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背景下国企员工持股探究
2021-08-06陈剑
陈剑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果,也推动了我国国企改革事业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如何优化解决国企员工持股问题,成为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所在。基于此,论文就当前我国国企员工持股改革的背景及存在问题展开分析,接着分析国企员工持股改革的意义,最后总结相关措施经验,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mixed ownership reform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which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Since entering the new era,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the key to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mixed ownership.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reform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n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reform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relevant measures, aiming at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relevant workers.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员工持股
【Keywords】mixed ownership; state-owned enterprises;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中图分类号】F276.1;F272.92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5-0136-02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针对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构建中,对员工持股问题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员工持股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这不仅表现了国家对于国企改革工作的重视,更展现了国家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
2 混改背景下国企员工持股改革的意义
简而言之,所谓员工持股是指一家企业在其经营发展的过程中,鼓励企业内部员工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以此来获得对企业的所有权。根据持有的股份,企业员工也可以享受到企业盈利所带来的利润分配。通过员工持股改革,国企可以实现对员工的长效激励,总体上来说有利于国企的发展。
作为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员工持股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发展活力。除此之外,通过员工持股改革,国企员工的个人收益就与企业的发展情况形成了密切联系,企业利益好,员工的收益自然也就更多。这样一来,国企员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企业领导层也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从宏观角度来看,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发展国有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的发展活力。而要想发展国有经济,就必须尽可能提高国有资本的配置合理性以及运行效率,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进一步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基于此,国企员工持股改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3 我国国企员工持股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1 员工持股改革缺乏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对国企员工持股改革进行了多次政策上的调整,但总体上来说,国家经济部门所出台的政策后期变化较大,改革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就曾多次出台文件限制甚至禁止国企向员工出售内部股份。尽管顶层设计不尽完美,一些地方政府还是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北京等地的一些国企就曾建立过员工持股会,以此来鼓励员工购买企业股份。这些探索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但由于缺乏与上层的协调统筹,再加之经济民政部门政策频繁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后期民政部门陆续取缔了这些国企的员工持股会。
3.2 对于员工持股改革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在我国开展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之初,我国政府部门以及很多企业都对这一概念存在认识偏差与误解,这就为一些后续问题的产生埋下了隐患。由于员工持股这一企业募股方式源于国外,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开展试点工作时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将一家企业的试点经验进行全面推广,并没有考虑不同类别企业的特点,这样一来,不同类别的企业在具体开展员工持股改革时自然就会漏洞百出。
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简单地将员工持股改革看作为员工发福利,一些国企甚至直接将企业股份无偿赠送给职工。通过这种陈旧传统的方式来激励员工,未必能实现预期效果。
3.3 员工持股改革周期过长
毫无疑问,任何改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行,但改革周期一旦拖得过长,很可能就会面临夭折失败的风险。反思之前我国开展过的员工持股改革就可以发现,很多次改革探索因为长期停滞在试点阶段,进而导致推进速度较慢,最终走向了失败。具体分析其原因,员工持股改革之所以周期过长,主要原因还是改革顶层设计的缺失,进而导致各个部门无法协调配合形成合力[1]。
4 推进国企员工持股改革的对策
4.1 提高理论认识是国企员工持股改革的前提条件
正如前文所言,要想深入推进员工持股改革,就必须要有科学理论作为纲领进行理论指导。基于此,我国政府部门可以借鉴美国的共享经济理论,这一理论建议企业将工资制度变革为利润分享制度,实现了企业利润与员工收益相挂钩,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劳动成果按一定比例获得企业的利润,这不仅可以改善劳资关系,也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
总而言之,共享经济理论有助于我国将经济发展的“蛋糕”分好,进一步突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共享经济理论为指导,我国国企可以进一步探索优化员工持股制度。随着我国国企员工持股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员工的决策权就会进一步扩大,这样一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得到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自然也会得到激发[3]。
4.2 慎重选择持股对象
开展员工持股改革,一个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员工持股不能全员化、绝对平均化,也不能过分集中导致企业股权私有化。在选择持股对象时,国企领导层要优先考虑与本企业有合同关系的科研人员、经营人员以及各部门骨干成员。简而言之,国企的主要持股对象应为对企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4]。
另外,国企也要防止企业“家族化”,避免企业员工与其直系亲属同时持股。在确定持股对象时,企业必须要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来确定持股人选,唯有杜绝暗箱操作现象,国企的员工持股改革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4.3 完善股权管理机制
对于国企员工股权的流转及退出机制,国企领导层必须要与入股员工进行充分协商。具体而言,企业可以选出入股员工代表并成立相关机构,代表入股员工行使企业股东的权利,这样一来,企业管理以及决策的透明度可以得到大大提升,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也可以得到保护[5]。
除此之外,在企业股权管理过程中,持股员工可能会出现岗位调整、离职等情况,要合理解决这一类问题,国企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完善企业内部股权动态调整机制,充分保护员工利益并维护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4.4 保证员工持股改革工作的公平公正
正如前文所言,现阶段一些国有企业在开展员工持股改革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导致了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现象的发生。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坚持完善员工持股改革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强化顶层设计,坚决保证员工持股改革工作的公平公正。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非提供均等福利,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员工持股改革时,要建设好股权长期激励机制,积极汲取共享经济思想的可取之处来激发国企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总而言之,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事关国有资产的安全以及国企员工的活力,因此,国有企业必须要做到谨慎推行。在实践中,国企可以找准时机,在一些利润增量中先试行员工持股改革,以此来尝试激发员工劳动奉献的积极性。只有解决了“大锅饭”这一老大难问题,国有企业才能真正重新焕发活力。
5 结语
现阶段,我国国企员工持股改革工作正处于试点阶段,国企需结合国家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稳定推进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工作,进而为企业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随着我国新一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業的员工持股改革将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科学应对这一挑战,这就需要我国政府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与国企共同探索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员工持股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1】李锦.当前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趋势与特点[J].现代国企研究,2019(17):16-21.
【2】张晓文,祝岩松,刘现伟.国企混改员工持股制度典型模式及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9(17):28-35.
【3】李健.国企混改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动因及建议[J].财经界,2020(31):29-30.
【4】袁德富,张俊伟.混改国有企业职工持股困境解析[J].人民论坛,2020(29):86-87.
【5】殷振川.国有招标代理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20(08):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