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辩证思维探析

2021-08-06邵荣

世纪桥 2021年1期
关键词:扶贫开发辩证法

邵荣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历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光辉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联系、发展以及矛盾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思维的角度分析了扶贫的必要性,审视了扶贫的历程并探索解决了贫困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许多具有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意蕴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关键词:习近平;扶贫开发;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 D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1)01-010-0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扶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扶贫工作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中国贫困实际,体现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角度深入剖析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有助于把握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总体方向,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從联系的角度分析扶贫的必要性

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孤立的事物,每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以及一个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的,世界就是一个由万事万物联系起来所构成的统一体。恩格斯曾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1]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的“五个事关”,即“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2]。从联系的角度分析扶贫开发工作的必要性,对于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营造良好的扶贫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从联系的普遍性看扶贫开发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扶贫开发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并不是孤立存在、单独进行的,而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于“全面”,是14亿人口共建共享的小康,少一个贫困地区、少一个贫困人口都不是全面。消除贫困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扶贫开发事业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从联系的普遍性看扶贫开发与人民福祉的关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放在扶贫工作的最高位置,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联系普遍性的角度来看,脱贫攻坚战的主体是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也是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扶贫开发工作的目的就是使全体人民摆脱贫困,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3]13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加大资金投入、增强扶贫合力,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提高脱贫的积极性等一系列脱贫部署,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决心。

(三)从联系的普遍性看扶贫开发与党的执政基础的关系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之源。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5]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了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深入贫困一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广大扶贫干部依托自身优势和派驻村资源优势,通过制定脱贫计划、引进扶贫项目、培育扶贫产业的方式给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满足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了群众的认同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切实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从联系的普遍性看扶贫开发与国家长治久安的关系

我国贫困地区大多集中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脱贫难度大、贫困发生率高、致贫原因较为复杂,不仅存在着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受教育水平低等现状,而且这些地区社会环境复杂,还面临着国防安全等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安定和谐、各民族紧密团结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要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不仅要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加强政策保障和资金投入,而且要集中力量“补短板”,在全面了解贫困成因的前提下,制定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只有深度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安居乐业,才能保证政治更加民主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社会更加公正和谐,生态更加宜居美丽,从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五)从联系的普遍性看扶贫开发与我国国际形象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 899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目标,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更是提前十年完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减贫目标。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的减贫成就,比利时联邦议会比中友好小组主席克里斯蒂安·维耶纳表示:“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解决贫困问题一筹莫展,但中国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令人赞叹。”[6]印度夏马尔大学教授卡玛奇亚认为:“按照中国政府的脱贫路线图,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不仅是中国消灭贫穷问题,更是为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所有国家做出了榜样,这是中国方案和中国理念对世界的贡献。”[6]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借鉴中国反贫困经验,尤其是有着与中国相似国情的国家,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将协助联合国早日实现到2030年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贫穷的目标。中国在反贫困领域的智慧和经验以及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不仅能够大大推动世界反贫困进程,而且能够增强中国在世界反贫困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从发展的角度审视扶贫的历程

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可以将“发展”理解为世界万物的运动趋势和方向性问题,即“向何处去”的问题。恩格斯曾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7]

(一)以发展的普遍性视角看待可持续脱贫工作

可持续脱贫是指贫困人口摆脱现有的贫困标准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持续、稳定、长久的脱贫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并不意味着我国社会贫困的终结。随着“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完成,困扰我国社会的绝对贫困现象消失,将会进入一个以消除相对贫困为特点的贫困治理新阶段。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8]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且这些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即使完成脱贫目标,区域差异也依然存在,且极易出现返贫现象。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总量加起来比其他国家的总人口都要多,这种现状决定了要实现中国贫困人口全部彻底脱贫并非易事,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即使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依然会存在大量的相对贫困人口。与此同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分配不公、收入差距以及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等差距逐渐拉大。继续开展贫困治理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仅能够缩小地区、城乡以及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实现更加平衡充分的发展,还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共同富裕之路。

