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课程中的头腔共鸣训练方式研究
2021-08-06邢洁
邢洁
[摘 要]悦耳、优美、科学的歌唱发声既有赖于气息的支持,又需要各个共鸣腔体的辅助作用,而头腔共鸣无疑是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种发声方式,是声乐课程重点训练的一项内容。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头腔共鸣概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头腔共鸣的训练方式,由此提高了对头腔共鸣重要性的认识,可为将来更好地进行头腔共鸣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关键词]声乐课程 头腔共鸣 训练方式
基金项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双高计划”专项研究项目《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GC08)。
头腔主要包括鼻腔、额窦、蝶窦等几个部分,头腔共鸣即指与鼻腔贯通的额窦、蝶窦、眉心、鼻梁部位所产生的共鸣效果。这些部位共鸣腔的体积比较小,共鸣音色明亮,在歌唱高音过程中眉心部位会感到微微振动,似有麻酥感,会呈现出丰富的高频泛音,能提高声音的集中度、穿透力和金属感。头腔共鸣是歌者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这样才能顺利地演唱各类作品,因此,该训练也是声乐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技巧性特征,值得大家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和总结。
声乐课程中头腔共鸣训练基本特征
声乐课程教学主要涉及头腔、口咽腔、鼻腔、胸腔四大共鸣腔体的训练,头腔共鸣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1.共鸣的技巧性特征
头腔共鸣强调声波在鼻咽腔上部及头腔各窦之中所形成的共鸣,由于各个部位内的空间比较小,且离喉头声带比较远,喉头声带发出声波之后,一方面可以在这些空间比较小的部位形成音响学中的高泛音共振效果,促使歌唱声音表现出鲜明的泛音效果;另一方面,共振区域远离喉头声带,喉头发声过程中越省力,声带就越具有耐力,能提高歌唱的持久性。为了提高头腔共鸣的技巧性,学生需在后鼻咽管的位置处理所有的母音,运用气息的支持及头部骨骼与肌肉的传输,促使鼻管、额窦、蝶窦等部位形成共振运动,从而形成理想的共鸣效果。进行针对性训练活动时,学生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此才能准确地掌握头腔共鸣方式,将其娴熟地应用于具体的歌唱训练和表演中。
2.歌唱的高音性特征
美妙的高音是声乐艺术所追求的一种完美音色与音质,学生要想在歌唱表演中发挥到极致,就必须拥有扎实的高音演唱基本功。高音是一个拥有明显的旋律性与曲调性的高潮,是音响洪亮、激情鼎沸的“制高点”,在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歌唱旋律变化之中,将高音推向“制高点”,既能给人以美的音高体验,又能产生激情、高潮、粗犷的音色效果。声乐艺术中的头腔共鸣侧重于表现高音,即喉头声带发出声波之后,在鼻管、额窦、蝶窦等空间比较小的部位产生高泛音共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辉煌度,增强声音的穿透力甚至是金属感,形成完美的高音效果。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用压喉咙的方式挤拉声带,试图提高音量,不仅声音上不去,而且还极易损伤声带,这就进一步凸显了头腔共鸣的技巧性特征,需要对此进行针对性训练。
3.应用的广泛性特征
声乐课程中的共鸣训练主要分为头腔共鸣、口咽腔共鸣、鼻腔共鸣、胸腔共鸣四大类,形成了差异化的表现效果。头腔共鸣与咽腔共鸣侧重于演唱高音;口腔共鸣侧重于表现中音,但也需要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的配合;胸腔共鸣主要侧重于表现低音,同时还需要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配合。这充分说明头腔共鸣虽然侧重于表现高音,但也可应用于其他表现活动中。在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整体共鸣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各个腔体能够和谐、整体地工作,形成连绵不断的气息,获得高质量、理想化的歌唱声音。在声乐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头腔共鸣训练工作非常重要,可使学生准确掌握共鸣技巧,避免歌唱表演中共鸣腔体出现“短板”的问题。
声乐课程中头腔共鸣训练方法
头腔共鸣具有鲜明的技巧性特征,声乐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其头腔共鸣训练的效率和质量。结合个人声乐课程教学经验,笔者建议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展开头腔共鸣的训练活动。
1.哼鸣训练法
哼鸣训练法指的是采用声母“m”进行闭口哼唱的方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打哈欠”过程中的吸气状态微微提起笑肌,轻轻闭上嘴唇,略微分开上下牙齒,口腔略微呈现“O”形,放松舌根,上提软腭,用平缓、轻松的气流冲开喉头的声带,以呈现“m”音的哼鸣声。哼鸣的音量不用太强、太大,但一定要延长哼鸣的时间,尽力向前、向上推动声音的着力点与集中点,促使声音犹如从鼻腔后部上方发出。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嘴唇会出现“酥麻”的感觉,眉心及其周围骨面会形成一定的振动感,如此才是正确的哼鸣方式,可实现培养头腔共鸣的目的。
