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旗帜引领改革 创新聚焦素养

2021-08-06谭晓冬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谭晓冬

摘要:新课标的持续推进,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了更丰富多样的创新模式。但无论哪一种创新模式,学科核心素养仍然是引领教学的旗帜,是教学过程必须围绕的中心。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多做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持续奋斗的目标。因此,根据高中思政课的学科特点,结合学情实际和时代资源,思政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进行多元整合的策略研究,真正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任务。

关键词:多元整合;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0-029

在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中,教师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教学主导作用,根据学情的全面分析,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通过情景、主题、议题的创设和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政治认同,增强科学精神,提高法治意识,促进公共参与,进而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一、多元整合的内涵

顾名思义,多元整合,就是把多方面(或是多种有联系)的事物整理合并在一起。与融合不同,整合是有序的,有内在条理和逻辑的。多元整合策略常常被运用于教学之中,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和能力需求,多元整合下的教学实践,更有利于学生高效地吸收知识、提升能力,同时获得核心素养的形成。对于高中政治学科教学而言,“多元整合”可以包括多学科整合、多资源整合、多模式整合或者立体多维度整合。将涉及教学内容的相关领域的知识及能力的培养,通过一定的模式、方式整合在一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可变性和丰富度,切实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热情,同时促使学生获得更为广泛深入的认知。多元整合教学模式符合现阶段新课程改革方案中的相关要求,与素质教育理论是相匹配的[1]。

二、多元整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实践

1.多学科整合,用议题促进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感与人们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连,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当人们心中有了政治认同意识,可以促使国家、社会形成凝聚力、感召力,从而获得长期存在下去的生命力。只有人们心中有了政治认同,才会在行为、思想上表现出良好的政治信念,从而彰显自身的忠诚品质。为了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时代的背景和变化,理解国家意志与教学目的,并根据学生实际心理,设计打动学生内心的授课方案。为此,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和探究,在综合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深层政治认同[2]。

例如在讲解《坚持新发展理念》时,教师要求学生探究“毛乌素沙漠的治理奇迹”。学生从探究毛乌素沙漠的地理特征、历史成因,再到探究治理沙漠的具体措施和法制建设,从探究治沙所必需的地理、生态知识,到探究治沙所必配的法制、社会保障知识,跨越了不同学科进行学习,对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知识有了立体的建构。尤其重要的是,深入了解治沙的奇迹,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到国家治沙的艰难,才能真正明白国家是如何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学生在课堂升华家国情怀,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又如,思政教学与语文教学合作,以“诗词探究 为祖国作赋”为主题整合,要求学生对爱国诗词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对比赏析等。在探究中,学生不仅仅是一次诗词赏析的学习,更是一次爱国主义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以辛弃疾的诗词和雷锋的语句作对比,以中外爱国诗篇作对比,请学生思考什么是国家?不同时期的爱国情怀和追求为何不同?中外爱国诗篇反映了什么样不同的国家性质,当代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当探究深入时,学生既能沉浸诗词之美,更能坚定爱国之志。

多学科整合,必须精选合适的课程主题,必须做好完善的整合规划,知识是表层的,整合是深层的。在多学科整合过程中,学生对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也逐渐形成多元思维,能学会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能习惯性地理论联系实际。由此,教学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之形成政治认同感。

2.多资源整合,用素材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政治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成长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政治教学不是纯理论的大话,更不是脱离实际的假话。政治学科的知识理论性虽强,但一样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推动学生从实际生活、从现实社会找到例证,学会推导论证教材的原理,知识则不讲也明。为了落实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及时而充分地引用大量时政素材,让学生身在课堂,却心在社会,能明显感知政治课堂传达出“与时俱进”的新鲜感,能提高对时政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把握协助学生在课堂上“融入”社会,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3]。

