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症,安享晚年的“拦路虎”
——访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张向荣

2021-08-06李靖

江苏卫生保健 2021年7期
关键词:拦路虎家人老年人

李靖

接受了来访,张教授介绍:老年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60岁后),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精神障碍。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大约15%患有抑郁症,在患有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发病率更是高达50%~55%。

被抑郁症折磨的老人,除了抑郁,还常常伴有严重失眠、生活能力下降,不断发生各种疾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甚至导致自伤、自杀的悲剧。

这些老人尤需关注

虽说老人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但如果存在下列情况时能及时得到家人的关注与帮助,老人可避免或减少被抑郁症纠缠。

1.近期经历急性负性生活事件。

如丧偶、亲朋好友去世、自己或家人患病或病危等负性生活事件,常常会让老年人倍受打击,从而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尤其是配偶的突然离世,对老年人来说是巨大打击,会让老人感到孤独寂寞,高达14%的丧偶老人会因此患上抑郁症。

2.刚退休或空巢以及长期受不良事件刺激。

“生活失去目标”是很多老年人患上抑郁症的原因。刚退休的,尤其是领导干部,退休后从繁忙工作、重大责任中解脱,变得无所事事。如果没有其他爱好,不介入适当的社区活动,他们会感觉被这个社会所孤立、摒弃,很可能逐渐陷入抑郁而难以自拔。

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调查显示,空巢老人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60%,达到疾病程度、需要治疗的占到10%~20%。

还有些老人,因家庭矛盾比较大,如夫妻不睦、子女不孝,或是经济条件不好等,长期处在不良的慢性事件中,也无疑会慢慢“侵蚀”老人的心境。

3.长期患有一些慢性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癌症、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明显上升。这些疾病往往迁延时间长,治疗效果一般,这都会让老人感到无助、沮丧,进而产生抑郁。有研究报道,身患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达50%~55%,尤其是患心脑血管疾病者,更容易共患抑郁,且两者互为影响,抑郁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

4.不良人格特点到老年期变得更为突出。

做事喜欢追求尽善尽美的老人,达不到心中的标准时会产生极大的失落感、自责感;有些老人,年轻时就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很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时多采取回避、自责等方式。这些人到了老年阶段,比其他老人更容易抑郁。

抑郁症把老人折磨得变了个人

抑郁症最核心的症状是情绪低落,但老年抑郁症却不如青壮年患者典型。老年患者对忧伤的情绪往往不能很好地表达,常用“没有精神”、“心里难受”等表达抑郁的体验。老年抑郁症让子女和家人最大的感受是:原本沉稳果断勤劳的老人,好像整个人都变了,甚至变得不可理喻。

总是诉说各种身体不适,是老年抑郁症比较典型的一个表现。

老人总是闹着自己这不舒服那不舒服,频繁就诊于消化、神经内科、心血管、疼痛门诊或中医科,却检查不出啥器质性病变。但是,老人就是不相信“没啥大毛病”的事实,仍然闹着要进行各种检查或治疗。

有些老人,家人除了感觉他们变得闷闷不乐外,还发现以前很勤快的人,现在特别懒散,不仅爱做的事情都不爱做了,连一般的家务也不愿意干了,家里搞得邋邋遢遢,甚至闭门不出,整天窝在家里,不愿意和人打交道。

有的老人脾气会变得越来越坏,看什么都不顺眼,常常责备家人不关心自己,易为小事发脾气,常常闹得家里不得安宁,一些子女唯恐躲避不及,可越是这样,老人情绪越糟糕;还有些老人会变得莫名其妙的焦虑和恐惧,如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将遭遇不幸,大祸临头,以至于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计算力、理解力、记忆力都有下降,也是老年抑郁症的一个比较常见的症状。

家人常常会认为是正常衰老的过程,或误认为是老年性痴呆。其实这种状态是短暂的,是抑郁造成的假象,通过治疗,一旦情绪好转,“痴呆”就会消失,因此又叫抑郁性假性痴呆。

老年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当属自杀了。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抑郁症患者一旦下决心自杀,意志更加坚定,行为更加隐蔽,自杀的成功率更高。老人如果表露出自杀念想,说明抑郁症已经很严重,必须立刻就医并严加看护。

老年抑郁易复发,维持治疗很重要

张教授介绍说:老年抑郁症如不进行治疗,会越来越严重。家人发现老人有上述情况,时间超过2周以上,应尽早带老人去专业医院就诊。目前,通常采用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

老年人用药有许多禁忌,例如药量要减半;其次要考虑是否会与其他药物产生反应;还要考虑年龄因素。因此,治疗前必须全面评估,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并严密检测药物不良反应。

目前,治疗老年抑郁症常见的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奈法唑酮、米那普仑、米氮平等。一般使用抗抑郁药物改善抑郁症状需2~3周才见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张教授接着介绍说:老年抑郁症很容易复发,因此,急性期药物治疗后需要更长时间的巩固维持治疗,通常巩固维持治疗时间在12个月以上,多次复发的患者建议长期维持治疗。更有研究建议抑郁症患者最好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

对于重度患者或药物疗效不佳时,可在药物基础上加用电休克治疗,可增强治疗效果,加速临床症状消失,迅速纠正抑郁心境,降低自杀风险,且安全性较高。

家庭护理好,老人康复佳

除了医院的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护理也很重要。

比较严重的抑郁症老人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做到24小时不离人。家属应严格遵医嘱给患者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和停药;家属应密切注意患者平时的言谈举止,切不可疏忽大意。凡能成为患者自伤或自杀的工具和药物,都应妥善保管。

研究表明,血清胆固醇低于正常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性会有所增高。因此,老人的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谷类、鱼类、绿色蔬菜、蛋类等。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的关爱是最好的良药。子女应该多关心、多陪伴老人,理解和包容老人的行为及情绪,而不是批评。

症状好转后可鼓励老人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与街坊邻居一起跳广场舞、打球、散步、爬山、郊游等。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身心。

张向荣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擅长老年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记忆障碍、老年性痴呆、失眠和焦虑等病症的临床诊疗,尤其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老年性痴呆神经影像特征和精神药理机制等的研究。

猜你喜欢

拦路虎家人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阿咪熊遇到“拦路虎”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谁是母乳喂养的“拦路虎”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搬开拦路虎,F1是否迎来春天?
人去火星的三只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