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如崮乡萋萋菜

2021-08-07方圆

未来教育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沂蒙山沂蒙孩子

方圆/文

荒野的野生植物很多,我最喜爱萋萋菜。

萋萋菜没有繁茂的枝叶,也不开娇媚的花朵,更不散发沁人的香气。

它很矮小,瘦弱的躯干上长着五七片带刺的叶子,形象几近丑陋,姿态笨拙猥琐。少有人重视它,也少有人赞美它。

它与庄稼长在一起时,农人会把它当作杂草拔掉;它与野草长在一起时,会遭到野草的百般欺凌。但是无论你走到田埂地头,还是山坡沟边,无论是肥沃的田野上,还是贫瘠的乱石中,都能看到它顽强的身影。

多雨季节它是那样长,干旱时节它仍是那样长。它的生命总是那样充满坚韧和朝气。它的根深深扎于脚下的土地,有着刚直不屈的个性。

它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萋萋菜。

《本草纲目》记载,萋萋菜味甘,性凉,有凉血止血之功,可健脾利胆,清痈散肿。

我对萋萋菜产生好感,始于它治愈了我多年的顽疾。

我出生在沂蒙山被称作“崮乡”的棋盘峪村。沂蒙山72崮名扬天下,仅我村四周,就环抱着纪王崮、长寿崮、透明崮、马头崮、情人崮、东汉崮、奶头崮、毛公崮等26崮,“崮乡”因此而得名。

这里十年九旱,多风沙、少雨水。我从小就有流鼻血的毛病,有时在上学路上,有时在山坡上放牛时,鼻孔里时常会流血。

每到这时,我马上采几片萋萋菜的叶子放在手里揉揉,仰起头,滴几滴叶汁在鼻孔里,鼻血便立即止住。

母亲为此受到启发,每次去地里劳动,总会顺手采些萋萋菜回来,磨些豆汁做成豆沫菜,让我天天吃它。

每年晚秋,山坡上野草泛黄,萋萋菜还带着顽强的绿,母亲采来许多筐,洗净晾干后放置起来。整个漫长的冬季,每隔三两天就会吃一顿萋萋菜小豆沫,多年的流鼻血顽症就这么治好了。

我对萋萋菜的情感越来越浓,不独因为它不屈的个性和药用价值,还因为它帮助乡下人熬过了多少个荒灾之年。

崮乡缺水、少雨,靠天吃饭,时常闹饥荒。记忆中几乎十年九不收。在满山难觅可以为食的野菜时,却总能找到成丛的萋萋菜。而且在同一个地方,今天采光了,过几天再去采,它又长出来了,而且比前几天采的还要鲜嫩。

那些年,我们全家以及整个崮乡人,很大程度上是靠它渡过难关的。

由于和萋萋菜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在读初中的时候我曾以满腔热情写过一篇《我爱崮乡萋萋菜》的散文。

我在文章里称赞萋萋菜是一个无私的奉献者,它用自己的生命养育了我,养育了贫瘠的崮乡。

现在回想,用“无私奉献”来形容它似乎不太恰当。它毕竟是一种植物,还不具备主观付出的品性。但它是有价值的。

田野中有无数的植物并不能为人作食,而它能。这种自身的价值在人们需要它的时候能得以实现。这是伟大的,也是令人敬佩的。

现在生活好了,一年四季的餐桌上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和鱼肉。但每次回崮乡,我仍要采些萋萋菜带回小城来吃。

妻常说:“小城近郊多得是,何必跑到这崮乡采,要改善口味儿,哪里的萋萋菜不是一个味儿。”