例如在学习《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教师以2020年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为主题,设计了一个课例——《聚焦抗疫 感受人民的政府》。在此课例中,以疫情防控工作为主线,设置思考和知识生成的议题,把线上和线下的各种时事资源大量地、及时地补充进课堂,并在课堂上创设情景,启发学生根据各种资源和素材进行深入地思考,立体化去了解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等知识,达到自我的知识生成和建构。在利用线上资源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优质的教育APP,如“佛山教育”“佛山+”“南方+”“学习强国”的广东学习平台等,把线上优质微课、名师优课等优质学习资源,利用学校的智慧平台,给学生丰富多样的学习补充,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多元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学生更容易对《政治生活》的知识和社会问题有清晰的直观感知和理性思辨,能够站在多维角度理解政府,从而形成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而随着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更能感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产生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3.多模式整合,用案例構建学生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升,对于帮助学生贯彻落实学科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如能推动学生的法治意识不断提升发展,他们会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和自觉遵守我国法律法规,使其在心中树立一道准则,同时能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促使自己做合法的事,做正义的事,做正确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模式整合的方法,可以采用议题主导模式、学生导学模式、实践推证模式,或主题内外并学模式,设计不同的教学场景,不同的课堂策略,让抽象理论化的法律知识融入思政课堂,让法治意识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并全面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效果长效有力[4]。

在进行《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教学时,每课时前都先进行“今日说法”环节,由学生根据“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课题内容,选出符合主题的经典案例进行主播,并由学生进行课堂授课。如王思聪的熊猫互娱案例,学生对知名人物的案例比较熟悉,兴趣浓厚,由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使课堂的学习印象特别深刻,学生更深入理解法治意识的重要性,更真切明白“全民守法”的意义。以《法治政府》一课为例,教师采用实践推证模式。请学生搜集现实的大量法治案例,推证我国政府如何向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迈进。学生搜集瑞幸咖啡的案例,蚂蚁金服的上市案例等,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层层推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是如何做到权力依法行使的,从而认同我国政府的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主题内外并学模式,组织课内与课外的同步并学。课外组织学生开展“我的民法典故事”创作大赛,课内把学生的故事通过智慧课堂,借助网络平台和平板设备,进行实时互通共享、交互演示。法律故事的创作能让学生感知法的权威,并在内心产生深远的警戒作用。由此,在不同教学模式的运用和整合下,能很好地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启发学生关注法制建设,关注我国如何为建设法治国家所做的努力和奋斗。而这种关注、理解和理性认识,最终将落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外化于行。

4.多维度整合,用活动提升学生公共参与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要学生落实公共参与。公共参与体现为各种社会实践的参与。高中以校内课堂学习为阵地,社会参与的可能性不多,教师可因此开展多项主题活动,让学生模拟现实,体验“公共参与”。一般来说,政治教学多局限在单一维度,也就是仅限于向教师学习这一维度,学习是单向的被动传授。考虑多维度,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因地制宜,创设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立体多维度的学习模式,既能向教师学,也能向同学学,更能模拟真实场景,在“参与社会”中学。

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专题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及优缺点,提高对选举权的重视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村委会主任选举的现场模拟活动。在模拟过程中,让学生分别扮演选举人和被选举人,进行角色扮演和竞选模拟。在扮演模拟的过程中,学生深刻明白担当被选举人所必需的才能和品德,要竞选成功,必需努力通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为人民服务的真心才能赢得选票。学生也能明白作为选举人如何主动去了解、分析、理性甄选候选人,投出神圣的一票,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此外,组织学生一起分析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特点,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的差异,最后综合推导,我国现今采取的选举方式及其原因。例如在讲授《国家利益》这一课时,由学生分别扮演特朗普和拜登,模拟一次美国总统竞选辩论。辩论的焦点是“美国应将中国视为敌手还是朋友”。在学生双方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明确中美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就本国国家利益探讨如何在国际上处理与他国的关系,从而深刻明白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明白中美较量的背后,是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我国必须坚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青年一代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一般的思政课堂教学维度比较单一,模式比较死板,过往较少把戏剧教学运用在思政课堂中。但戏剧教学,角色扮演的课堂活动,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社会现实情境,使学生能在融入角色的过程中,形成立体的体验,能从多个方向体验道理,能综合掌握和运用知识,达成“公共参与”的目的。在“戏剧教学”的模拟活动中,学习是多维度的,学习自主建构是自然完成的。除了戏剧教学,教师还可以组织其他更多不同的模拟体验和实践体验,形成多维度的整合,帮助学生创设实践环境,提升学生公共参与意识,增强其公共参与的热情和动力[5]。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是教学的旗帜引领,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始终聚焦在“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上。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教师要坚持多样教学模式的尝试,注重多元整合,在灵活多变的课堂里,凝聚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多参与公共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思想政治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思政教育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向小琴.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实施路径探究——以《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为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6).

[2]郭家乐.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渗透性别平等教育的有效思考——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7).

[3]苑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华夏教师,2019(25).

[4]胡月.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政治认同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

[5]史莹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單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中学,广东 佛山 528000)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