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经遍布古代中国的大象都去哪了

2021-08-06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野象黄河流域岭南

河南省的简称为“豫”,这本是一个象形字,即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也有学者认为,“豫”字左边的“予”本来是“邑”,“豫”的本义就是“产象之邑”。这表明在历史上的某个阶段,大象在黄河流域是有分布的。

“甲骨文中曾经记载,有一位殷王曾经到野外猎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说,商朝后期的殷都安阳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他们不可能跑到长江流域等一些南方的地區猎象,应该是黄河流域的一些地方。”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林景星曾经专门研究过古代大象在中国的分布,距今8500至3000年的中期则是明显的高温期。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在整个中国,北至河北,南达雷州半岛南端,东起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西至云南,都有野象的分布。

既然三四千年以前中国大地上普遍分布着大象,为何后来它们大都消失了呢?

这与地球的整体气候变化及对中国地区带来的环境改变有很大的关系。在“大暖期”时,中国北方地区除了大量的冰雪融水,降水也非常丰沛,因此亚热带植物生长茂盛,大象拥有十分充足的食物来源。

但在商末周初,全新世大暖期结束,很多动物也跟着遭殃。气候研究表明,西周时期我国气温有所下降,这是近5000年来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200多年),环境的变化导致黄河流域越来越不适宜大象的生存。

到了战国至西汉初年,随着气候的再次转冷,中国北方大象的生活区域开始急剧收缩,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大象了。

到了元明清三代,中国的大象主要集中在岭南地区。公元1653年,南明李定国部在广东肇庆进攻清军时,就曾使用过大象。清代康熙年间吴三桂起兵反清,派军队进入湖南地区,也曾从岭南带去45头大象。

如今岭南已经没有野生大象,人类的活动让这些地方的大象已经完全没有了生存和繁衍的空间。

就这样,如今中国只剩下云南的西双版纳、普洱等地还残存着为数不多的野象了。

(据新浪科技)

猜你喜欢

野象黄河流域岭南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岭南百年散文诗选》出版发行
宋代岭南词中羁旅山水词的特征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吃荔枝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直升机、挖掘机轮番上阵,救出被困野象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黄河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