施钾肥量可明显提高玉米的产量,但不同增加施肥水平的玉米产量效果基本差不多。

处理 产量(kg/hm2) 处理 产量(kg/hm2)T02 6562.6 T20 7527.2 T12 7535.4 T21 8975.5 T22 9211.6 T22 8211.6 T32 9702.5 T23 9045.5

3.实验结论与小组讨论

玉米褐斑病是在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次生病害,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高温、相对湿度大于86%或者有阴雨天气,则玉米褐斑病的发病率就会提高。资料中显示,该种褐斑病在玉米8-9片叶期容易发病,11片叶以后,一般不会发病;在玉米生长中期,土地肥沃程度较差,导致植株缺肥,如果没有及时施加化肥,会造成植株生长缓慢,生长力衰弱,抵抗力较差,更加容易感染疾病。经科学家研究表明,适当增加氮肥的施加,可以减轻高羊茅褐斑病的发病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正常量的钾肥的情况下,玉米褐斑病的生病率随着施加氮肥的量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即增加氮肥施用量可以减少褐斑病的发生。这与大部分的研究结果相近。

施用钾肥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能力,降低真菌、病毒和细菌对农作物的危害。科学家研究表明,增加施用钾肥的量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施正常量的氮肥的情况下,施用钾肥的量对病情控制的影响不大。但玉米褐斑病却随着钾肥的施加量增加会加重。本研究的结果是在钾含量较高的试验地得到的。所以,如想验证玉米在中、低钾的土壤条件下施用钾肥对玉米褐斑病发程度的影响还应有更进一步的试验。

近些年来,玉米的缓控施肥一次性施肥的应用面积逐渐增大,玉米施肥环节被更多的种植者减少使用或直接舍弃使用,本试验结果表明,由T32和T21处理的玉米植株增产效果明显,并且抗病性也有着较好的表现。

综上分析所示,在褐斑病多发区域,且具有上等肥沃土壤的条件下,如果采用随播施肥和不追加施肥的方式时,可以采用T32和T21的施肥量来当做两种不同的参考方案。

猜你喜欢

褐斑病病株钾肥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