(二)以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眼光审视中国扶贫历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是曲折的,但消除贫困的前途是光明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曲折性:“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9]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几个阶段:1949年至1978年间,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保障生存采取了救济式的扶贫方式;1979年至1985年间,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推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986年到1993年间,成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我国扶贫方式更加规范化,进入了开发式扶贫阶段;1994年至2000年间,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建立了系统的扶贫政策体系,温饱问题基本解决;2001年至2012年间,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将扶贫工作的中心由贫困县转移到贫困村,开启了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我国扶贫开发历程由此进入了精准扶贫阶段。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脱贫攻坚的难度。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10]

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了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足以载入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属于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些成就的取得激发了全社会的正能量,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毅力、奋斗的姿态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進。

三、从矛盾的角度探索扶贫的对策

所谓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万事万物中,它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一)以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贫困问题

贫困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矛盾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就是化解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种矛盾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分配不公和贫富分化。为了化解社会矛盾,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观点,通过“精准滴灌”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体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实现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平衡且充分的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异,最终消除贫富差距。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原是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历史和事实都证明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会得不偿失。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4年就指出,我们“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我们既要GDP,又要绿色GDP”[11]。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放弃发展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针对“怎么扶”的问题,提出了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方针,探索出了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合理地将生态环境的优势转换为生态经济的优势,实现了二者的辩证统一。

“输血”与“造血”也是扶贫开发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现为救济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的矛盾。“输血”是以社会救助的方式解决温饱问题,“造血”以提高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事实证明,传统的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而随着开发式扶贫方式在我国的应用,这种扶贫方式虽然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输血”解决的是暂时脱贫的问题,“造血”解决的是长期稳定脱贫的问题。因此,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就是坚持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结合,就是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

(二)以矛盾分析法处理扶贫难题

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进而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1.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事物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矛盾,对事物发展起支配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的是次要矛盾。在一种矛盾之间又存在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论”强调在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兼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重点论”反映出矛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研究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抓主要矛盾;研究某一矛盾时,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中包含“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12]这一重要论述一方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都不能少”和全面覆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要抓住重点扶贫对象,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和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些地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致贫原因复杂。因此,要重点扶持这些特困区、特困村和特困户。在统筹兼顾的同时分清主次,重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综合施策、打好组合拳,做到多政策、多途径、多方式综合发力。要通过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产能力实现脱贫,还要有巩固脱贫的后续计划、措施、保障。”[13]扶贫开发要统筹兼顾,考虑要全面,扶贫政策要多样,采取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多种方式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但全面施策不是忽略重点和关键,全面是有重点的全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是贫困地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要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和激发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抓住扶贫工作的关键和重点。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由于矛盾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在研究每一种矛盾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由于中国的地域差异性,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致贫原因、贫困程度等各有不同,“一刀切”显然不符合脱贫实际。据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方略完美契合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方法。如何将精准扶贫方略落实到扶贫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抓好“六个精准”,即保证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脱贫成效这六方面的精准性。落实“五个一批”的脱贫举措,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3]61。切实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这四个问题。改粗放型的“大水漫灌”式扶贫为精细化的“精准滴灌”式的扶贫,不仅实现了扶贫方式的彻底转变,也做到了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抓住贫困地区的特殊性,做到了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找准“病根”才能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贫困地区的特殊性,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和相互转换,推动解决贫困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运用,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贫困实际相结合,并积极寻找解决贫困的途径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剖析扶贫难题不仅能够保证始终以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审视扶贫工作,也能根据扶贫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和更加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扶贫战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5.

[2]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5-12/07/content_5020963.htm.

[3]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0.

[5]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6]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脱贫攻坚成就[EB/OL].人民日报,http://www.gov.cn/xinwen/2018-02/01/content_5262712.htm.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0.

[8]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會上的讲话[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634715373148868&wfr=spider&for=pc.

[9]  共产党员网.习近平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谈话[EB/OL].http://fuwu.12371.cn/2016/11/02/ARTI1478071671062313.shtml.

[10]  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7(02).

[11]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37.

[12]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习近平论扶贫工作[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01/c352498-28161661.html.

[13]  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N].人民日报,2016-08-25(01).

【责任编辑:刘中雁】

猜你喜欢

扶贫开发辩证法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浅谈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精准扶贫”背景下全社会扶贫开发投入管理体系研究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平等的悖谬
普洱市无量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总结和反思的研究
现代形而上学的特征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