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舟绝江海,沿波溯其源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文言文字义教学策略研究
2021-08-06徐晓璐
徐晓璐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浙江 宁波 315100)
随着当下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领域中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首先从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出发,分析当前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现状并寻找古文学习困境的成因。其次概述语文核心素养对文言文教学的指导价值。最后以汉字为载体,教授汉字解读之法,针对初中生普遍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和文言文教学系统性较低的问题,就如何通过一系列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让学生消化并吸收文言文知识,从而内化、升华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问题展开论述。
一、文言文学习的现状与成因
(一)教学实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文言文学习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文言文在中学教学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不高,对字义的理解错误百出,成绩也不容乐观。
(二)调查研究
根据教学实感,笔者对共计300名初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根据调研可以发现,正是因为字义的不理解导致学生应对文言翻译一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这使得他们一方面字义忘得快,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高比例的学生学习古文失去内在动力,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急需克服。
(三)困境成因
何以导致学生对字义难以理解,反复出错?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在文明的长河里,字形的演变、字义的增多,使得学生在字形、字义上易混淆的字越来越多,比如“赢”和“羸”,“至”和“致”。其二,生活中,学生因为日常用语的前置影响,对汉字的古义难以理解,故减少了探究汉字在不同语境中意义变化的能力,诸如“陟罚臧否”的“陟”。其三,由于书中的注释模糊、不规范,使学生无法架构字形与字义之间的关系。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价值
2016年秋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人”上,学科教学是关键的一环。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但传统方式下的文言文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课上教师一味生搬古文字义,课后学生照例死记硬背,在没有掌握独立分析字形的能力的情况下,学生不仅难以真正理解字义,更丧失了探索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鉴于此,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对文言文教学有了指导价值。语文核心素养包含了四方面内容,分别是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在思维层面,通过教授学生三种分析字形、理解字义的方法,提升他们面对文言文陌生汉字时的分析能力。在审美层面,通过展示篆书、金文等古代字体,既了解了汉字的起源与特点、探究了字义本源,也欣赏了文字之美、提升了审美情趣。在文化方面,通过在解析汉字的过程中穿插关于这个汉字的传统文化、风俗人情,增加学生的人文积淀,传承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字例挑选与策略研究
为了更好地辅助学习中考必考的文言字词,同时让学生有章可循,研究时笔者精选了六册语文书中涉及的汉字,控制数量,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在方法上,我们采用追本溯源法、成语联想法和组词引申法,同时强化构字法,鼓励学生联想与想象,掌握古人造字的规律,对典型构件的汉字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实行“以生为本”的原则,放手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最后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谈谈字的前世今生、涉及的风俗历史,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人文积淀。
(一)汉字精选与编排
所选的文言文汉字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字义理解有难度的生僻字,学生难以通过既有学习经验理解的易混淆字。(2)运用典型构件的汉字,学生可以通过“追本溯源法”拆分构件理解字义,掌握一定的造字规律,并且举一反三,理解运用了该构件的其他汉字。(3)在成语中保存了原始意义的汉字,学生可以通过“成语联想法”探究字的本义,以便更好地理解与记忆。(4)语义引申丰富的汉字,学生可以通过“组词引申法”梳理字义,掌握汉字字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二)思维的提升
通过以下三种分析字形、了解字义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在面对古文生字时的思维能力:
1.追本溯源法
甲骨文、金文多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成,象形程度高,显示了文字的本来面貌。所以在这里笔者将以甲骨文为起点,将它作为汉字的起源,通过对字形的拆解分析来探究其本义,如没有殷商甲骨则用周代金文代替,以此类推。
在文言文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因为字义的不解而混淆了其字形的书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此法来探究汉字的本义,同时也能降低错字出现的比例。以“陟”为例:
2.成语联想法
商周时期的文字字数不多,多为简单的独体字或合体字等,因而一些后造之字无法通过拆解甲骨文或金文来探究其本义,这时就需要使用“成语联想法”。成语多来自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又被称为浓缩的文言文,汉字在成语中最大可能地保留了它原始的意思,又由于成语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因而方便学生在结合溯源法的基础上探究某字的古义。比如“矢”的本义可见于“有的放矢”,“汤”的本义可见于“赴汤蹈火”,“怀”的本义可见于“正中下怀”。
3.组词引申法
汉字在历史的变更中,其字义也渐渐发生了变化,字义的演变也称为词义的演变,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词义扩大,如“江”“河”本义专指长江黄河;词义的缩小,如“金”本义指一切金属;词义的转移,如“涕”本义指眼泪。由于成语的有限性,所以采用组词引申法,方便我们在“追本溯源法”和“成语联想法”的基础上探究某字后期的引申义。以“徒”为例:
(三)审美的鉴赏
甲骨文与金文作为汉字书写艺术的先祖,不仅促进了汉字艺术的发展,也加速书法艺术的出现和演变,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书写要求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由于现存甲骨文、金文字体数量有限,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古文字常规构件的教授,勾连起古字与简体字构件之间的联系,从而既增加了学生掌握剖析甲骨文、金文构件的能力,又提升了审美价值。如“又”就是甲骨文中的即“手”的侧面,字形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凡从“又”之字均与手有关。
(四)文化的传承
陈寅恪先生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每一个汉字都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的缩影,其由汉字构成的汉语言也就成为了一个包罗万象、容纳百川的文化载体。在解析汉字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以文化沙龙的方式,分享收集到的关于某个汉字的传统文化、风俗人情。在了解汉字的起源与特点,学习解析汉字的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探究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及他们的精神风貌,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字的兴趣,达到巩固的效果。
综上,本研究在语文核心素养思想的指导下,紧扣住思维、审美与文化三个层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不但获得文言文字义探究的能力,更培养其总结造字规律的习惯,学会主动探究汉字背后的人文之美,从而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照应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