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探究

2021-08-06罗燕龙

文理导航 2021年19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罗燕龙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在不断深化推进,高中政治教学紧紧围绕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总体方向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是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必修科目,对于提高学生政治修养、丰富学生政治认知等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于高中政治教师群体而言,如何在对应的学科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然成为教学挑战之一。本文从我国高中政治教学实际出发,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角度来具体阐述相应的教学措施,希望能以此提升学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的背景下,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纵观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很多教师由于课时紧张、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都会采取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的主体学习地位未能得到较好的凸显,同时整个政治课堂也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对此高中政治教师应认真反思现有教学策略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法治意识等来实现核心素养培养教学,最终令学生的学习发展变得更加全面深刻。

一、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总结、理智、反思等趋于理性的行为特点和思维方式。目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涉及到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同时我国高中政治课程还会通过生活与哲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不仅仅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是在为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依据马克

思主义哲学知识做出科学思考与抉择打好基础。对此高中

政治教师应注重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科学性思考的学习空间,以此落实学生科学思维的逐步应用。

例如,教师在面对“生活与哲学”部分的内容教学时,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进行辩论学习活动的创新教学。即学生在结束每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以辩论小组的形式参加单元主题辩论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梳理好单元知识体系分布。如教师在结束《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这一单元的教学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为主题的辩论活动。每组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是要作为正反方还是评委裁判方,教师在活动中则是主持人的身份。而在整个辩论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正反方还是裁判方,学生们都需要去查找整理资料,并要对辩论对象的论点进行预测准备。在这样的辩论教学活动中,学生们将能在各种观点碰撞中不断地深入体会到科学与理性辩证思维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逐步实现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

不仅如此,辨析类题型一直是我國高考政治中的重要题型,重点就是在考察学生个人科学与理性辩证思维应用能力的高低。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时,除了组织学生多多参与有益的辩论活动,还可以将科学与辩证思维和对应的习题练习相结合,以此在锻炼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科学与理性辩证思维的养成。

二、注重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培养

目前我国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而政治认同感是指学生能对我国专有的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学习和认同。现在的高中生群体在未来的数十年内会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此时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否丰富固然重要,但学生本身的精神品质、思维能力也是决定学生是否能在未来发展中发光发热的要素之一。对此高中政治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培养,以此在日积月累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例如,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紧跟时事政治来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首先教师可以在每堂课的正式教学前花三至五分钟时间来进行最近的时事政治播报,播报内容主要是我国党政发展和建设方向的时事热点。教师可以采取“学生播报教师点评”“教师播报学生点评”这两种形式,教师播报的内容可以更偏向于我国党政会议这类较为严肃的政治生活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核心原因,同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政治见闻和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对于学生播报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最开始播报时选择一些在当前个人政治学习阶段所能理解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前就做好播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以便在课上能做到精简有效的播报。

对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培养,高中政治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时事播报来增进学生们对我国党政发展方针的了解,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研究性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们尝试进行具有一定政治实践性的小论文写作,在实践思考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政治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促使学生认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制度体系。

三、注重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法治意识是我国高中政治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重点核心素养内容,学生法治意识的树立与完善,是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同感、遵从感的主要途径。高中政治教学中所提及的法治意识,包括规则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与履行意识等,这对学生掌握更多的法律意识和增强学生道德责任感都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此高中政治教师应注重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

例如,教师在进行“依法治国”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收集一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典型涉法案例,而后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案例与实际教学知识点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案例中认识到关于反腐倡廉、知识侵权、经济纠纷一类的法律知识,以此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逐渐受到我国“依法治国”这一法治意识的熏陶。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案例展示中来,让学生提前收集案例,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法治想法,教师在一旁进行倾听与点评,使得学生能在充满生机的互动课堂中深化个人对法治意识的认知。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