我笑了,我可不纯是为了改善口味。在我心中,崮乡的萋萋菜味道就是独特。闻着这熟悉的菜香味道,和崮乡的心贴得更近、更紧了。

品味崮乡萋萋菜,更重要的是为了一种柔情的回忆,一种温暖的追寻。在回忆中追寻一种对生命的思索。

1980年那个夏天,我高考落榜,崮乡好多人向我投来失望的目光。

跑出家门,就是纱帽崮的山坡。我一口气爬上纱帽崮顶,一屁股坐在密密麻麻的萋萋菜上,随手薅了一把不再鲜嫩的叶子,一口塞进嘴里。嚼着它,我流下泪来。

我对自己说,你是一个如萋萋菜一样微不足道的人,必须要像萋萋菜一样坚韧。要经得起风吹雨打,要扛得住生活的残酷。

没过几天,我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返校复习功课,来年继续参加高考;二是去村学校当“孩子王”。

原来的民办教师因为熬不过清贫,带家人闯了关东。在这个只有两百多人的小山村里,除了那些正在上学的孩子,就数我这个高中生最有学问了。

我很犹豫。我很想考上大学走出崮乡,却又同情那些没有老师教育的孩子。

当了“孩子王”,我的一生也许就与这个穷山村拴在一起了。

父母都说,考学吧,考出去才有出息。你看临近几个村的民办教师,头发都白了,转正没希望,家里穷得叮当响。干了“孩子王”,这辈子讨个媳妇都难,打光棍是稳当了。

多数人劝我,还是留下来吧,你看这些孩子多可怜。

我又一次爬上了纱帽崮顶。望着那些在风中摇曳的萋萋菜,我想起了那些年闹饥荒村里人在山坡上争抢萋萋菜的情景。

我仰身躺在绿地毯一样的萋萋菜上,刚闭上眼,一群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孩子正睁大期盼的眼睛看着我。

我的心一紧,突然很难受。

这些孩子正在闹饥荒呢,多可怜!

做一棵萋萋菜,去为他们充饥吧!你的价值不只是考上大学才能体现,在这些孩子中间也许会更有分量。

你就做一棵萋萋菜吧,做一棵崮乡最需要你的时候就把自己奉献出来的萋萋菜吧!

那一年,我16岁。

16岁,就像刚刚冒出地皮的萋萋菜一样,虽不乏执著,但毕竟稚嫩。但是唯其稚嫩,才具有浪漫的情怀,才敢于幻想,勇于尝试。

在那个校长和教师只有我一个人的山村复式学校里,认认真真地当起了教书先生。

从那天起,我就憧憬着让山里的孩子尽早掌握科学文化的金钥匙,开启山沟这把贫穷愚昧了几千年的锈锁。

我努力用知识的抹布擦拭着孩子们身上的污垢,从外表到他们的心灵。

我对他们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从刷牙洗脸等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做起。

我教他们学说普通话。领他们开展“知我沂蒙,爱我崮乡”的活动。

“祖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连家乡都不爱的人,爱祖国估计也没有诚意。我们教育孩子“爱家乡”,就是进行了生动、实际、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领他们走出校门走村串户做社会调查,了解崮乡贫困的原因,找准病因,寻找药方。他们学到了许许多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进行了“养成教育”“读写结合”“魅力阅读”等一系列探索实践,在全国首次提出了“民族兴亡,语文有责”的大语文教育概念,孩子们的素质也渐渐提高。

他们对家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他们知道了家乡虽然贫瘠,但却是一块智慧的土地。这里曾诞生过书法家王羲之、军事家诸葛亮、数学家刘洪等先贤大家。

他们了解到沂蒙山是一块英雄的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绵延起伏的沂蒙72崮,铸就了沂蒙人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品格。崮乡人仁爱、正义、诚实、守信的家国情怀源远流长。

沂蒙人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拼搏、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有120多万人拥军支前,21万人参军参战,10多万名沂蒙子弟英勇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崮乡不远的厉家寨就是名扬全国的农业战线典型。毛泽东亲笔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沂蒙山是一片承载着光荣与奋进的热土,红色基因融于血脉、历久弥新。革命传统根植心间、学为新用。作为沂蒙山的红色后代,怎么能不努力学习,让崮乡早日焕发勃勃生机呢?

