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现状及体育教学对其影响研究
2021-08-06黄亚乔余池任成向宇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黄亚乔 余池 任成 向宇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社会上被曝光的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数量越来越多,含高职院校在内的部分高校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将心理健康教育推上新的高度。现如今,我国各高职院校、其他类型的高校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的关注,力求通过对多样化且有效方式的采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体育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但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怎样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而又有效地融入体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学生健康成长导航员的重要作用,值得每一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及教育教学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体育教学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目前,针对心理健康标准提出的观点并不一致,不少学者指出,心理健康的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表现为对完好性格、正常智力、正确认知、适当情感、合理意志、积极态度、恰当行为等的保持上。心理学研究人员强调,人们之所以会出现心理层面的障碍,原因在于个体无法适应外界环境的刺激以及无法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进而不能建立起同外界的平衡关系,导致各种冲突的产生。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其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3个方面的体现:其一,有正常的智利与足够的精神,可以正常学习与生活;其二,可以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具备相对完善的个性特征,涉及到对新环境的快速认知与适应、对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具有控制自己言行的能力等;其三,心胸开阔,可以保持一种积极而又乐观的心态,对于自己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有较为清晰的目标,有追逐梦想的勇气。高职院校学生若是将以上几点具备,则基本上可被视作有着健康与正常的心理。
与体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及活动的开展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途径可表述为“一一二五”(图1),第一个“一”所指的是体育教学;第二个“一”指的是学生们参与运动的情景;“二”是指积极与挫折两种情景;“五”所指的则是心理体验、顽强意志、心理调节、自尊自信以及积极乐观5种心理健康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之时,通过创设一定的运动情景,包括可以给学生带来成功、愉悦以及积极感受的运动体验(亦即积极情景)与能够给学生以失败、挫折以及消极感受的运动体验(亦即挫折情景),同时,与相应的教学策略及方法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感受相应的运动情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实现预期的心理健康目标。
图1 体育教学影响心理健康的途径
积极情景与消极情景可以达成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一方面,通过进行积极情景的创设,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教育,给予他们良好的心理体验,将压抑情绪释放出来,实现对自身心理状态的有效调节,同时,提升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助其养成积极而又乐观的待人处事以及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通过挫折情景的创设,又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感受失败,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及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实现对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培养。有一点需要提及,图1分别对积极情景与挫折情景同心理体验、心理调节、自尊自信以及积极乐观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作出了强调,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严格地一一对应着的,存在相互之间的转换以及重合。举例而言,积极情景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节;而相对应的,挫折情景会为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他们的失败感,但它又可以对学生产生刺激作用,让他们对自己的运动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层面的调节。
二、当前体育教学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情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与研究,以下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现状两个方面进行调研结果的讨论。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经调研,当前发展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大致上有以下几点的体现:
(1)对于学业有一些困惑,自信心欠缺,没有足够的存在感。该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受到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与生源结构不同两个因素的影响。通常,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都是由于高考失利而“不得不”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进一步教育的。相较而言,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同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其他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更加倾向于将实践与实训教学作为重点,但是这种模式不容易将新生代,尤其是一些00后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这会从直接层面上引起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倦怠甚至是抵触情绪;另外,高职院校中有一部分学生来自于比较贫困的地区,家长和社会不是特别重视职业教育,这又使得这些学生没有足够的存在感,然而与阅历的增长以及自我意识的强化相伴随,这些学生容易走进“我是谁”的矛盾问题中,生成自卑心理。
(2)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比较吃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多数都是“千禧宝宝”,他们很多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或独生女,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之下成长起来与长大的,进入学校以后,他们脱离了父母的保护,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有时会感到孤独与无助,进而会太过依赖周围的同学,一旦同学之间有不协调的问题出现,则容易出现压抑、孤独甚至是自我封闭的情绪;此外,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会感觉自己和其他人相比没有优势,他们在与人们交流时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更为严重的,有的学生会将以前的朋友关系完全断掉,这会使其变得更加封闭,有时会有一些极端倾向或者是行为出现。
(3)存在就业方面的担忧。与时代的迅速发展相伴随,我国越来越加大对培养应用型与实用型人才的重视与提倡力度,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有比较明显的劣势,相对被动。对于一些来自比较贫困的家庭或者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身上肩负着支撑整个家庭的担子,在多重压力的影响下,他们没有足够的对自我进行调节的能力,无法有效地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去,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焦虑,严重的会对其生活以及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现状
实际上,体育本就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可以对人们的身心进行调节,促进其和谐发展。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还有不少问题急需解决,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乐观。
(1)未做到对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有效落实,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以及学生三者之间尚未达成统一的思想认知。在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中,体育活动的开展并不多,未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没有从整个院校层面构建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指导以及管理体系。不仅如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也有所欠缺,心理健康无法与身体健康一样立竿见影,体育教师对这方面尚无法做到足够的重视。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同样没有意识到体育对自己心理健康产生的重要影响,不重视、不愿意上体育课,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没有建立起先进的体育教学体系。要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进行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从教学理念、内容、目标以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组织与过程等各个方面展开,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元素以及具体内容融入进来。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体系未做到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入,且没有形成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先进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3)体育教师没有足够的能力。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而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验,这对体育教师提出要求,需要其具备更加综合与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强化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此前提条件下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在体育教学课堂上,生动而鲜活的实例比比皆是,体育教师若是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将无法发挥出体育教学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引导的积极作用。
