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历史观的历史主体论述评
2021-08-06康佳赋
康佳赋
摘 要: 后现代主义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多种哲学流派。后现代历史哲学、激进的后现代解释学、后现代结构-解构主义、后现代精神分析学、后现代实用主义、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等多个流派,产生于独特历史主体论,有特定的缘由及背景。各个流派关于历史主体论,也有不同看法。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看待后现代主义各流派的历史主体论,既有很大局限性,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后现代主义,在理论界造成了很大影响。实事求是地研究后现代历史观历史主体论的理论得失,总结其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更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创造热情。
关键词: 后现代 历史观 历史主体
一、产生及背景
(一)背景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观念,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反映,其历史观及历史主体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文化背景。
从社会历史根源上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趋尖锐,贫富分化加劇,人民群众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日益沉重。在社会生活方面,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想的幸福生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西方哲学宣扬的“人类的天堂”没有实现。在社会文化方面,前所未有地呈现出了商业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商品文化消解了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高雅的精神文化产品沦为普通商品,艺术家、思想家成为批量生产精神商品的特殊生意人。这种文化多样性完全有别于现代主义文化的表现形式,无深度、无权威、无主体、无历史性的文化成为时代文化的重要形式。在个人发展方面,随着工业化和社会分工的逐步加深,社会主体个人被全面职业化和角色化,导致主体自我意识丧失,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发出“主体死了!”这样的感叹。
从思想文化背景上看,新的科学理论的诞生冲击了传统的理性主义科学理论。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强调的是系统中命题的不确定性、四维空间中时间和空间的非绝对性。这些科学理论使传统理性主义的权威性、确定性和绝对性受到挑战,使人文主义受到冲击。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人们面临“如何生存”等新的问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批西方学者开始批判这种“资本主义现代性”,以求超越现代性及树立新的世界观。这样,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一时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
(二)产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德里达、福柯、拉康等人对萨特和梅洛庞蒂的人本主义的存在哲学和历史观产生了怀疑,对其进行了缜密的、客观的研究和结构式分析,试图用“结构”解释丧失主体个性和历史过程的世界。后来他们逐渐发现,“结构”并不能动摇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结构,无法逃脱资本权力的话语控制。福柯等人在索绪尔、德里达等人的带领下,开始对西方现代哲学进行思想解构和文本的话语解构,但由于过于偏激,对现代主义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最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八十年代后,否定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在法国走向衰落[1](12-22)。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以大卫·格里芬为代表的一批建构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以往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进行修正和完善,继承并发展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虽然批判现代性,但不是全盘否定现代性,而是吸收现代理论中一切有价值、可供利用的东西,与后现代价值重新综合并加以创新,重构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价值。
二、后现代历史观的历史主体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针对传统史学研究的历史主体论,后现代历史学研究中涌动着一股重建主客体关系的潜流,代表性观点是后现代主义历史学代表人物海登·怀特提出的“预构理论”。怀特对传统史学研究中人作为历史研究的主体,历史作为被研究的客体,历史学就是人的认识与经验历史事实相符合这种固定的研究模式提出质疑,他认为在这种主客二分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传统史学,是史学家作为个体主体整理、融合挑选过的史实,加以个人编排处理,形成的“史学家的历史”。他提出要预构一个历史领域的“知识客体”,这个客体存在各种相关历史人物、行为、事件,不是固定的史料,这样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在研究实践中逐步构建的。怀特想要打破传统史学研究中不变主体客体的固定模式,证明历史活动主体与历史本身的内在统一性,通过对历史认识主体作用的强调,重新找回历史哲学与历史学领域中的人的位置。
