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家访路上
2021-08-06肖凌云
肖凌云
家访,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其中,艰辛是难免的,但总有一些力量,为我驱散内心的疲惫,再次活力满满地奔波在路上。这些力量来自那一张张真诚、信任的面孔,还有那一双双急切想要寻求帮助的眼睛。
那时,我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个乡镇学校工作。我任教的是二年级,班上有30多个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来自周边几个自然村。这些自然村,近的走个几百米,远的要走上五六千米弯弯曲曲的山路。因此,家访就成了一件艰难的事情。
那是一个非常瘦弱的男孩,家住最远的自然村,但他每天早上最早到学校。他的脸有些苍白,一双眼睛却十分清澈。我对他充满了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家庭,让小小的孩子如此渴望知识,面对困难也决不退缩。
有几次我都下定决心去看看他的家人,看看他的成长环境,可每次总是半道折返,因为他家实在太远了,放学的时间太短,我无法完成一个来回。夜里走山路,那是我最害怕的事情,而周末,我又不知道去他家的路。就这样,时间一晃就过了半个学期,我终究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在一个霞光漫天的黄昏,跟着他踏上了家访的路。
走过崎岖的山路,到达他家门口,那是一处破落的小院,和我预想的一样,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家里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母亲不在家,只有父亲一人工作。他一到家,招呼我坐下后,就提着一个大水桶,上井边打水去了。他要准备一家人的晚饭,忙得团团转。
他的父亲,是一个瘦弱、黝黑的农村汉子,生活已经压弯了他的脊背。他坐在我的对面,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一声接一声地叹息。我没有能力帮助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能请求他,以后无论如何,一定不要放弃让孩子上学的机会。
临走时,外面早已天黑,满天的星斗,给了我不少安慰。不过,面对难行的山路,再看脚下如豆的手电筒光,我的心里还是有些害怕。也许是看穿了我内心的恐惧,男孩的父亲满脸愧疚地对我说:“肖老师,您等等,我去拿一个火把。让您跑了这么远的路,却没法留您一宿,就让我送您回学校吧。”
一路上,男孩父亲举着火把走在前面,我拿着小小的手电筒跟在后面。山路弯弯,火把明亮,我忐忑的心立即安定下来,返校的路变得异常顺利。当我走进熟悉的学校,男孩父亲再一次感谢了我之后,默默转身回去。我抬起头,望着那山路上的火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