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对比试验探析

2021-08-06李响高月王少贺

新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土壤改良株数蚯蚓

李响 高月 王少贺

1 试验目的

设施蔬菜由于常年连作使土壤二次生盐渍化程度逐年加重,造成土壤板结,作物根系生长受阻,硝酸根在土壤中大量积累,使土壤酸化,微生物、有益菌大量死亡,造成土壤病虫害加重,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为寻求改善土壤现状,确保蔬菜生产培养增收,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土壤理化性能,培肥地力,提高蔬菜作物产量和果实品质,增加經济效果。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材料:蚯蚓堆沤肥,土壤改良调理剂,微生物菌剂。

试验地点:在农户温室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品种:该试验栽培作物番茄,品种冬蔻。

试验方法:设4个处理小区,即常规施肥区和3个治理区。每个小区10平方米。

处理1:常规施肥区。同农户常规耕作,施肥管理方式一致。

处理2:蚯蚓堆沤肥加深松技术区。在定植前每亩施用3立方米蚯蚓堆沤肥,均匀撒在小区,然后机械旋耕30厘米土层中。

处理3:土壤改良调理剂区。将土壤改良调理剂做基肥同化肥混施后旋耕,与土壤充分接触,每亩40公斤。

处理4:微生物菌肥区。在番茄膨果期每亩用8公斤有机水溶肥和从1.6公斤的微生物菌剂兑水500公斤冲施在作物根部。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不同处理对番茄长势影响分析

4个处理区的移栽日期相同,时间为2019年11月18日,开花期2019年12月17日,2020年3月12日开始摘果,收获结束日期为2020年4月25日。从整个生育时期观察,治理区的番茄生长势,株高茎粗,叶片颜色都强于常规区。而治理区之间也有差异,土壤调理剂区强于微生物菌剂区,微生物菌肥区强于蚯蚓堆沤肥区。

3.2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影响的分析

通过产量记录表明该项目实施后,对土壤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具体的体现在小区产量上。

处理1常规施肥区采收的株数是37株,处理2蚯蚓堆沤肥区采收株数是34株,处理3土壤改良调理剂区采收株数是37株,处理4微生物菌肥区采收株数是34株。

单株果数:处理1是26个,处理2是28个,处理3是26个,处理4是25个。

单果重:处理1是100克,处理2是115克,处理3是117克,处理4是120克。

小区产量:处理1是97.42公斤,处理2是110.16公斤,处理3是111.96公斤,处理4是102.64公斤。折合亩产量,处理1是6498公斤,处理2是7348公斤,处理3是7468公斤,处理4是6846公斤。

亩增产量:治理区(处理2、处理3、处理4)分别比常规区(处理1)增产850公斤、970公斤、348公斤。

3.3 经济效益分析

从试验结果看示治理区的亩产量分别比常规区增产增产850公斤、970公斤、348公斤。冬春花温室番茄销售价格每公斤平均按4元计算,每亩可分别增加收入3400元、3880元和1392元。平均增加收入2890元。如果采用了玉米秸秆与土壤改良调理剂作基肥同时进行机械旋耕,效果更加明显。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技术为当前设施蔬菜生产解决土壤盐渍化和土壤板结等难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利用土壤改良剂施入土壤后,能够充分打破土壤的理化结构,改善土壤活化性能,使作物根系生长发达,植株生长健壮,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蔬菜标准,推动设施蔬菜生产增产增效迈入新台阶。

猜你喜欢

土壤改良株数蚯蚓
设施葡萄土壤改良必要性及措施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优质米水稻品种龙稻1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害羞”的小蚯蚓
土壤改良技术的不同阶段
挖蚯蚓
挖蚯蚓
巧解“植树问题”
春季保护地蔓生四季豆每穴株数与栽培密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