第二,后现代主义新解释学家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无视主客关系,使主体虚化。新解释学家反驳了自启蒙运动以来存在的主体先验性思想,认为世界由历史、传统及解释活动的创造物决定,理解是此在(及某种主体)的存在方式,不是主体对客体进行解释和理解,而是理解和解释创造了主体[2](57)。主体并不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主体是在理解过程中生成的,即在历史和语言中生成。理解作为人的主观感受是无限且变化着的,历史和语言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主体不仅在本质上是不确定之物,在时间上也永远是一个待定之物。新解释学在解释主体问题上所持的立场是对客观性的直接否定,主体不复存在,主客关系无从谈起,把主客关系范畴逐出解释学领域。
第三,后现代主义的后结构-解构主义学者强烈反对现代性的历史主体概念,直接对主体进行了消解,提出了“人的死亡”或“人的消失”的著名命题。代表人物是福柯、德里达等。他们认为现代性主体概念是由人所构造的概念而产生的,只有对现代主义意义下的主体及主体哲学进行解构,真正的人或个体的人的意义才能显现出来,才能打破资本主义构建的知识-权力主体对现代社会实践及个体生存实践的束缚[3](1)。米歇尔·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提出消解历史主体的重要观点,他把历史主体看作一个变项、一个功能,功能由陈述变项的整体派生,这样的历史主体是可以缺席、隐藏的。也就是说,主体只是话语的元素或功能而已,这是对历史主体的完结结构和消解[4](111-118)。德里达从近、现代哲学文本出发,揭露结构中心蕴含的致命矛盾,消解了中心和主体,摧毁了近、现代哲学的本质和基础,颠覆了文本原有的结构[5](49-52)。在语言学上,他批判现代以主体为中心的传统语言哲学,通过对作为言说者的“人”和语言言说“主体”概念的分解,反对主体在语言中的主宰作用和统一作用,以此消解作为历史主体的人[6](43-48)。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对历史主体的消解、对历史主体的否定最具否定性后现代主义流派代表意义。
第四,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学反对现代哲学的主体中心主义,提出主客融合和主客共生的历史主体论消解主客二分和二元对立。代表人物:霍兰德和埃里希·弗罗姆。近、现代西方哲学二元对立的思想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完全对立起来,宣扬占有自然、征服自然的世界观,造成人类中心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面对主客二元对立带来的后果,弗罗姆提出了主客共生的观点,消解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弗罗姆认为,与他人结合是人的需要。每个人的内心存在一种与他人相结合的愿望,表现形式是:人与他人、家庭、团体、宗教、行业组织等都有一种广泛的共生关系。因此,必须重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的整体关系。霍兰德提出“本体主体论”,试图改变人们分析后现代现实世界的模式,建立主客融合主义的哲学范式,以瓦解主客之分。霍兰德认为,脱离人划分“主观现实”“客观现实”毫无意义,主张从同一性与多样性两个方面认识个体,即把本体视为一个主体和若干变体,将若干变体统一于主体中,变体是主体的变体,主体又是社会的主体、文化的主体,不是脱离了客观现实的主体,因此,人的精神世界既是主体的,又是客体的。没有脱离了客体的主体,也没有不受主体影响的客体,这种主客融合的理论原则揭示了西方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中的“主客之分”“二元对立”等级制的有限性。
第五,后期建构性后现代主义学者反对以人为价值中心的价值观念,倡导的是主、客体相互满足需求,激发主、客体关系和谐创造力的整体有机的历史主体论思想。代表人物是大卫·格里芬、小约翰·科布。著名观点是“世界是一个有机体和无机体密切相互作用的、永无止境的复杂的网络。在一个系统中,较小的部分只有置身于它们发挥作用的较大的统一体中,才是清晰明了的”[7](121)。后现代有机论坚持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主体,世界上没有纯粹被动的客体,世界万物的关系都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着的一个有机整体,自然万物的存在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人们单方面统治或征服的被动客体,而是同主体共同发展、共同创造的客体。建设性后现代学者还使用价值和创造性劳动或创造力价值相结合衡量主客体价值,反对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高扬创造性价值。这种有机主义主张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正当利益在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
三、评价
前期后现代主义对历史主体的虚化和消解,有很大的弊端。同时,对主体中心主义的批判,以及后期后现代主义学者提出的主客融合、主客共生的建构性思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消极意义来说,在史学研究方面,后现代史学家质疑传统史学的真实性,怀疑传统历史著述都是前历史学家们用语言自行组成的自以为真相的历史,并把这种怀疑推向极端,认为过往史学没有真相,过去的历史都不是真实的历史,这种无绝对、不确定、无真相的研究理念,让后现代主义史学滑向虚無主义历史观。
激进的后现代主义,为了批判现代性的主体性走向极端。先是虚化主体,接着消解主体,再到完全抛弃主客体的区分,彻底否定了人的主体性,无视主客体的关系。这在理论意义上,容易造成概念混淆。在现实意义上,会影响人的实践主体的能动作用的发挥。虽然主体至上、人类中心主义在当代,的确造成了一些哲学和社会实践方面的问题,但是,在封建专制和神学统治下倡导人的自由和解放,在近现代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并且这种这样积极意义在当代并没有完全丧失。过于强调生态而彻底否认主体作用的后现代主义历史主体论,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产生怀疑,不利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人们减弱改造世界的能力并且意志消沉,阻碍主体对自然的改造。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主体在当代的作用,不应当过度拔高主体的地位,也不应彻底否定和消解主体,应当对自启蒙时期到现代以来的哲学主体概念进行重构,使人回到属于人的位置上。
