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康复锻炼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及呼吸紊乱指数的影响
2021-08-06雷浩,王芳,孙丽
雷 浩,王 芳,孙 丽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 江苏南京210009)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在睡眠期间反复出现间歇性呼吸暂停等气道阻塞性疾病[1]。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欧洲国家OSAHS发病率为3.1%~4.8%,日本OSAHS发病率为2.2%~3.4%,而我国发病率为4.1%~7.2%,男性多于女性,且OSAHS者以65岁以上老年人为主[2]。有研究显示,OSAHS与肥胖、家族遗传、吸烟等因素有关。气道外组织压迫继而引起气道塌陷,是引起OSAHS的重要因素[3]。该疾病呈进行性发展,进入中晚期出现不可逆的损害。持续的康复训练可提高慢阻肺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且应用效果已被临床证实。而OSAHS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普遍偏低,康复训练对改善OSAHS患者的心肺功能,延缓病情尚缺乏足够的证据[4]。2018年2月1日~2021年2月1日,我们对53例OSAHS患者实施系统康复锻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06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组制定的OSAHS相关诊断标准[5]者;②患者知情同意且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③每晚睡眠7 h内出现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者;④通气指数>5次者;⑤意识清晰,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者;⑥年龄18~65岁;⑦睡眠监测者。排除标准:①合并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等慢性肺部疾病者;②既往有脑血管、精神疾病病史者;③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者;④近期服用安眠药、减肥类药物者;⑤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者;⑥长期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者;⑦存在严重的心、肝、肾功能受损者;⑧认知、沟通功能障碍者;⑨肢体功能障碍不能进行康复锻炼者、内分泌、血液性疾病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4例、女19例,年龄19~74(67.65±4.35)岁;病程1~6(3.21±0.45)个月。观察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19~75(68.52±3.74)岁;病程1~6.2(3.41±0.6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包括体位指导、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康复训练,首先由护士长、护士与康复师组成系统康复训练小组,组内成员进行系统康复训练相关流程培训,在患者入院后采集一般临床资料及临床诊断信息,根据病情需求拟定具有的系统康复训练计划,具体步骤如下[6]。
1.2.1 咽部肌肉训练 ①舌部训练:指导患者将舌尖放置在上唇系带上,沿着唇龈沟逆时针旋转1周,再顺时针旋转1周为1组动作,每组15次,2组/d。②打哈欠训练:指导患者在打哈欠时寻找咽鼓管开放后双耳闷堵感,嘱其保持咽部肌肉放松,在呼气时发“ao”音,每组15次,2组/d[7]。③张口训练:指导患者将手腕放置在胸骨上进行张口动作,直至口腔直径最大为止,同时保持下颌不动,进行张口训练,将口腔直径张到最大,每组15次,2组/d[8]。
1.2.2 呼吸训练 ①肺部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取直立位,两脚展开与肩平宽,双上肢向外伸展,双手缓慢向上在头部上方合掌,身体稍微前倾,并进行深呼吸训练,每次15 min,2~5次/d。②单侧下肺呼吸训练:指导患者依然双脚与肩平宽,单侧上臂外展并缓慢向上抬起,嘱患者进行深呼吸,同时身体像对侧弯曲与身体呈45°~50°,做深呼气后缓慢恢复至原位[9]。③躯干动力性呼吸训练:指导患者采取坐卧位,保持身体前倾做自然吸气训练,吸气时同时双手自然下垂,维持时间为5~8 min。指导患者双手平举进行吸气训练,左腿部向腹部位置弯曲,双手进行围抱性呼吸。以此重复练习10 min,3~5次/d[10]。
1.2.3 运动训练 在餐后2 h后进行训练,训练项目包括慢跑、脚踏车训练、上肢液阻摇臂训练3项,在训练过程中指导患者使用四肢连接联动仪,运动期间可短暂休息,运动时间与休息时间比为1∶1.5,运动强度取患者VO2peak的50%~60%中等强度为宜,靶心率以最高心率的75%~85%为基准。运动时间前后的10 min内进行伸展运动及整理运动,靶心率累计时间约25~30 min,训练频度为1次/d,每周3~5次。
1.3 评价指标 ①静态肺功能:于干预前后,采用肺功能监测仪监测,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残余百分比(RV/TCL)。各指标均在不同时间段测量3次,取平均值进行统计。②动态肺功能:于干预前后,在静态肺功能监测休息15 min后,采用电磁制动自行车功能递增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测定。采用多功能肺测试仪间隔10 s记录各项参数,包括最大摄氧量占预计百分比(VO2max%)、最大摄氧量峰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VO2%)、摄氧量功率比值(VO2/WR)。③呼吸紊乱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2):使用夜间睡眠监测仪对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及SaO2进行监测。AHI=(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次数)/h。在资料整理分析过程中,均得到统计、医疗、护理专家的指导,且研究资料的搜集、干预措施尽可能本人独立完成,减少调查人员人为因素影响本次调查结果。实施资料整理前,需对问卷完成性及逻辑性检查,发现遗漏及时补正,统计数据录入前,需要反复核查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静态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静态肺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动态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动态心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AHI及SaO2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AHI及SaO2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OSAHS发病率逐年升高。在未进行治疗的状态下患者病死率高达13.5%[11]。OSAHS主要与气道塌陷、咽部肌肉张力降低及呼吸控制不稳定有关,继而导致患者在夜间睡眠时间呼吸暂停反复发作,降低患者睡眠质量及增加身体的疲乏程度。因此,在OSAHS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12~13]。常规干预忽视患者对疾病的需求,导致患者在治疗及训练中存在怠慢性。
在系统康复训练中,咽部肌肉训练的伸舌锻炼部位主要为舌骨舌肌、颈突舌肌等舌外肌;在打哈欠训练中,主要训练部位为腭咽肌、颈突咽肌等咽提肌,张口训练主要锻炼舌骨上群肌与咀嚼肌,上述肌肉训练能够提高上气道扩张肌的张力,避免阻塞呼吸道。在躯干动力性呼吸训练中,可激活吸气肌状态,提高气道内负压的抵抗强度。呼吸训练可改善患者气流受限及严重的呼吸困难,该训练方式增加呼吸道内压力,避免外周小气道过早陷闭,促进肺内气泡的排空,使呼吸机得到锻炼,从而调整气道阻力。肺部深呼吸训练提高膈肌的收缩与主张能力,增加毛细血管的充盈度,从而改善患者静态与动态肺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FEV1%、FEV1/FVC、RV/TCL、VO2max%、peakVO2%、VO2/WR、AHI、SaO2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说明系统康复训练助于改善患者静态及动态心肺功能指标,在运动训练中,主要包括慢跑、脚踏车训练、上肢液阻摇臂训练等有氧训练,有效提高患者摄氧能力,确保为机体提供充分的血氧,提高氧气利用率,增加耗氧量,加速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机体运动提供能量,从而提高SaO2,降低AHI指数。迟晨雨等[14]研究报道,咽部肌肉训练可改善中度阻塞性OSAHS患者的SaO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系统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OSAHS患者静态及动态心肺功能指标,缓解其缺氧状态,降低呼吸紊乱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