(4)没有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尽管国家现已将体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制定并提了出来,但高职院校的现实环境却并不是十分理想,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不少痼疾破除。从当前情况看,高职院校、校内体育教研部门尚未打造出一个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环境,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撑尚有所欠缺。在这一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都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仅将学生不受伤、不出安全事故作为关注的重点,不会对体育课程应该怎么上进行较多的思考。如果教师以一个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参加多种体育活动,一旦学生出现身体受伤等状况,将会由体育教师承担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责任。长此下去,健康教育的体育教学目标难免会成为空谈。
三、优化体育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效果的相关建议
(一)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在整个高职院校校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建立
加大力度对师生进行宣传,让他们对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高职院校体育教研部门应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做好,让整个高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均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此为前提,在全校甚至是全社会打造有利于开展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培养的优秀环境氛围,逐渐形成并不断加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
(二)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营造
高职院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应营造起良好的活动氛围,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通过对体育所具有的特点的充分利用,将体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结合点有效地挖掘出来。例如,高职院校各院系可以在学生学业不繁忙的时候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或者是小型比赛,如跳大绳、踢毽子、校园创编操以及篮球赛或足球赛等,活动中可以搭配一些轻松而又愉快的音乐,比赛则适当营造一些紧张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或竞争等情绪中运动,在运动中愉悦或者增强竞争意识。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因地制宜,进行与院校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相符的特色的开发,通过冬季长跑、体育特色班等的开展,将学生的锻炼热情有效地激发出来,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办,实现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贯彻,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对体育所具有的魅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提高对体育的重视,发现体育所具有的价值,同时,将体育教师组织与开展各类体育活动的热情激发出来,以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三)教师应将自己的能力与综合素养提升,最大限度地将自己对学生的教育、带动以及引导作用发挥出来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标杆与榜样,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以身作则,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健康、乐观,同时又充满活力的积极形象,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感染,让他们愿意、渴望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同时,以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相应的事物。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深化自己对心理健康内涵以及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与所提出的各项要求的理解,充分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有效性。现如今,我国社会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及心理状态同样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要想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必须对学生与教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不仅是备好体育课的前提条件,还为体育教师捕捉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对其进行及时与合理引导及纠正提供可靠保证。所以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而言,不断强化自己的能力是一项必须做到的事,而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符合的体育课程资源进行积极的探索及有效开发,以各种优秀资源为支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能够顺利与有效地实施下去。
(四)与体育教学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打造以高职院校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进行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加以融合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在体育教学的理念、内容、目标、组织、过程以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等各个方面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要素,以达到系统而又科学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活动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应将以下工作做到位:
(1)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方法为支持,为学生提供及时、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辅导。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同样需要设置一定的室内教学时间,通过对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教育与指导价值的体育短片,借助直观而又形象的图片或是相关案例,鼓励与指导学生以一个正面而又积极的态度应对挫折,学会进行自我调节,将健康的新观念树立起来。通过对案例教学以及小组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2)因项目施教,尊重与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工作与活动的开展,发挥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作用,以不同的体育项目为依据,对学生施以差异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举例而言,通过田径耐力跑,对学生心理层面吃苦耐劳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与品质进行培养;通过球类比赛,将对学生公平竞争以及团队协作、相互配合精神的打造作为重点;通过投掷类运动(如抛实心球),培养学生的突破超越精神以及良好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将重点明确,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是有利的。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以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为依据施以个性化教育,制定并完善针对学生个性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更加有效的树立起来,并达到不断增强的目的。
四、结语
总的来说,与社会的迅猛发展相伴随,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会面临越来越多样化的心理健康问题,体育教师是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与有效开展保驾护航的有力队伍成员之一,必须具备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重大力量的自觉性、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有效地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做好,为整个校园的安全提供可靠保证。不容置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强的专业性,它并不是在短时间之内便可以实现与完成的,这需要体育教师甚至是整个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人员在日常多学习与多积累,将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将整个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