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大立人:来自3000多年前的“网红”
2021-08-06董小玥
董小玥
大立人如何复原
回忆起青铜大立人的出土,曾参与三星堆祭祀坑发掘工作的专家陈显丹至今记忆犹新,“青铜纵目面具最先露出来。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一件‘铜椅靠背。等到清理结束,才发现是一个巨大的青铜面具,仅一只耳朵就有28.5厘米。”
紧接着,在满是象牙的坑中,一只巨大的手“伸”了出来,考古人员顺着手找到青铜大立人,好几个人将它抬出来,此时它已经断成两截,只能与其他器物散乱地堆放在一起。
直到1987年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专家孙振翔、赵家英、傅金凯、王赴朝等一行7人受国家文物局指派,前往三星堆修复一批文物,其中就包括青铜大立人。
专家们第一眼看到残破不堪的青铜大立人,它从腰部断成两截,头部有严重的变形和损坏,背上的铜块被砸得四分五裂,底座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腐蚀,整个修复工作的艰难可想而知。
经过研究,专家们决定采用以钎焊为主、粘接为辅的传统修复办法,终于使3 000多年前的大立人重新站了起来。
修复过程中,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背部修复好以后,还有一小块缺损,专家们便精心打磨出一块同样大小的铜片暂时焊接上去。当时,青铜大立人身上雕有精美的纹路,这块仿造的铜片上却没有再雕刻,专家们希望有朝一日能找到那块丢失的铜片,将仿品替换下来。没想到,6年之后,奇迹真的发生了。
1993年,三星堆出土文物修复工作基本完成,人们发现一块青铜残片,恰好与青铜大立人像缺失的部分完美重合。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找回属于自己的答案。当然,修复工作仍然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人像冠顶局部残缺,因为缺乏明确的依据,文物专家们至今未能将其复原。
大立人是谁
青铜大立人通体采用分段浇筑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为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修复后的大立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完整的青铜立人像,被誉为“东方巨人”。
人像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是典型的三星堆人的面部特征;头戴高冠,冠上刻有莲花状兽面纹和回字纹;身穿窄袖与半臂式三层衣服,其中最里面的长衣下摆类似于西方的燕尾服,有人调侃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件“燕尾服”。衣服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以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其制作之精美,在夏商周考古史上迄今罕见,堪称中国古代最早的“龙袍”。
关于青铜大立人的身份,确切中又带着一些疑问。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身份尊贵,但他究竟是具体某位蜀王的形象,还是一位拥有至高法力的巫师,仍未有定论。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看法是,他是古蜀國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与金杖一样,是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最高象征。
大立人究竟手持何物
青铜大立人自现世后,大受公众追捧,在被列为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前,它曾随三星堆文物赴美国、英国、德国等展出,当时甚至有人想出高价来购买它。
为什么会自带“网红”体质?恐怕和它那双呈中空环握的手分不开。大立人的手里到底握着什么?多年来,不仅专家学者们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一众“吃瓜群众”也好奇不已,就连三星堆博物馆官方微博都经常玩梗,一边称“别再问大立人手里到底拿了啥,讲解员小妹求放过”,一边号召网友大开脑洞,“期待各位灵魂P图手的创作”。
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称,有五种说法比较有根据。
说法一:象牙。象牙在古蜀国的文化中具有非凡意义,很可能是祭祀活动中重要的参与者。那么,大立人手持象牙就显得比较合理了。说法二:璋。三星堆出土了一个手持璋的铜人像。玉璋在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就已经出现,分布也很广,被认为是二里头时代具有国家政治意义的物品,三星堆和金沙的玉璋时代稍晚,但发现数量最多。如果大立人手里确实握着一件东西的话,具有礼制内涵的玉璋理论上讲也并不奇怪。说法三:未知的东西。三星堆出土了一些残缺的东西,有手拿棍子的,但不知道是何物。说法四:伞状物。在三星堆之外,云南地区的滇式青铜器虽然比三星堆晚了很多,但也有喜欢用青铜制作人像的特点,这其中就有一种持伞铜人像。说法五:只是一种姿势而已。
这些说法目前在考古界暂无定论,谜团有待进一步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