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大棚黄瓜种植技术
2021-08-06王维杰
王维杰
为了全面提高无公害大棚黄瓜种植水平,作为技术人员,要深入工作实际,科学探索适合本区域种植的技术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黄瓜种植产量,以不断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1 品种选择
黄瓜在种植前,应优先选择抗病能力较强、质量较高的品种,因其能有较好的表现,对种植地的环境也更容易适应,如津优2号等。
2 种子处理
2.1 种子消毒
黄瓜的种子本身容易携带炭疽病、枯萎病等细菌,从而导致幼苗或者整个植株发生病变,因此在播种前,需先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种子消毒可运用温汤等化学药剂进行。
2.2 浸种催芽
可将种子在55~60℃的水中浸泡15分钟,搅拌后当水温降到25~30℃时,再浸泡4~6小时。彻底清洗种子后,去除表皮水分,将其置于25~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种子通常会在24小时左右出芽,之后再挑选质量较高的种芽进行播种。需注意的是,催芽时需保持一定的湿度,并对种子进行及时的淘洗。
3 播种
可运用营养钵实施育苗。先给钵中基质充分浇水,中间形成1~1.5厘米的孔隙,将一颗发芽的种子芽体朝下放置,然后用土壤覆盖,此后喷水处理。早春茬在实施播种之前的5~7天,需将育苗溫室运用塑料膜进行升温处理,将温度控制在24~26℃范围内。当种子破土后便可将覆盖物撤掉。
4 苗期管理
出苗之前,白天需将苗床的温度控制在25~30℃,夜晚温度在16~18℃,土壤温度为16~18℃,这样能促进根部吸收水分和肥料的能力。苗期应使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每次透彻浇水,同时要避免因水分过高而降低土壤温度。当子叶展平到真叶显露时,可将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2~25℃和12~15℃范围内。第一片真叶成苗后,白天和夜晚温度应在25~28℃和17~19℃范围内。在实施移栽前的5~7天,需着重提高通风量,将昼夜温度控制在18~20℃和10~15℃范围内。随着真叶展开,需施加1~2次叶面肥料,同时有针对性地防治猝倒病。
5 整地、施肥、做畦
黄瓜作物不宜连续耕作,前茬作物可为蔬菜等,收获后尽早进行土壤的翻耕处理。在实施作物的定植之前,每亩可施优质有机肥5000~6000公斤和三元素复合肥40~50公斤进行增肥处理。黄瓜的最佳生长条件多为湿度较高地区,但不能达到洪涝的程度,在多雨地区应实施宽窄行高畦的种植形式,将大小行距分别设置为80~90厘米和50~60厘米。同时垄的宽度为30厘米、垄高为20厘米,在垄上覆盖一层地膜。雨量较小的干旱地区,可普遍使用平畦栽培的方式开展种植。
6 田间管理
在定植和缓苗之间的时间段内,需进行密闭处理,将昼夜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8~30℃和20~22℃,从而促进缓苗。缓苗到结瓜期间需保证一定的通风,以降低棚内的温度,防止瓜苗迅速生长。此时需将昼夜温度分别控制在25~28℃和12℃。当黄瓜作物进入盛瓜期时,需每3~4天进行浇水,科学控制水量。
6.1 施肥原则
给黄瓜施肥主要的原则为少、勤,侧重使用有机肥料。在盛瓜前期,可在浇水的同时施加复合肥料15~20公斤/亩,中期后可追加尿素。进入采果盛期后,应提高追肥的频率,每灌水2~3次便需追肥1次。
6.2 植株管理
当黄瓜生长到6~7片叶阶段时,需将基部出现的侧枝去除。中部侧枝可在坐瓜前保留2叶摘心,从而辅助坐瓜顺利完成。对于老病叶片应及时处理,在主蔓高度到达架顶时,需实施打顶处理,从而提升回头瓜的产量。
7 病虫害防治
应选择综合抗病能力强的种子类型,及时优化田间管理,破坏病源的生长环境。在夏季应对棚室进行高温杀菌处理,同时优化通风条件,运用防虫网等杀虫设施,优先使用农用抗生素等药剂。
8 结束语
无公害大棚黄瓜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能够进一步保证黄瓜种植的质量,随着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可以为黄瓜种植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