从积极意义来说,在社会生活方面,后现代主义反对个体主义,倡导大众化、多样化的文化,关注边缘群体,提示我们应辩证地看待理性与非理性、中心与边缘、崇高与平俗等关系。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反对自我中心主义,注重重新建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在处理男女关系时,反对男权中心主义,倡导男女平等,这对建立和谐的主体交往观有重要意义。
在政治方面,后现代主义对西方正统意识形态中心话语的颠覆和消解,对于揭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欺骗性和虚假性,有其功绩。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表露出来的历史虚无、传统丧失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代西方社会的文化信仰危机,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四个自信”有很强烈的政治现实意义。
在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方面,建构性后现代主义者针对人类中心主义造成的生态问题、污染问题等倡导的整体有机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重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持续发展等观点,具有时代气息,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对于今天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启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对待社会历史主体的问题上,不仅强调作为主体的“现实的人”在社会历史的产生、发展中的作用,还把主体的人的解放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不是上帝而是人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人通过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不断生成自身、社会、自然界,历史是由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和推动发展的。人民群众能动的实践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物质、精神产品,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由此可见,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发展又是人通过努力推动和促进的,人类通过主观努力能够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新的更高级的形态发展。现代哲学,主张主体是人、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一对范畴,主体是指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有理性的人,客体是被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到后现代哲学,反对主客二分、二元对立,主体被虚化、被消解、被融合和共存。二者都在存在的特殊时期有特定的意义。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体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体概念有一个形成过程,主体并不是专指人,经历了从“自我意识”到“市民社会”到“现实的人”“从事实及活动的人”又到“资本”的转变过程。主客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具体实践,主客体在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列宁曾专门论述过,指出在考察逻辑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时,应当注意作为一般前提的具体的客观环境。所以,对待“主体”这一概念时,我们不应该盲目地把主体视为“能动的主导者”,而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初期的后现代主义过于极端。为了和“现代”划清界限,它对现代主义哲学采取了全面否定的态度,把自身和现代主义看作完全对立的两极。然而,历史主体的消失、二元对立模式的消解,导致后现代主义笔下的历史只能走向本文,从深度思想走向表面叙述,从激情的艺术创作走向冷冰冰的话语操作。后期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批判继承了现代性和解构性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优点,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构性的观点。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研究其理论得失,总结出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既不要对后现代的哲学理论作简单化的政治批判,又不要希望它能成为某种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国清.现代性、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4).
[2]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3]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从知识考古学到“人之死”[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4]余章宝.传统历史话语的颠覆——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后现代历史观[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5]赵光武.怎样认识后现代哲学[J].求是杂志,2002(8).
[6]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1).
[7]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