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自我检测训练方法的能力,即在哼鸣延长音mi(咪)、ma(妈)的过程中轻轻打开嘴唇,音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是正确的哼鸣发声位置;如果轻轻打开嘴唇,音色出现了明显变化,则说明发声位置在喉咙部或者发声位置不集中。另外,学生在哼鸣延长音过程中,也可以用手指堵住鼻孔位置,如果没有出现气息受阻的问题,还能保持相同的声音,则说明是用正确的哼鸣方法训练头腔共鸣;如果鼻孔内出现了气息受阻的问题,声音变化比较明显,出现了鼻音,就需要进行纠正。具体方法是:学生在发声训练过程中,微微上提软腭,进一步放松舌根,舌身前伸,打开口腔和咽腔,自然地发出声音,将发声的着力点和集中点定位于哼鸣发声处并展开振动。学生会有气息从鼻咽部位逐步向下进行回流及声音慢慢向上走的感觉,甚至能体会到声音从眉心飞出的感觉。学生一定要切忌从鼻腔和鼻孔排出气息的问题,并且要集中精力想象发声的位置,使大脑中形成一个准确的高位置声音的概念。
2.字母音结合训练法
字母音结合训练法是指将声母“m”与韵母“i”和“a”结合实施头腔共鸣发声训练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在哼鸣训练的基础上,先采用哼鸣训练方式发出比较短暂的“m”音,随后通过张开嘴唇的动作和力量将“a”或者“i”(演唱成ma妈或者是mi咪)音,传送到哼鸣发声的位置上,延长发音且能持续唱出。学生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灵巧有力地打开嘴唇,保持适中的音量,“m”音要准确且短促,“ma(妈)”或“mi(咪)”音要集中明亮,保持在高位置进行发声,继续呈现出眉心振动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法虽然可以有效训练头腔共鸣,但也极容易产生不良鼻音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发声过程中软腭过于贴近舌头后部,会压迫一些发声气息进入鼻腔内部,再从鼻孔中排出,导致鼻腔内呈现出含糊、沉闷的声音。
歌唱过程中,所有的腔体都要起作用,也就是要保持歌唱声道的统一,声道通了,共鸣就有了。在练习哼鸣等母音时,先找到哼鸣的位置,再按照歌唱的状态来呼吸,吸气用气。例如,呼吸准备,吸气,喉结下来,做小舌头及软腭上去的腔体准备并保持吸气的状态,腔体就随之打开了。如果软腭过于贴近舌后根,则会压喉,形成外部阻力;若学生将打开腔体理解为只是打开喉咙,就只打开了局部,嗓子眼出来的声音是空的、漏气的,所以不能单独打开嗓子眼。这样,才能把所有因素调动起来,有了好的音色,就有了好的共鸣,声音必然是集中的。
3.三分法的训练方式
头腔共鸣、口咽腔共鸣、鼻腔共鸣、胸腔共鸣虽然在音高表现上各有侧重,但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密不可分。学生需要根据歌曲作品中旋律变化的特征灵活地调整各共鸣腔体,再遵循一定的比例规律,更好地适应高音、中音、低音等各个共鸣的需要。声乐教师在培养学生掌握了头腔共鸣技巧之后,应培养学生掌握各个共鸣腔体之间的配合与调整能力,努力形成头腔、口咽腔、鼻腔、胸腔的“混合体”,以便能更好地适应歌唱的需要。
声乐教师在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三分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头腔共鸣”为例,将其声音位置分为“前、中、后”三个位置和“左、中、右”三个位置,要求学生掌握每一个位置的力度控制方式、发声技巧,以及由此所呈现出的音高与音色情况,能清楚地体会到细微发声位置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微妙效果。在实际歌唱中,学生可根据谱例要求和传情达意的需要调整头腔共鸣的比例。部分声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歌唱声音要靠前一些、歌唱声音要靠后一些、歌唱声音要在软腭与硬腭之间、歌唱声音别太靠前、歌唱声音别太靠后、感觉到歌唱声音在两耳窝这条中线上面等技巧类信息,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到“三分法”的训练方式,实则是在训练学生对共鸣腔体的三分控制能力。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头腔共鸣的应用技巧之后,声乐教师需要用音高变化丰富的音乐作品对其展开实践训练,要求他们既能从整体上分清不同旋律的音高,可用正确的腔体共鸣加以表现,又能分清旋律高度之间的细微差别,可灵活地调整腔体共鸣的比例,从而传达出准确的音高与音色,展现歌曲应有的音色意蕴和情感思想。这也是声乐教师培养学生头腔共鸣训练效果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
总体来说,头腔共鸣侧重于表现高音效果,经常被应用于中音和低音的演唱活动中,是声乐课程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头腔共鸣具有技巧性、音高性、应用广泛性的特征,声乐教师可以采用哼鸣训练法、字母音结合训练法、三分法的训练方式来进行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头腔共鸣技巧的掌握和应用。学生也应深刻认识到头腔共鸣训练和应用的重要性,在加强头腔共鸣基本功训练过程中积极参与歌曲训练和表演活动,通过具体作品來巩固个人的头腔共鸣表现能力,最终能准确、娴熟、灵活地应用该技巧。
参考文献:
[1](英)克里斯廷·林克莱特.表演练声课:释放天然嗓音[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8.
[2]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声乐表演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6.
[3]庄庆.歌唱共鸣训练应把握的几个重点[J].艺术教育,2012(5):66-67.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