孩子们信心满满,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学习之余,孩子们查资料,读报纸,为崮乡的治穷治愚设计出招。“搞农产品加工增加山货附加值”“巍峨的山崮索道连接,游客一天就欣赏完72崮”……

先后有一百多篇调查报告、作文在全国报刊发表、获奖。县教育局专门为棋盘峪小学的孩子编辑出版了《崮乡的山芽芽》作文选,发行近10万册。

和城市教师不同,除了对学校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外,乡村教师还有对家长、村民进行教育的责任。

千百年来,私塾先生、乡村文人,其实都称得上是“乡贤”。他们用自己的学识、阅历、思想、言谈举止影响、感化着身边的村民。

一定程度上,是“乡村教师”引领、带动着乡村文明的进化、发展。

回望茫茫历史长河,从乡村到城市发展进程中看,乡村教师似乎也起了火炬导航、文明引领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教师作为中国最基层的知识分子群体,党和政府也赋予他们“三个文明”建设重要推动者的职能。

很多乡村教师都居住在农村,家里有责任田,本身就是农民。他们与群众朝夕相处,深知父老乡亲的酸甜苦辣。

由于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大部分乡村教师在农村的威望一直很高。

过春节为乡亲们写春联,平时替乡亲们写信,甚至代写情书。上级要求村里干的宣传工作,村里也大多安排老师们去完成。

粉刷标语,写宣传稿,挨家挨户去设计学习园地,为村里办黑板报,农闲季节为乡亲念唱本,说评书,编戏曲,演节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办夜校,扫文盲、扫科盲。为农民普及农药、化肥使用常识,带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进行高效农业塑料大棚,带头做多种经营、家庭致富。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

一身洗得发白的中山装,风纪扣系得严严实实。上衣兜里插一支或几支钢笔,迈着稳健的八字步,走路目不斜视。手提一个包带大多已断裂,用布条缝合着的印有“教师节留念”几个字的人造革提包。面带微笑、谦卑恭敬,轻声慢语,有求必应。乡村教师的这些形象特征一直定格在几亿农民的记忆中。

为了使崮乡早日从物质和精神上双重脱贫,我从培养“新农民”思考着手,进行了“农民素质教育”课题的探索。

办夜校,扫文盲,村民的“脱盲率”大大提高。

我提出了“阅读扶贫”的概念。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报道了我的课题构想和探索。创办了全国比较早的农家书屋“沂蒙书屋”,引导乡亲们读书看报,提高文化素质,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

慢慢地,村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了,村里酗酒、骂街的少了,孝敬父母、团结友善的多了。

不知不觉间,在崮乡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

20年来的山村教学生涯,从不敢奢望能桃李满天下。因为学校太小太小了,小得山外的人不能理解。

20年来,学校里走出去了十几茬学生,多时十来个,少时两三个,总的算起来也不过七十来个。这个数字差不多是村里人口的四分之一。二百人左右的棋盘峪村,陆陆续续考出去了二十多个大学生。

村里年轻点的“文化人”几乎都是我的学生。

出校门往家走、扛着锄头下地、赶着牛羊啃青,崮乡人碰到,都远远地站着,虔诚地喊一声“老师”,心里顿生一种神圣感。

总是想,一定好好教娃们,好对得起“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呼。

学校办公桌一侧的墙上,我专门悬挂了一幅《萋萋菜》的摄影作品,它时时刻刻提醒我,做一棵普普通通的萋萋菜吧,只要根须深扎于脚下的三尺讲台,你就无愧于人生,无愧于社会。

走进新时代,社会在高速发展,中国的乡村教育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愿三尺讲台上像萋萋菜一样的教师越来越多。

愿越来越多的教师用萋萋菜一样的品格熏陶、激励越来越多的孩子茁壮成长,让知识的种子在孩子们身上萌芽、开花、结果,让萋萋菜的高贵品质在一代代人身上蓬勃延续。

猜你喜欢

沂蒙山沂蒙孩子
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
韩国汉诗中的沂蒙历史名人形象研究
沂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描绘红色沂蒙新画卷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沂蒙妈妈与八路儿子的母子情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